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竞赛免疫规划综合练习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竞赛免疫规划综合练习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竞赛免疫规划综合练习考试卷模拟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 ) A.百白破、麻疹疫苗、白破、甲肝疫苗; B.百白破、麻疹疫苗、白破、乙肝疫苗; C.百白破、乙肝疫苗;D.百白破、乙肝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

2、卡介苗接种部位、途径是( ) A.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内注射; B.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 C.上臂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下注射; D.上臂三角肌中部皮下注射。

3、关于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可以与活疫苗同时接种;B.接种活疫苗需间隔28天方可使用;C.使用后至少间隔2周才能接种活疫苗;D.接种活疫苗后需间隔14天后方可使用。

4、乙肝疫苗主要阻断母婴传播中的哪一个环节?( ) A.宫内传播; B.产程传播;C.分娩后新生儿与母亲接触传播;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D.以上三个环节均可。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需多少月龄内完成?()A.18月龄;B.24月龄;C.30月龄;D.36月龄。

6、《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乡级疫苗储存参考用量为()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

7、HIV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IV抗体阳性且有症状或免疫抑制,可接种()A.卡介苗;B.脊灰减毒活疫苗;C.白破疫苗;D.麻风疫苗。

8、下面关于疫苗接种皮肤消毒的说法,哪种是不正确的?()A.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B.可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进行皮肤消毒;C.可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D.要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

9、卫生部于哪一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A.1994;B.1992;C.2002;D.2000。

10、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下面处理方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B.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C.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应立即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D.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11、《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于什么时候开始施行?()A.2005年3月16日;B.2005年4月16日;C.2005年6月1日;D.2005年7月1日。

12、《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共有多少章?多少条?()A.8章75条;B.8章74条;C.8章72条;D.8章73条。

13、对于儿童常规免疫的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的时间,下面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甲肝疫苗<12月龄完成;B.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C.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D.A群流脑疫苗≤18月龄完成。

14、对于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免疫接种,下面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B.经检测HIV阳性,未出现HIV相关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C.经检测HIV阳性,如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可接种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D.经检测HIV阳性,如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可接种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15、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哪一级政府或部门制定?()A.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CDC;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16、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的诊断,必须由哪一级部门或组织做出?()A.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C.设区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设区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

17、需要对诊断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致残等级确认的,由申请人向哪一级组织或部门申请?()A.省级医学会;B.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C.设区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8、群体性AEFI是指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受种者中,发生多少例及以上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严重AEFI?()A.2;B.5;C.10;D.15。

19、凡麻疹疑似病例出疹后多少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阴性,应采集第2份血标本?()A.4天;B.2天;C.3天;D.28天。

20、麻疹疑似病例出疹后4-28天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但与实验室诊断麻疹病例有明确流行病学联系,且无其他明确诊断者,属于()A.排除病例;B.临床诊断病例;C.实验室诊断病例;D.不明原因病例。

21、以下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的要求中,哪一条是错误的?()A.在麻痹出现14天后采集;B.间隔24-48小时采集两份标本;C.运送到实验室时要带冰;D.每份标本重量≥5克。

22、麻疹监测指标分析每个月自动计算。

定时统计时间点为年内每月的哪一日24时?()A.1;B.5;C.9;D.10。

23、以下哪种情形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蜂窝织炎;B.局部红肿;C.癔症;D.血管性水肿。

24、以下不属AFP病例的是()A.脊髓灰质炎;B.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C.肉毒中毒;D.癫痫。

25、消除麻疹认证标准是指在高质量麻疹监测的基础上,无本土麻疹病例超过多少年,病毒基因分析支持本土麻疹病毒传播已被阻断?()A.1;B.2;C.3;D.5。

26、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6~11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接种。

()27、HIV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IV抗体阳性且无症状和无免疫抑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

()28、HIV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IV阳性或HIV感染史不详,不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

()29、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h内,剂量应≥200IU。

()30、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新生儿在出生24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31、麻疹监测指标年分析统计时间点为当年的12月31日24时。

()32、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或无户口,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的≤7岁儿童。

()33、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冷藏保存的疫苗应存放在底部、冷冻保存的疫苗放在接近冰箱顶部。

()34、发现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成立流行病学调查小组,负责病例的个案调查、开展接种率调查,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等工作。

()35、应种儿童数包括()A.适龄初免儿童;B.上月漏种儿童;C.迁入适龄儿童;D.已迁出适龄儿童。

36、减毒活疫苗的特点()A.在机体内可复制增殖,免疫作用时间长;B.可形成局部和全身免疫;C.在体内有毒力返祖的潜在危险;D.免疫缺陷患者可引起严重或致命的反应。

37、确定免疫起始月龄时考虑的因素()A.婴幼儿接种疫苗来自母传抗体的干扰;B.个体免疫系统发育状况;C.传染病暴露机会;D.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等差异。

38、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包括()A.过敏性喉头水肿;B.过敏性紫癜;C.热性惊厥;D.格林巴利综合征。

39、以下关于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发生在预防接种后;B.B.对机体只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C.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D.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40、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高危AFP病例判定标准?()A.年龄小于5岁;B.接种OPV次数少3次;C.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D.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

41、以下哪些是接种门诊工作职责?()A.开展常规接种率报告;B.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C.对本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进行认定;D.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

42、某儿童年满3岁,已接种过1剂次卡介苗、3剂次乙肝疫苗、3剂次百白破疫苗、3剂次脊灰疫苗、1剂次麻风疫苗、1剂次麻风腮疫苗、2剂次乙脑疫苗、1剂次甲肝减毒疫苗,医务人员在为其办理入托手续时应补种哪些疫苗?()A.A+C流脑疫苗;B.百白破疫苗;C.乙脑疫苗;D.A群流脑疫苗。

43、《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哪些条件?()A.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B.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C.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D.以上均对。

44、下列哪些情形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因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引起的局部红肿、热痛;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C.接种百白破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的荨麻疹;D.接种百白破引起的无菌性脓肿。

45、关于对IPV的使用下列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IPV主要用于2月龄以上婴幼儿和儿童;B.如部分使用IPV,建议第1、2剂次优先使用,其余剂次用OPV,并按OPV 程序完成全程免疫;C.IPV接种4剂次,儿童出生后2、3、4、月龄和4岁各接种1剂次,每剂次0.5ml;D.IPV为注射制剂,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对于婴幼儿最好选择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

46、下列哪些疾病是AFP病例?()A.神经根炎;B.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C.肉毒中毒;D.短暂性肢体麻痹。

47、下列哪些疫苗不能皮下注射?()A.麻疹疫苗;B.乙脑疫苗;C.卡介苗;D.乙肝疫苗。

48、儿童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要求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以县为单位,新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率≥95%;B.以乡为单位,新入托、入学儿童应补种儿童完成全程补种率≥95%;C.以乡为单位,新入托、入学儿童应补种儿童完成全程补种率≥100%;D.以乡为单位,新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率≥90%。

49、哪些情况应当由设区市或者省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A.受种者死亡;B.B.受种者严重残疾;C.C.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D.D.受种方强烈要求由省、设区市级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