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蛋鸡产业发展规划2005-01-14一、现状我市蛋鸡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初期,发展于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禽蛋市场、种禽企业的龙头带动,逐步确立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禽蛋产业化发展格局,在规模、良种、技术、区位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一)规模优势。
我市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鸡蛋生产基地,蛋鸡饲养量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2001年,全市鸡存栏1.59亿只,鸡蛋总产量81万吨,分别占全省的29%和22%,鸡蛋产量占到了全国的3.5%,形成了正定、藁城、辛集、栾城、新乐、无极、晋州七个存栏超千万的蛋鸡基地县,其存栏达1.14亿只,占全市总存栏的72%。
全市养鸡规模场(户)达到了73433个,其存栏占总存栏的比重达70%;蛋鸡小区74个,存栏4729万只,占全市总存栏的32%。
(二)良种优势。
海兰蛋鸡和尼克蛋鸡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蛋鸡品种,已成为我市主养品种。
华牧集团种禽场和市牧工商种禽场分别是国内最大的海兰蛋鸡、尼克蛋鸡繁育场,每年直接从美国总部直接引进。
目前,华牧集团共存栏海兰祖代蛋鸡2万套,父母代蛋鸡35万套,每年向社会提供父母代种鸡60万套,年提供商品雏2400万只。
市牧工商种禽场共存栏尼克祖代蛋鸡1.5万套,父母代蛋鸡8万套,每年向社会提供父母代种鸡20万套,年提供商品雏800万只。
两大种禽企业年供种量已占到全市总需求量的35%。
华牧牌海兰雏鸡和金羽牌雏鸡因质量好荣获了“河北省名优产品称号”,被养鸡户称为信得过的首选产品。
(三)产业优势。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我市蛋鸡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初步形成了以华牧集团、市牧工商总公司所属种禽企业和以藁城、正定、栾城、辛集四个产地型禽蛋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为龙头,以7个存栏超千万只的养鸡大县为基地,龙头牵市场,市场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华牧集团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四大禽蛋专业批发市场年鲜蛋交易量达30万吨以上,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鸡蛋交易地,被称为“全国鸡蛋价格的晴雨表”。
2001年,全市蛋鸡产业实现产值44.6亿元,分别占畜牧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的36%和15%,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53%。
蛋鸡产业优势非常明显,已经成为我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四)技术优势。
目前我市已形成比较完备的养鸡技术推广体系,各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和华牧、牧工商等种禽企业普遍成立了以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养鸡协会组织,对养鸡户实行送雏鸡、送饲料、送兽药、送技术、送信息的“五送”系列服务,并对雏鸡成活率、马立克保护率等一些重要指标实行承诺。
海兰、尼克、京白等良种蛋鸡被普遍应用,分阶段饲养管理技术、全价配合饲料应用技术、禽病规范化防治技术、环境控制技术、规范化暖棚饲养技术和规模化养鸡生产工艺等一些先进的养鸡技术被应用,产蛋量、蛋料比、死淘率等技术经济指标属国内先进水平。
(五)区位优势。
根据资源优化配置的世贸原则,蛋鸡生产的区域会越来越集中,通过市场调节而形成的产业分工,中国将会成为全球的鸡蛋生产中心,我国冀、鲁、豫将会成为全国的鸡蛋生产中心,现在三省合计年产鸡蛋935万吨,占全国产蛋量的44%。
由于我市周边地区畜牧发展战略不同,山东的优势是蔬菜和肉鸡,将以发展蔬菜产业和肉鸡产业为主,河南的优势是生猪,将以发展生猪产业为主,而北京因为要办“绿色奥运”,要建“大北京”,将以保护环境为主,势必会使蛋鸡养殖由京津向南转移。
以我市目前的存栏规模、良种基础、饲养技术和区位优势,将有可能成为全国的鸡蛋生产中心,这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另外,我市是农业大市,粮食资源丰富,饲料工业发达,为我市蛋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饲料基础。
目前,我市蛋鸡产业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由于市场的持续疲软,对养鸡者的积极性产生了影响,蛋鸡业发展速度趋缓。
同时,外省市蛋鸡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市蛋鸡业的冲击也很大。
二是家禽疫病防制难度加大、新病增多、毒株变异、耐药产生、环境污染等,对家禽疫病防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蛋鸡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负面影响。
三是鸡蛋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滞后。
华牧安全蛋作为我市首个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的鸡蛋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还不很高,而早已占领京、津和南方市场的我市产鲜蛋还在打着“北京鲜蛋”外销。
四是市场建设标准和辐射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深加工环节薄弱。
作为华北最大的蛋鸡主产区,我市目前还没有一家能称得上是龙头的鸡蛋深加工企业。
五是随着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中,鸡粪污染日趋严重。
二、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市场为重点,以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为切入点,稳定饲养数量,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生产安全,增加养殖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全面推进产业化经营,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禽蛋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蛋种鸡繁育中心和北方最大的禽蛋交易中心。
(二)任务目标。
保持良种、饲养规模优势,应用先进技术,率先提升内在质量,进行疫病净化,实行鸡粪处理,打造品牌,进一步确立我市良种蛋鸡全国繁育中心地位,保持全国禽蛋产业第一强市地位。
到2005年,全市存栏蛋鸡1.7亿只,鸡蛋总产量达到100万吨,蛋鸡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
到2010年,全市存栏蛋鸡1.75亿只,鸡蛋总产量达到120万吨,蛋鸡产业总产值达到66.5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
三、重点建设内容(一)建设北方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场。
通过改、扩建,提高辛集、藁城、正定、栾城四个产地型禽蛋交易市场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建成以雄厚蛋源为基础,以统一商标品牌为支撑,以规范化管理为保障,以信息网络为连接的国内一流禽蛋市场,逐步形成全国的禽蛋价格中心。
2005年,四大禽蛋市场年交易量达到40万吨,占全市禽蛋总产量的40%。
(二)建设品种一流的良种鸡繁育供应基地。
以海兰、尼克为主养品种,搞好华牧集团和市牧工商开发总公司所属种禽场和其它16家种禽定点生产场的建设,扩充优质种鸡的饲养规模,扩大优质雏鸡孵化能力。
特别是要发挥“华牧”、“金羽”两大雏鸡品牌的优势,通过扩建、并购等形式,扩大两大种鸡企业的规模。
2005年两个种禽企业存栏种鸡55万套,其中祖代鸡5万套,年供雏4000万套,占全市总需求量的50%。
(三)建设以养鸡小区为支撑的全国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
重点发展区域为养鸡规模相对集中的辛集、藁城、正定、栾城、无极、晋州等东部平原区。
按照有利于防疫、有利于饲养管理、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积极推行布局合理、密度适宜、并相对独立的单元式小区养鸡模式。
到2005年,建成200个存栏在10-20万只的标准化养鸡小区,小区内蛋鸡存栏达到3000万只。
改进现有“小群体大规模”饲养模式,完善、改造现有养鸡小区和养鸡专业村。
逐步对那些存栏规模过大并以庭院养鸡为主的养鸡专业村进行治理改造,尽量减少人鸡混居的状况,实现村内向村外的转移;对环境较差、污染严重、规模过大的养鸡小区步进行拆分改造,实现适度规模生产。
新建小区要合理布局,统一规划,与村庄、交通要道保持一定距离,利用农作物形成隔离带,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染。
同时采用先进的饲养生产管理技术,加快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确保养鸡业的良性发展。
(四)建立起无公害鸡蛋的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体系。
按照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鸡蛋产品质量标准,通过实行良种控制、饲料控制、兽药控制、疫病控制、饲养管理控制和环境控制,逐步推行无公害鸡蛋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通过注册商标,实行品牌化销售。
一是按照市场+农户的组织形式,建立以四个禽蛋市场为主体,以“石家庄鲜蛋”系列商标为品牌,以北京、天津、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销售地,以各自禽蛋市场辐射的养鸡户为生产车间的石家庄鲜蛋生产、销售体系,以满足大众需求。
二是以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建立起以华牧集团“华牧”牌、辛集市“华辛”牌为品牌,以大中城市超市为销售地,以高标准养鸡小区为生产车间的高品蛋生产、销售体系。
2005年,“华牧”安全蛋销量达到6万吨,“华辛”安全蛋销量达到2万吨。
三是积极探索蛋品深加工途径,考察、论证深加工项目,争取实现我市蛋品深加工的突破,建立起以加工企业+农户为组织形式的蛋鸡深加工标准化生产体系。
以上建设内容可分三个阶段实施:2002年-2003年为第一阶段。
主要是规范禽蛋市场,完善种禽繁育体系,为禽蛋产业提供可靠的良种保障和市场保障。
同时,制定一套完整的鲜禽蛋质量标准体系,以规范鲜禽蛋的生产、销售、加工全过程,为全面建设标准化的禽蛋生产基地做好准备。
2004年-2005年为第二阶段。
全面推行禽蛋的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建立禽蛋生产的安全屏障。
广泛联系,引进技术和资金,搞好蛋品加工和开发利用,实现禽蛋产业的全面调整与此升级。
2006年-2010年为第三阶段。
实施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巩固无公害鸡蛋的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体系。
建成全国最大的禽蛋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蛋种鸡繁育中心和北方最大的禽蛋交易中心。
四、主要措施我市蛋鸡产业链条已经基本形成,但各环节还没有形成均衡发展的态势,有的环节还相当脆弱。
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协调,以保障整个产业链条的有效运转。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监管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协调机制。
政府部门在蛋鸡产业链条中要充分发挥构建链条、培育弱势环节、协调链条正常运转的作用。
市政府成立蛋鸡产业发展协调小组,各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其成员,负责制定全市的蛋鸡产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并负责落实。
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和地方法规,培育壮大薄弱环节。
(二)搞好服务。
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推广部门、龙头企业和民间合作组织作用,建立起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在由市县畜牧部门及基层乡站承担政府主导型服务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组织起来进入鸡蛋流通领域,发展养鸡协会、倒蛋服务队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华牧集团、市牧工商和四大禽蛋市场等龙头组织的资金、技术优势,在信息、销售、培训、服务各个环节中与养鸡户加强全作,搞好服务。
(三)实施科教兴牧。
加大对蛋鸡产业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力度,特别要在良种、设施、环境控制、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
加大对养鸡户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将先进科学知识、实用技术传授给养鸡户,使新技术能够迅速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开来,从而不断提高整个蛋鸡产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使我市蛋鸡产业立于不败之地,推动蛋鸡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搞好禽病防疫。
动物防疫是政府职能。
要稳定各级防疫队伍,建立有效的禽病防疫机制。
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严格防疫程序,能做免疫预防的疫病都要防。
严格消毒程序,坚持定期消毒制度,严格隔离制度,尽量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