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社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申报材料

xx社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申报材料

xxx市xxx乡xxx社区低产茶园改造项目申报书xxx乡人民政府201x年x月x日目录一、项目概况 (1)二、项目区及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3)四、项目建设期及进度安排 (4)五、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投资概算 (5)六、建设效益分析 (6)七、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7)八、结论与建议 (10)xxx市xxx乡xxx社区低产茶园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有“饮料黄金”之称。

xxx是xxx 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产茶大乡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极为悠久,茶园面积达......亩,其中丰产茶园面积......亩。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重要纽带。

xxx乡xxx社区有茶xxxx亩,面积大,管理优良,结合xxx社区实际,xxx社区村三委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子,经反复研究后,拟实施xxx市xxx乡xxx社区低产茶园改造项目,现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如下: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市xxx乡xxx社区低产茶园改造项目2、项目主管部门:xxx市委组织部,xxx市农业局3、项目承担单位:xxx乡xxx社区4、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5、项目建设地点:xxx乡xxx社区6、项目建设规模:改造低产茶园....亩,补植补造缺失茶苗...株;改(扩)建进茶园道路....米;建设生态茶叶鸡鸡舍000..平方米;新建茶园管护房一栋及水电等其他相关附属设施。

- 1 -7、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投资概算:项目概算总投资%%%万元。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万元。

其中:申请上级补助资金%%万元。

8、项目建设期:201x年x月—201x年x月。

二、项目区及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一)项目区基本情况xxx乡位于xxx县南部,东、南面沿龙川江与%%县相邻,西及西北以xx山为界与xxx县蒲川乡接壤,北与xxx县xx乡相连。

距县城xx8公里,距xx县城xx公里,距xx州政府驻地xx 为xx公里,是xxx通往xx、xx的南大门。

201xx年底,全乡茶叶总面积xx0亩(其中:无性茶园xx亩),采摘面积xx0亩,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茶园xx00亩,茶叶总产量xx03吨,产值xx万元。

xxx社区,有农户xx3户,有乡村人口xx人,其中农业人口xx人,移民安置人口xx人。

有耕地总面积xx亩(其中:田784亩,地807亩),人均耕地0.75亩,主要种植水稻、柑桔、茶叶等作物;拥有林地9768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6亩,主要种植柑橘、芭蕉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2450亩。

这就决定了茶业必须走市场化之路,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生态化、规模化的高效益产业化群体,才能提高茶叶的增值能力- 2 -和综合效益。

通过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园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在茶林下发展生态茶叶鸡养殖,在延长茶地产业链的同时,减轻茶叶的虫害和草害,从而提升茶叶的品质。

最终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填补xxx生态产品不成规模的市场空缺。

4.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需要。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问题仍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虽然目前我乡已经全面消除了“空壳村”,全乡6个村(社区)年经营性收入不足3万元,持续稳定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目前只通过对xxx社区的低产茶园进行改造,提升社区委员会茶叶的效益,实现村集体收入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逐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5.开发利用优越生态环境的需要。

项目建设区土地肥沃,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宜茶土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0.5%,特有的土壤、气候、生态环境,为生产精品茶叶奠定了基础。

6.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公信力的需要。

社区党总支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社区党总支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体现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社区委员会只有有了收入,说话才有人听,干事才有人跟,这样才能好干事、干好事,党的公信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可行性分析1.自然条件:项目建设区年均气温17.8℃,湿度大,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种植茶树具有生长快、品质好的特点。

- 3 -2.政策、资源、科技支撑条件:①政策环境优势。

符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政策及云政发﹝2010﹞173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xxx县茶叶产业发展“十二五”计划》、《中共xxx县委、x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

②研究开发优势。

下设茶办,专门负责茶叶的增收技术指导和培训。

③具备市场优势。

随着国内外对茶叶消费增长迅速,特别是消费理念转变为追求消费生态茶,市场前景广阔。

3.基础设施条件:①水资源条件。

项目区年降雨充沛,水利资源丰富。

②电力条件。

xxx乡的农网升级改造已全部实施完,电力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③道路设施条件。

项目区实施点分布于公路沿线,交通相对便利。

④劳动力条件。

xxx农村劳动力充足。

通过社区茶园建设的示范推广,全面推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以促进我乡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由此,本项目是一个拉动性强、幅射面广、具有良好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广泛社会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四、项目建设期及进度安排(一)建设期限:20xx年xx月至20xx年1xx月(二)实施进度安排:1.20xx年xx月:场地整理、购种、补植补造等。

- 4 -2.2xx年xx月-20xx年9月:茶园进场道路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茶园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3.20xx年10月-11月:茶园深挖及施肥,建设鸡舍,购买鸡种。

4.20xx年12月:完成项目试运行及初验、收集和整理资料,报请上级部门验收项目。

五、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投资概算(一)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为xxx社区。

(二)项目主要内容改造低产茶园xx亩,补植补造缺失茶苗xx株;改(扩)建进茶园道路xx米;建设生态茶叶鸡鸡舍xx平方米;新建茶园管护房一栋及水电等其他相关附属设施。

项目概算总投资xx万元。

(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xx万元。

申请上级补助资金xx万元。

(四)资金使用项目概算总投资xx万元。

1.改造低产茶园xx亩,购买农资xx万元,补植补造缺失茶苗xx株,0.3万元,机修机剪务工0.24万元,茶叶加工机械一套2.5万元,道路、管理房及附属设施xx万元,共计:xx万元。

- 5 -2.建设生态茶叶鸡鸡舍xx平方米,投资xx万元,购买鸡种1500只,2.25万元,磨面机1台,0.3万元,共计:xx万元。

六、建设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实施xx亩茶园改植改造,投产后亩产鲜叶xx公斤,实现总产量xx吨,产品销售单价按每公斤4元计算,实现销售年收入5.1万元。

通过发展茶林下放养生态鸡,每年可出栏生态茶叶鸡xx公斤,每公斤按40元计算,可增收xx万元。

(二)社会效益:1.通过实施xxx乡xx亩茶园改植改造项目,促进项目区茶叶生产基地的提质增效,增加xxx社区村集体收入。

从而辐射带动xxx社区大部分群众改变原来落后的茶叶管理方式,最终带动社区群众增收。

2.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的作用,激发了周边农户学习低产茶园改造技术的积极性,带动全社区开展低产茶园改造。

3.提高了茶园综合利用率,使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

4.提高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

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事情好办了,说话有人听了,干事有人跟了,真正实现了社区经济社会得到发展,村集体收入得到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得到巩固的良好局面。

(三)生态效益分析- 6 -该项目建成后,茶叶产业的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xxx、美丽xxx提供示范榜样作用;对地方产业的保护和带动起到积极作用。

七、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一)组织措施:本项目由xxx市委组织部及xxx市农业局主管,xxx市xxx乡xxx社区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成立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村民委员会主任任副组长,村三委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

(二)管理措施实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

上级相关部门负责监督资金使用与管理工作。

项目建设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制,领导小组负责审定项目实施方案,讨论决定项目建设中的事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负责处理项目建设中的日常事务,对项目建设进行检查、指导及监督,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技术措施1.茶叶补植补种:补植补种品种选择xx。

一是对种植密度不足的老茶园,根据茶园稀疏情况进行间隔补植;二是对树势衰老、品种混杂的老茶树重新种植。

在老茶园内挖除树势衰老、品种混杂的老茶树,重新种植茶苗,平均每亩种植400株。

种苗标准株高20厘米以上,在苗圃地生长2年以上。

茶树采用双行单株种- 7 -植。

2.改土、培肥:结合中耕管理深耕施肥,亩施40公斤配方肥,施肥沟深30cm以上,并进行扶梯整理。

3.茶园环境整治:根据茶园覆荫树稀密程度采取修枝、间伐的方式,改善茶园遮荫环境。

4.补植补造包括老茶树的修建和新苗的种植。

合理的茶树树冠大小、高低、形状、结构及着芽密度是茶树丰产的基础。

低产茶园由于树龄老,茶树树冠稀疏,有的枝干皮色灰白,育芽能力弱,有的罹病虫害,寄生地衣、苔藓等;有的茶丛矮小,树幅仅五、六十厘米。

缺株多,茶园土地利用率低,或者树龄虽不老,但管理粗放,只采不养,尤其在多年强采的情况下,树冠和根系的生长势都处于不同的衰退状态,生产力很低。

这两种类型的低产茶园,都必须采取更新复壮措施。

(1)树冠更新:树冠更新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修剪。

修剪通常分为轻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三种类型。

轻修剪主要用于抑制茶树枝干顶端生长优势和更新村冠上局部出现的细弱分枝。

重剪和台刈是根据茶树衰老程度,依照茶树枝干不同部位不同发育阶段,因树制宜加以选用的改造手段。

低产茶园中那些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树龄不大,由于放松肥培、采摘不合理,导致茶树矮小,分枝稀疏,树冠枝梢参差不齐,育芽能力差,鲜叶品质和产量明显下降,但多数主枝尚有一定活力。

采用重修剪技术,利用其中、下部枝- 8 -干发育阶段较幼,生活力较强的特点,因树制宜地沿水平高度剪去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为方便以后的管理,整个茶树剪后高度相差不可太大。

对两层楼茶树,应以低层为标准,切口要割成倾斜,一般剪口离地面35-50厘米为宜。

同时清理丛内外枯枝、匍匐枝和病虫枝。

重剪时期在理论上以早春重剪效果最好。

因为就树体营养状况而言,此时根部贮藏的碳水化合物最为丰富。

茶树根部自九月份以后,养分逐渐积累,至次年二、三月间贮存的淀粉达到最大值,具有发芽的良好物质基础;准备施行重修剪的低产茶园,修剪前要增施有机肥和磷肥,重剪后依照茶树可能达到的产量,追施化学氮肥,抓住夏季有利的气候因素,促进新枝生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