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企业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从企业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衡阳师范学院专业实习调查报告实习单位:湖南省常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系别:外语系专业:商务英语班级:0811学号:08081127姓名:王莉指导老师:贺桂华完成日期:2011年10月衡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制二○一一年三月从企事业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查报告指导老师:贺桂华实习单位:常宁市供销合作社外语系0811班08081127 王莉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在急剧地增加,可是很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并不能很快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了也未必是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大学生做为中国崛起的新生力量,却面临着就业十分困难,并且就业方向不明确化这样的局面。

本文试从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方向;对策与措施,调查分析一、调查课题:从企事业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查报告(一)调查内容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向的相关问题(二)调查方法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形式,以为个人为单位,发出50份调查问卷要求大家如实回答,并收回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三)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是毕业大学生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四)调查时间2011年9月10日——2011年11月2日二、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在常宁市供销合作社实习期间,了解到工作的不易,也发现其实自己实习的单位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只能很少地挂上边,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我不得不开始思考。

想通过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对比分析调查数据,寻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和就业方向不对口的原因,总结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解决问题。

让大学生有明确的方向,在找工作的时候不再那么迷茫和苦闷,也希望广大人民以及国家能够引起重视,在政策和方针上给予广大的学子更多的照顾。

调查背景:由于目前在湖南省常宁市供销合作社实习,办公室助理一职的事物比较繁杂,但是仍然有很多闲暇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工作,我发现其实这项工作并不是如我想象的那样简单,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好的。

于是我开始思考着自己以后是否还是要寻找这样类型的工作,由自己不由的联想到其他广大的学生。

我们都知道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中国一直就是一个热点问题,目前高校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可是他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寻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文凭,有学历并不代表他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

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如潮水一般涌向了企事业单位,而每个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人才也是很有限的,那么其余的人能怎么办,没有被选上就只能继续去寻找,然后新增的大学生又来了。

这样周而复始,大学生的就业就更加困难了。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3.1调查问卷样卷:1.你的性别是( ) A.男 B.女2.你认为目前普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A.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工作B.有点严峻,但比其他低学历人群要容易C.有点严峻,与其他低学历人群差不多D.不了解3.请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就业信息()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不关注4.请问你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了大学文凭,英语四六级证还需要些什么证书?A.计算机等级证B.奖学金,三好学生证书,优秀干部证书等C.第二外语证书D.财务类证书 E.驾驶证 F.各类专业人员上岗证书5.你就也会优先选择的城市( )A.出生本地B.东部沿海城市C.中部大城市D.西部大城市E.北京上海F.广州深圳6.如果求职困难,你对去小城镇就业是否接受?A.乐于接受B.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接受C.坚决不接受7.你的就业时的择业方向是A.政府机关B.民营企业C外企 D.国有企业 E.事业单位 F.合资企业8.你择业前考虑的首要因素A.经济收入B.个人发展机会C.专业知识应用D.工作稳定E.工作和生活环境9.你认为怎样找工作最有效A.亲自前往用人单位B.再就业网站投简历C.招聘会现场D.由学校推荐E.通过熟人介绍10.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最多选三项)A.专业技能B.综合素质C.逻辑思维D.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E.沟通能力和亲和力F.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G.工作经验11.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A.基本的绝决问题能力B.沟通协作能力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D.专业技能E.相关工作或者学习经验F.其他12.你现在的工作和自己当初的专业是否相关?A.和所学专业一致B.与所学专业有一点相关C.和所学专业无关13.你所预期的工资是()A.1000-1300B.1500-1800C.2000-3000D.3000以上3.2结果分析:我在将50份调查问卷发到了学校的同学和自己目前实习单位常宁市供销社的同事以及熟悉的朋友手中,收回47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有45份。

经过综合统计,调查数据的显示,有90%的大学生希望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工作,只有5%左右的大学生愿意接受在小城镇工作;而80%以上的学生是很早就开始留意就业信息,希望寻找到比较稳定的工作;70%左右的大学生是觉得自己还欠缺相关的工作经验,承压能力也不够强的;45%的学生是通过网上投递简历找工作,20%是经熟人介绍的,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是去参加招聘会进行双向选择寻找工作的。

而在就职的人员中,有40%以上的人是没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和专业对口的工作,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相当严峻,这必须要引起重视。

四、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就业问题4.1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破纪录的611万,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以每年50万的数量递增,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上庞大的失业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不景气,据2009年2月16日新华网报道,仅广东就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很多企业招聘岗位锐减,甚至开始裁员减压,给处于寒潮中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针对严峻的现状,到4月30日止,北京、上海、天津等23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府文件。

6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各高等院校更是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指导,力促学生就业。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

据了解,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09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便寒意阵阵。

09年4月以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企业进校招聘情况有所改善,加上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许多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学校也利用各种渠道,引进企业,积极推荐本校毕业生,招聘单位比09年1月之前要多。

但是,尽管学校工作有所成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2、预期薪酬明显下降。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昔日的“天之骄子”们显然在心理上已经完成了向普通劳动者的转变。

调查显示,毕业生已经走出“要价”过高的误区,预期薪酬回归理性。

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将底薪定位在“1000—1500”(45.6%)和“1500—2000”(28.7%),只有14%的大学生将底薪定位在2000元以上,甚至有2.2%的毕业生表示愿意接受“零工资”就业,这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各大媒体也屡屡报道,就目前来说,房价在五至八千的城市,不到两千月薪的工作,也令大学生们求之不得。

3、结构性矛盾突出。

据调查,各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

各高校均表示,工科专业就业比较紧俏,文科、经济管理类就业困难,以往的一些热门专业,由于高校盲目扩招,导致供需比例失调严重,就业困难,由“热门”变“冷门”,譬如外贸英语、计算机专业,尤其是学校知名度不高的毕业生就业困难。

由于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该校英语、国际金融贸易、证券等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往年房地产行业是招聘大户,但是今年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房地产相关专业就业情况严峻;而房地产部门表现不佳又直接导致了建筑、施工设计行业的不景气,导致这些专业的学生遭遇到以往没有的“冷遇”;法学、中文、数学等传统专业表现较差;生物、化学等专业就业情况相对稳定,最热门的专业是市场营销。

4、就业呈现性别差异。

除了专业差异,高校就业市场还呈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

调查问卷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为14.5%,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35.5%;女生的正式签约率只有5%,有意向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1.7%。

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女生的签约率和意向率都远远低于男生。

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有15%的女生表示“不想马上就业”或者“继续考研”,有21.7%的女生认为用人单位选拔不公导致自己求职遇挫。

5、专科、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本科生。

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77%,从2005年开始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95%以上。

专科、高职毕业生在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层次的要求都相对要低,而且很多专科、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来就定位在实用型“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很多院校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

6、定位城市,不愿去西部、下基层。

虽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转变了观点,不再一窝蜂的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东南飞”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但是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仍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层工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学生在求职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尽管有95.6%的毕业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政府新近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计划,但是只有35.3%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寻求个人发展,有45.6%的学生认为这会限制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有35.3%的学生对相关措施的配套优惠政策缺乏信心。

4.2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外贸依存过高的隐忧。

作为一个对外依赖程度过高的经济体系,资金、技术、服务等因素主要以对外依赖为主。

资金主要由外部注入,技术服务由外部提供。

本国所提供的,主要集中在资源、加工用劳动力以及空间等基础层面。

对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初级的普通劳动者以及少数高级尖端实用型的管理人才,即所谓的社会“精英”,而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协调统一的中高层人才的需求量则因为这方面的需求主要由外部输入而大大缩减,从而呈现“沙漏型”而非“橄榄型”模型的人才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