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病毒的基本性状 (2)课件
关于病毒的基本性状 (2)课件
Nucleocapsid (核衣壳)
Viral core (病毒核心)
➢核心---病毒基因组,由核酸组成
核酸功能: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变异提供遗传信息
核酸:
存在部位: 病毒体中心 化学成分: DNA或RNA 核酸种类:一个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DNA 单链DNA 双链DNA 或 RNA 单链RNA 双链RNA 分节段RNA
非结构蛋白:病毒的酶 特殊作用蛋白
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
病毒的自我复制(self replication)
以病毒核酸分子为模板进行增殖的方式 病毒在易感活细胞内,以其基因为模板,借DNA聚
合酶或RNA聚合酶以及其他必要因素,复制病毒的 核酸,并借助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翻译病毒的蛋白质, 再经过装配,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
二
十
面
螺
体
旋
立
对
体
称
对
称
复合对称
20面体对称型
五邻体 六邻体
➢包膜--- 来自宿主细胞膜或细胞核膜
成分:脂质、糖类和蛋白复合物 包膜子粒(刺突):包膜表面钉状的突起
有特定的功能
包膜功能: 1、维护病毒的结构完整性 2、与病毒吸附有关,辅助病毒感染 3、具有抗原性
蛋白质 :
存在部位:衣壳、包膜、基质、病毒核心的酶 分 类:结构蛋白:构成病毒的结构
牛痘病毒
B
300×250nm
C D
A、大肠杆菌噬菌体 ( 65 ×95nm )
立克次体 450nm
B、腺病毒 (70nm )
C、脊髓灰质炎病毒
G
(30nm )
D、乙脑病毒
F
( 40nm )
E、蛋白分子 (10nm )
E F、流感病毒 ( 100nm )
G、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的形态
球状 : 多见动物病毒
Life cycle of an enveloped virus
Life Cycle of a Naked Virus
dsDNA病毒复制示意图
病 毒 的 复 制 过 程
二、病毒增殖的细胞效应
细胞损伤 复制过程中干扰细胞代谢 释放过程中引起细胞裂解 细胞死亡
干扰现象 interference
l 半保留复制的形式
装配
吸附 穿入
脱壳
核酸游离 早期转录
早期蛋白质转译 DNA复制
晚期转录 晚期蛋白质转译
单链RNA病毒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合成
负单链RNA 正链RNA
转录
转译
蛋 白
正单链RNA—具有mRNA功能
质
l早期蛋白和晚期蛋白的合成
核酸合成 先合成互补链(复制中间型),再解链进行复制
复制中间体
感染性核酸 :单正链RNA
➢衣壳---包于核酸外面
成 分:蛋白质,由许多壳粒组成, 壳粒由多肽亚单位组成
排列方式:螺旋对称型(helical symmetry) 20面体对称型(icosahedral symmetry ) 复合对称型(complex symmetry )
功 能:有抗原性 维持病毒体形态
3000BC,埃 及孟非思壁画 中长老患小儿 麻痹症。
病毒 virus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 种类型核酸(DNA 或RNA),严格活细 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 胞型微生物。
病毒的重要性
75%的传染病由病毒引起 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很少有特效药 与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相关
一、复制周期
吸附与穿入
脱壳
装配与释放
生物合成
吸附与穿入 Adsorption and Penetration
吸附
特异性吸附(受体结合) (易感细胞==有受体的细胞)
穿入
胞饮:病毒穿入细胞的常见方式 无包膜病毒,吞入
融合:有包膜病毒,与细胞膜融合 直接进入:脊髓灰质炎病毒
噬菌体 (注入)
binding
杆状或丝状 : 多见植物病毒
砖块状 : 痘病毒等
蝌蚪状 : 噬菌体
子弹状 : 狂犬病毒
二、病毒的结构
病毒的基本结构: 核心+衣壳 核心+衣壳+包膜
核衣壳(裸露病毒) 包膜病毒
病毒体结构模式图
Spike(刺突)/peplomere(包膜子粒)
Capsomers(壳粒)
Envolope(包膜)
Capsid(衣壳)
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
医学病毒学(medical virology)
研究病毒与人类疾病关系的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与免 疫应答,传播模式,以及相关的药物与疫苗 的开发制品等,对于人类防治病毒性疾病具 有重要意义。
第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体(virion)
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可发生一 种病毒的增殖抑制了另一种病毒增殖的 现象
原因 干扰素产生,破坏细胞表面受体
部分副粘病毒)
病毒的生物合成步骤
➢ 包括病毒核酸复制及病毒蛋白质合成 1、从病毒核酸转录mRNA 2、由mRNA翻译出早期蛋白 3、复制核酸 4、合成晚期蛋白
双链DNA病毒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合成
DNA
mRNA
转录
转译
蛋白质
l 早期蛋白,为功能蛋白, DNA多聚酶等酶类 l 晚期蛋白,为结构蛋白,如衣壳蛋白 核酸合成
脱壳 uncoating
多数病毒在穿入时已在细胞的溶酶体酶作用下脱壳 少数需自身编码脱壳酶基因(痘病毒) 噬菌体由细胞表面酶协助脱壳
生物合成 biosynthese
• 隐蔽期: 此阶段无完整病毒可见,也测不出抗原 • 6大类型: 双链DNA病毒
单链DNA病毒 单正链RNA病毒 单负链RNA病毒 双链RNA病毒 逆转录病毒 • 合成区域:DNA病毒 核内(DNA)胞质(蛋白质) RNA病毒 胞质(除流感病毒及
完整的成熟病毒颗粒,是病毒在细胞 外的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形态、结 构和感染性。
一、病毒的大小
测量单位为纳米或毫微米(nm, 1/1000m)
<50 nm
小型病毒
50 nm -150 nm 中等病毒(大多数)
> 150nm
大型病毒(最大300 nm)
衣原体 390nm
A
葡萄球菌
(1000nm)
逆转录病毒的生物合成
特点:自身带有逆转录酶,逆向转录
过程: RNA
RNA:DNA DNA
mRNA
蛋白质
RNA:DNA中间体 前病毒体
子代RNA
装配与释放 assembly and release
装配:不同病毒,不同部位 DNA病毒(多数核内组装) RNA病毒(多数细胞质内组装)
释放:有包膜与无包膜病毒不同 有包膜病毒:出芽方式,同时得到包膜 无包膜病毒:细胞裂解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