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度与人性化

制度与人性化

制度与人性化
杂谈
一大早,因为迟到一分钟,错过了公司的大巴车.
决定尝试体验一下公交车去科学城.结果,又坐错方向.一分钟的迟到,换来的是一个小时的迟到.
人还没有到公司.老板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幸好不是太急的事.突然想起售后部有个全国的培训活动,我需要出席.后确认了一下时间发现是我记错,不禁轻了一口气.如果真是今天有活动的话,一分钟的迟到影响到了一年一度的活动.“蝴蝶效”应真不是传说.
因为公司上班地点是在科学城,大部分员工住在天河棠下附近,公司租了一部大巴每天接送员工,停靠点分别布局在科韵路、广园路、珠吉路沿线.大巴每天八点十五分从棠下小学对面出发,到棠下小区北站一般是八点十八分,到公司是八点四十分.
与这家大巴出租公司合作了已经有近三年.员工们对这个大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让员工们上班变得轻松,免去了挤公交的辛苦.恨的时,大巴司机非常不愿意在停靠点多停一分钟.因为时不时会有员工晚到一分钟之类的,我们会要求司机等一等,结果司机非常不耐烦.所以,很多次,员工离大巴只有十米之遥,却只能看着车远去.这一点,让员工们深恶痛绝.所以,员工与司机交恶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致于员工们与司机每天在爱与恨之间交织着.
司机有司机的难处,公司规定他要求什么时间到公司,迟到,他要承担责任.从制度上讲,司机是对的.
员工们恨也有恨的道理.只是一分钟,司机都不愿意等,还有什么人情味可言.记得前几天,广州下大雨,深夜十一点,大雨磅礴,我在车陂南地铁口等了好久都没有的士.正好有部518路公交车经过,我招了一下手.这个地方虽然不是落站点,但司机还是停车让我上车.我们几个人连连对司机表示感谢.制度虽然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人总得灵
活一下,体现出人情味.陌生人之间都有时需要相互关爱一下,何况是天天见面的合作伙伴?
在制度与变通面前,我与公司负责制度制定与撰写的相关人员一直有着非常大的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制度就是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你迟到了,你就要承担负责.你不能让司机承担责任.我认为,制度是有必要的,但也要注意变通.任何制度都不能太死,太死,就缺少了人情味.中国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大家在不断突破制度的结果.如果大家都按制度办事,我们现在可能还活在社会主义的原始阶段吧.谁说制度就一定会是好的制度呢?制度也要与时俱进,与现实相结合?难道一分钟的弹性都不能有?
曾经看过几个让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新闻.一个云南山区的少女在深圳被骗,后被警方解救.女孩的父亲前往深圳接人,但警方不肯马上放人,要求女孩父亲所在地的村委会开出证明,证明他们是父女关系才可以放人.从流程上讲,警言或许是对的.但从人情上讲,警方也有点太不近人情.因为警方遵守流程,这对贫苦山区的父女不得不在深圳多呆几天,不得不去承受他们本就承受不起的相关费用.
还有一个新闻就是山东前段时间发现有狼伤人现象,后来警方抓住了一只狼,经专家认定,说就是狼.新闻报道以后,有养狗人与警方说这不是狼,是他们家的宠物狗.主人要求领回自己的宠物,但警方要求做dna后再决定.当时记者采访时特别去看了这只所谓的狼,发现很温驯,而且可以让人摸它的头.后来,这个动物最终还是去送去做dna验定.这个新闻当时给我们的感觉也是警方太不近人情,是狼是狗,让主人呼唤一个这个动物,看反应就可以知道.如果真是野狼,还会让你去摸他的头?一个简单的测试即可验证的事,却一定要劳师动众的去启用目前最先进的dna测试,警方表现的确难以让人满意.从流程来看,他或许是对的.但从常识来看,警方是错的.如果没有dna 技术,警方应该如何去判断呢?
前几天,广州有个女孩去向前房东收回租房押金时失踪.亲属向警方报案,认为房东有重大的嫌疑,且房东的言语中明显有欺骗现象.但警方以失踪不到24小时为由,不予立案.最后,警方在房东的房屋顶
上找到裸体的女孩尸体.从流程上看,警方也许是对的,但是结果证明这种流程是冷血的.
制度与人性化之间,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肯定大家会有分岐,而且还没有完全标准或完全正确的答案.不过,我依旧是坚持我的观点,制度要有,流程也要有,但是尽量简单化与人性化一些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