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答: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对学业的评价,多是运用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
通过单元测验、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来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期末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这个学期学习情况的唯一手段,忽视多方面发展的潜能。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评价主体比较单一。
评价几乎只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少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
不论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评价的客体都显得单一与不足。
②评价的方法单调。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测验和考试的分数,或在课堂上正确与不正确等简单判断式的口头表达,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
如将考试分数与言语描述相结合、定量测试与定性测试相结合、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等。
③评价手段的滞后。
新课程改革以后,要求我们共同寻求一种更好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
三是统一格局的沿用。
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学校特色和教师教学艺术无法评价。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④评价内容较为片面。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通常只局限在知识层面上,即使涉及培养能力,也被一些教师理解为解题能力的培养,实质仍为知识的范畴。
而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其所隐含的思维方法和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体验缺少发展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缺少深刻的认识。
⑤评价功能低下。
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其主要的目的和功能是为选拔和甄别服务,通过学业评价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由于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分数给学生排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违背了教育规律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也就是说,评价没有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等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协调。
2、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根本性转变?答:中学生学业评价较以往的评价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其充分考虑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传统评价的结果往往是“扶起几颗苗,踩到一大片”,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缺乏人文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是:“从精英的评价转向大众的评价;从阶段性评价转向终身性评价;从工具评价转向成长评价。
为了打破以往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异化现象,有效地贯彻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念,需要坚持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育人。
为此,中学生要继续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学生获得其它方面发展的前提。
所以,中学生学业评价仍然要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
(2)教育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的教育性原则突出地反映在评价是为了诊断和发展学生,即要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我们只有贯彻了这个原则,才能改变以前评价中单纯注重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或者说评价就是给学生简单地定性和分层的功能。
(3)差异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对普通中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反映在学生的学业上就是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爱好选择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学业课程,从而“成为一个既具有丰富知识、健康体魄和高尚道德的人,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人。
”为此,中学生学业评价不能再以“分数”的高低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要在学生的学业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学生本人的意愿以及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方向来对之进行评价,突出其差异性,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
(4)动态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要想实现对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客观、公正,那种认为评价结果是由终结性测验得出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关注结果只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关注过程,即采取过程性评价。
因为,客观、公正评价的做法不应该是单单给学生评分,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情况。
所以,我们应当把评价当作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或者说应当仔细地检查学生学业评价的结果,以便确认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针对评价目标、评价材料或是评价计划提出调整的方法,以便寻求持续的改进。
(5)多元性原则。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不能划一性地用语言和数理逻辑这两种智能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要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就应当坚持多元性的评价原则。
它主要体现在评价对象、主体、标准、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多元性。
3、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哪些智力因素,在化学测量与评价环节中如何关注?答: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弗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
根据该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
在化学测量与评价环节中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都将不同程度得以锻炼、强化。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定,还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创新精神的评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则体现在让学生、教师共同积极参与评价交互活动,通过评价主体的沟通,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体现评价对学生劳动、情感乃至生命的尊重。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让学生、家长也来参与评价。
另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要充分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功体验和自我发展的本能需求,通过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发展4、辨别分析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何作用?答:辨别分析题的主要特点在于解题过程需要应用某些化学知识、技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作出正确判断。
解答此类化学题时常常要综合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规律等理论知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时还要进行化学计算;其判断对象既可能是化学物质,也可能是化学变化;既可能是元素,也可能是化合物,,;应对此类题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善于从题文中找出有关条件、作出符合逻辑和化学规律的判断,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其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固定模式,还要求说出推理过程。
学生需要对题目中各条件独立作出某种局部判断,最后形成整体综合判断,或者逐步地深化判断,只有综合考虑各条件才能作出判断,有时还可能需要对某些条件反复进行推理和作出判断。
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5、作业的批改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对师生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答:作业批改与考试结果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阶段。
绝不仅仅意味着是这两项工作进入即将结束的环节,也不只意味着教师在这一环节对学生学业情况能够充分把握。
进行作业批改时,评语是批阅作业、试题的一种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做题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进步。
将评语引入化学作业、试题的批改中,批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在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对考试进行定性分析,也就是对反映考试本身的可信性与有效性进行分析。
考卷质量的可信性常用信度与效度指标来进行度量。
考试的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的可靠性,即考试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可靠程度。
信度的评定方法一般用重测计算法和多人评定计算法。
在对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时,可以参考以前的考试结果,通过计算同上次考试结果的相关系数来分析。
一般来说,相关越大,信度就越高。
考试的效度是指考试本身的有效性,即考试结果是否反映了任课教师所期望考核的内容。
考试结果的数据分析,绝不是简单的数据计算统计,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从这些数据中找出规律,从而作出有效的教学决策。
其目的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检查教与学的目标达成情况。
考试成绩是教师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并以此为依据制订或修改下一个阶段学习目标的管理计划。
因此,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非常重要。
6、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请你在自家的厨房里制作一枚‘雕花彩蛋’”。
请对该作业进行简要分析与评价。
答:‘雕花彩蛋’制作原理是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制作过程是用笔蘸上熔化的石蜡,在蛋壳上描绘出图案,要注意在需要保留蛋壳的地方涂蜡,不准备保留的地方不涂蜡。
待蜡液冷却后,把蛋壳浸放在米醋里6—8个小时,未涂蜡的部分则溶解在米醋里,涂蜡的部分保留原来的样子。
从米醋里取出蛋壳,用清水冲洗,并放进温水中溶化石蜡,蛋壳上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
该实验是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产生。
但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相比,有如下缺点:(1)反应现象不明显(二氧化碳气体逸出量少);(2)反应速率较慢;需要的时间稍长。
影响观察。
(3)可能因繁琐而缓慢的实验过程冲淡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
7、试题的信度受哪些因素影响?教师如何提高试题测验的信度?答:试题的信度受到样本特征、测量长度、测验难度、时间间隔等因素影响。
样本特征包含样本团体异质性的影响及样本团体的平均能力水平的影响。
测量长度一般来说,是指在一个测试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使信度提高。
就测验难度而言,在实际情况下,如果某个测验适用范围广,其难度水平通常适用于中等能力水平的被试,而对较高水平的被试和较低水平的被试可能较易或较难,使得分数分布范围缩小,信度水平降低,因此一个标准化的测验,应根据不同能力水平的报告测验的难度,以作为选择测验的参考。
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以下几点:(1)试卷本身设计不合理,不是围绕一个主题或是有矛盾的题目。
如果试卷中有题目让完全相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答案,试卷的信度会降低。
(2)题目区分度过低,特别指有对错之分的题目。
如果一道题正确率或错误率达到90%,可以从新审视题目设计是否合理。
区分度过低的题目中真实偏差的成分较少,随机偏差的成分相对较多,试卷的信度会降低。
(3)无关变量进入信度检验。
除了重测信度,其他信度检验方法都只考虑有序变量,无序变量,如出身城市,喜好颜色等,如果我们没有对城市或颜色排序的话,带入信度检验意义难明,可能会导致试卷的信度降低。
(4)题目选项反序。
对有序变量,如果变量值之间序的意义相反,会降低甚至得出负的信度。
8、自主设计一道推断题,并写出设计思路。
答:.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
将其任意编号:A、B、C、D、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实验A+B A+E B+C B+E现象产生沉淀产生沉淀产生沉淀产生气泡(1)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