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会计简答题及答案

基础会计简答题及答案

1、什么是会计的职能 ?会计有那些基本职能 ?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会计的核算职能
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笥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 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2、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 ?其各自的含义? 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
填制与审核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 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各方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算方法体系。

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首先根据经 济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 同时按照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 并在账簿中开设 账户,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各 种需要确定成本的经济业务进行成本计算,根据成本计算过程中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 对凭证、账簿等会计记录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根据核实后的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一)设置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凭证四)登记会计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 编制会计报表 以上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虽各有特定的含义和作用,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 制约的。

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在会计核算中,应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

一般在经济业务发生 后,按规定的手续填制和审核凭证,并应用复式记账法在有关账簿中进行登记; 一定期末还要对生产经营 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在账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 报表。

4、什么是会计要素?有哪些?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要素
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5、什么是资产?其特征及确认条件有哪些?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
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由企业又有或者控制。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 事项形成的。

确认条件: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规定,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1、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6、什么是负债?其特征及确认条件有哪些?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
业的现时义务。

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确认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7、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其特征?确认条件有哪些?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股东权益。

特征: 1、一般情况下,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但是如果出现依法减资、清算等特殊情况时。

所有 者权益需要偿还。

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3、所有者凭
借所有者权益的证明能够参与企业丽人分配。

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在性质上体现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价值, 后的余额。

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是伴随着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而进行的。

8、什么是收入?其特征?确认条件有哪些?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或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
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 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特征: 1、收入是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者事项中产生的。

2、收入可能表现为 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之。

3、收入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企 业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确认条件:依据《基本会计准则》的规定,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 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9、什么是费用?其特征?确认条件有哪些?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
3、负债是由过去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数量上也就体现为资产减去负债
流出。

特征:1、费用是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是从偶然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中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费用可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者是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费用那个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确认条件:依据:基本会计准则》的规定,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从而导致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10、什么是利润?确认条件有哪些?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确认条件:取决于收入和费
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和损失金额的确认和计量。

11、什么是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如何表示?会计等式是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来描述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广西的一种
表达式。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12、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账户?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核算
的项目。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考舍的记账单元。

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两个已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二者的相同点是它们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

二者的区别是1、会计科目仅仅是指账户的名称。

账户除了有名称外,还具有一定的格式、结构,具体变现为若干帐页。

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

2、会计科目是在进行会计核算前是先确定的对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

账户是经济业务发生之后,进行分类、连续登记的一种手段。

13、什么是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有什么优缺点?复试记账法,就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优点: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

缺点:1 一笔经济业务的纪录全部被漏记或者重记。

2 一笔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在编制会计分录时,金额上发生同样的错误。

3 在编制会计分录时一笔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账户互相颠倒或误用了账户名称。

4 会计分录的借贷双方或一方,在过入总分类账时误记了账户。

5 借方或贷方的各项金额偶然一多一少,
恰好相互抵消。

14、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其基本特征及记账过则是什么?借贷记帐法是以“借” 、“贷”作为记帐符号的一种
复式记帐法。

其基本原理包括记帐符号、帐户结构、记帐规则和试算平衡方法。

基本特征:(1)记帐符号:借、贷。

(2)帐户结构:将所有帐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

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帐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帐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3)试算平衡:在借贷记帐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帐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类: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所有者权益类: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15、什么是账户对应关系以对应账户?账户对应关系及对应账户在会计核算中有何意义?采用借贷记账法,根据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的账户之间就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

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

账户对应关系有以下两点作用:
(1)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

(2)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发现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否符合有关经济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

16、什么是会计分录?什么是很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与复合会计分录有何关系?根据经
济业务的内容,确定账户、金额和记账方法(即借方或贷方)的记录,称为会计分录。

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称为“简单会计分录” 涉及两个以上的会计分录则称为“复合会计分录” 一个复合会计分录应当能够分割两个或几个简单会计分录、
17、什么是试算平衡?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的方法及其计算公式是什么?试算平衡原理是在借贷记账法中,根
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律,每笔交易或者事项的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