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31/2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0δ εm( 2gH0)式中: m —堰流流量系数ε —堰流侧收缩系数2、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C Ri流量公式Q=Au = A C Ri流量模数K=A C R式中: C—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 1 R1/6nR—水力半径( m);i—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m2);n—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 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

水面线以a1 型壅水曲线和b1 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a v2 a v22211h2h12g2g△ x=i - i f式中:△ x——流段长度(m);g——重力加速度(m/s2);h1、 h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v1、 v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a1、 a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i f——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1-h f 1 n12 v 12n 22 v 22i f i f 1i f 2或 i f2 R 14/3R24/ 32x式中: h f —— △ x 段的水头损失( m );n 1、 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 n 1=n 2=n ;R 1、 R 2 ——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A 1、 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 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x n 12 v 12 n 22 v 22h fR 24/32 R 14/3( 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v 22v 12i f Lh ω h c h f f c2g2g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 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 b 0/h 0=1.5 —2.5 ;( 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 r 0 /h =1.5 —2.5 ;( 3)进口断面面积与吼道断面面积之比:A /A =2— 2.5 ;1( 4)吼道断面面积与压力管道面积之比: A 0/A M =1— 1.65 ;( 5)吼道断面底部高程(b 点)在前池正常水位以上的超高值: △ z=0.1m —0.2m ;( 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 l/P=0.7 — 0.9;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a 处, 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2*phB 、 ah 0h w2g式中:—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 m );h 0—吼道断面高度( m );h w —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m );*p /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m )。

附加压强水头按下式计算:2*20 1p /2gh 02式中:0 —吼道断面中心半径( m )计算结果,须满足下列条件:h B 、a h a h v式中: h a —计算断面处的大气压强水柱高(m );H v—水的气化压强水柱高(m)最小淹没深度S,可按下式估算:S / h 0(1 ~ 1.75) F 0式中: F 0—吼道断面的水流弗劳德数, F 0V0 /gh 0。

虹吸的发动与断流宜选用以下的几种装置和方法来实现:(1)用真空泵抽气发动,可根据设计条件和工况做设备选型;(2)自发动;(3)水力真空装置;(4)水箱抽气装置。

断流装置常采用真空破坏阀。

在已知h B、a值时,真空破坏时的瞬间最大进气量可按下式估算:Q a2gh B、aa式中:—真空破坏阀系统的流量系数;a —真空破坏阀的断面面积(㎡);、 a —分别为水河空气的密度。

7、水库蓄水容积1、总库容估算公式(1)根据库区尺寸初佑:V=BLH/K V—水库总库容, 104·m3( 万立米 ) 。

B—坝址处的河谷宽度 ( 相当于坝顶的部仪 ) , m。

L—蓄水后库区延伸长度 ( 回水长度 ) ,km(公里 ) 。

H—最大坝前水深,m。

K —按库尾蓄水断面与坝址蓄水断面之比采用的系数:l:lO时,K=32;1:5时,K=27(2)根据淹没面积初估: V=HA/K V —水库总库容, 104· m3( 万立米 ) 。

A —库区最大水面面积( 淹没面积 ) ,亩。

K —按以下原则采用的系数:库底平坦K=25~30,库底坡度陡K=30~382、有效库容估算公式:V=ChoFV—水库有效库容,104· m3( 万立米 ) 。

ho—多年平均径流深( 查《水文手册》) , mm(毫米 ) 。

F—水库集雨面积( 流域面积 ) , km2( 平方公里 ) 。

C—按以下原则采用的系数:水库为不完全年调节C=O.2~0.4水库为完全年调节 C=O.5~1水库为不完全多年调节 C=l~1.3水库为完全多年调节C=1.3~1.53、水库灌溉放水流量估算公式:Q=CA Q —最大灌溉放水流量, m3/s 。

A —水库负担的灌溉面积, 43万立米)。

10 · m( C—按以下原则采用的系数:灌区内小型水利设施很少C=O.5~0.8灌区内有一些孤立的小型水利设施 C=0.4~0.6 灌区小型水利设施互相串连C=0.2~0.34、均质土坝坝坡初估公式m 上=H/20+2, m 下 =H/20+1.5m 上、 m 下—均质土坝上、下游坝坡的边坡系数。

H —设计坝高, m 。

5、堆石坝坝坡初估公式m 上 =H/30+1.5 , m 下 =1.3~1.5m 上、 m 下—堆石坝上、下游坝坡的边坡系数。

H —设计坝高, m 。

6、水库调洪演算水量平衡方程式:Q 1Q2 tQ 1Q2tV 1 V 222式中:△ t —— 调洪时段,( s )Q 1、Q 2—— 时段初、末进库流量(m 3/s )Q 1′、 Q 2 ′——时段初、末出库流量( m 3/s )V 1、V 2—— 时段初、末水库库容7、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 Q=B 0δεm(2gH 03) 1/2式中: 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依据 Q=0.97m 3/s ,在正常引水时进水闸净宽为1.4m 。

8、岩基上的当水墙、堰、闸等重力式建筑物,岩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按下列抗剪断强度公式计算K1= f1W cAP式中: K 1—按抗剪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 1—混凝土与岩基接触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c—混凝土与岩基接触面的抗剪断粘聚力(MPa);A —建筑物与岩基接触面的面积( m2);W —作用在结构物上的全部荷载对计算滑动面的法向分量(包括扬压力)( kN );P —作用在结构物上的全部荷载对计算滑动面的切向分量(包括扬压力)( kN );对中、小型工程,若无条件进行抗剪试验取得 c 值时,也可按下列抗剪强度公式计算岩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 2=f 2WP式中: k2—按抗剪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 2—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的抗剪摩擦系数。

9、堰流过水流量计算:Q=B0δεm(2gH03) 1/2式中: 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δ—堰流淹没系数10、挖深式消力池校核长度计算:Lsj=Ls+ β Lj 式中: Lsj —消力池长度( m)Ls —消力池斜坡段投影长度(m)β —水跃长度校正系数Lj —水跃长度( m)1、挖深式消力池深度按下式校核:d= h c h s △ Z Ls+ β Lj式中: d —消力池深度(m)h c—水跃跃后水深(m)h s—出池河床水深(m)△ Z—出池落差(m)2、、护坦式海漫长度计算:L p=Ks ( q(△ H)1/2)1/2式中: L p—海漫长度(m)Ks —海漫长度计算系数3q —消力池末端单宽流量(m /s)△ H —下泄时上下游水位差(m)3、稳定河宽阿尔图宁公式:B=AQ 0.5/J0.2式中: B —稳定河宽( m)A—河宽系数取 1.5( m2)Q—造床流量( m3/s)J—河床比降11、建筑物基底抗滑稳定校核:K c=fΣ G/ΣH式中: K c—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 —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摩擦系数Σ G—作用于堰体、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Σ H—作用于堰体、闸室上的全部水平荷载2、建筑物基底应力计算: P min max=Σ G/A m+Σ M/W式中: P min max—闸室基底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KN/m 2)A m—闸室基础底面面积Σ M—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水平向和水平荷载对基础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力矩(KN·m)W —闸室基础底面对该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截面矩(m3)12、水文计算公式1、水文比拟法:Q 设= F 设/ F 参·Q 参式中 Q——设计站多年平均流量,3设m /s;Q 参——参证站多年平均流量,m3/s;F 设——设计站流域面积,km2;F 参——参证站流域面积,km2。

2、水文等值线图法:Q=1000F·R/( 3600 ×365 ×24)式中 R——多年平均径流深。

F——设计站流域面积,km2;3、(水文洪水)水科院推理公式: Q=0.278S· F n3式中: Q——洪峰流量, m /s;S——雨力, mm/h;μ ——损失参数, mm/h;n——暴雨递减指数;F——汇流面积, km2。

τ ——汇流时间, h,τ =0.278L;11 mJ 3 Q 4其中: m——汇流参数;J——主河槽比降;L ——主河道长度,km ;13、河道稳定性计算1、纵向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Φh=d/hJ式中:d—床砂平均粒径(m);h—平滩水深( m);J—纵坡,为 7.9 ‰;研究表明,Φ 值越大,水流作用越弱,底沙不易运动,河床越稳定;反之,则Φ 值越小,水流作用h h越强,底沙容易运动,河床越不稳定。

2、横向稳定系数计算公式Q 0.5按下式计算:Φb=B J0.2式中:Q—造床流量,采用相当于频率为50%的平滩流量作为造床流量;B —相当于造床流量下平滩河宽(m),为 52m;J—纵坡;研究表明,Φb值越大,河身相对较窄,比降较少,水流平缓归顺,河岸越稳定;Φb值越小,河身相对较宽,河岸越不稳定。

3、河道相关系计算公式0.5用宽深比公式计算,即:ξ=B /h式中:ξ—断面河相系数,可根据同一河流上的模范河段的实际资料确定。

B —相当于造床流量下平滩河宽(m);h—平滩水深( m)。

稳定河宽采用阿尔图宁经验公式和河道水流阻力连续方程式两种办法计算。

①阿尔图宁经验公式:B=A·Q0.5/J0.2计算:式中: B──稳定河段的水面宽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