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研报告参考资料

调研报告参考资料

城市广场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10-06-22 来源:天天范文网查看:37 次
-
广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就是一种标志一种象征!在中国,将广场的作用应用的最好的无非只有成都了,现在每个城市好像都在效仿成都的城市模式,但是只有将城市的内涵与广场的形制真正的结合起来那才叫成功!
文化,是广场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广场,就像一个没有演员的舞台,是文化赋予广场以生命。

上海图书馆门前的广场,在设计中突出了以“知识”为主题的广场文化,广场中富有文化知识意味的雕塑各具形态,铺地新颖别致,来到这里人们会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你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书籍的妙处。

广场文化重在特色,现代文化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场文化日益成为城市文化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增添了城市的动感,彰显出地方的个性。

从城市设计角度分析,曾经用自己的话总结过广场在城市中有如下的功能:
1、是城市特色的有力表述
2、是联系建筑群体并使之成为区块整体的核心空间;
3、弘扬地方文化、展示城市活力;
4、是城市居民、游客休憩、交往的公共空间;
5、是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和城市形象的窗口;
6、组织城市动态交通、建立有效的交通秩序
我调查的是成都市温江区的位于温江体育馆旁边的五环广场。

该广场处在两条路的交汇处。

环境优美。

该广场面积大约为4000平方米。

绿化面积约50%。

广场的景观主要有:喷泉。

坐凳。

下层小广场。

花池。

健身器材。

观景树等。

文化,是广场的灵魂。

五环文化广场是一个有特色的文化广场。

以奥运五环为特色的文化广场。

广场结合了奥运的文化特色进行设计,突出了奥运精神。

具有独特的魅力。

广场中心的下层广场以奥运五环为标志性,造型构成了广场的视觉焦点,成为广场精神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场设有方型的喷泉。

成阶梯一层一层递减。

广场还设有健身器材。

可供附近的居民健身。

广场环境优美。

有几颗大的古树。

旁边还有供游人休息的坐凳。

总体看来,五环广场结合了人文地理条件设计。

当然,广场也有一些不足。

是不可避免的。

广场应该更多的与周围的街道交通想融合。

应该加强环境的保护。

文化是特色的灵魂。

一个没有特色的广场必定是没有文化性的广场。

城市广场的设计要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和地势地貌特点,突出地方文化。

因此,广场的建设要适合大多数人的需要,广场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大众文化,要立足于本地、能够为广大市民所理解和接受。

关于城市广场调研报告的内容是天天范文网为你提供的,如果觉得本站内容不错,请记得帮我们宣传一下,你的宣传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上世纪80年代初,东风广场进行了重建。

1986年完工后,工人文化宫综合主楼建筑面积1.9858万平方米,高70米,共18层,当时曾是昆明市最高的建筑。

东风广场地块位于昆明市市中心,北至东风东路、南至金碧路、
东至北京路、西至盘龙江,规划总面积83700平方米。

为实现
昆明市作为东南亚、南亚桥头堡的功能,昆明市总体规划将本
地块规划为昆明市CBD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城市的新地标。

为抓住地铁2、3号线建设的契机,东风广场地块的开发建设迫
在眉睫。

规划将昆明市最高的地标建筑布置在本地块内,地标建筑
高度456米,将成为集商业、酒店、金融、贸易、公寓、观光
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成为昆明人的新骄傲。

改造后的东风
广场将拥有更大的开敞空间和绿化面积,并将在现有文脉的基
础上形成新的昆明广场文化。

规划将大地保险公司、陈香梅故居、天主教堂作为保留建
筑,其它建筑因地块功能要求作拆除处理。

为使本地块的建设
更能带动城市的发展、更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市委市政府组织
了3套规划方案进行公示。

方案一:
本方案为一个主塔加两个辅楼(1+2)模式,两座辅楼高度分别为200米和100米。

规划将主塔布置在地块南北轴线上,以突出主塔的核心地位。

同时为使建筑之间呼应性更强,空间更为舒展,将主塔布置在地块内部道路北侧。

两个辅楼布置在内部道路南部,并与其它保留建筑均衡布局。

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并与地铁交通相联系,三个方案都对地下空间进行了详细的考虑。

规划地下一二层为商业功能,地下三四层为停车功能。

为更好利用地下商业空间,加强与地上流线的联系,规划采用连续的下沉式商业街的形式,增强地下商业的活力,并形成丰富的广场景观。

方案一优点:主塔布置在中轴线上,气势宏大,有利于地标功能的实现。

布局舒展,建筑之间既相互呼应又不互相干扰。

缺点:主塔布置在内部道路北侧,使广场空间与建筑空间功能重叠,不利于交通及活动的组织。

方案二:
本方案为一个主塔加一个辅楼(1+1)模式,辅楼高度为200米。

为避免方案一的缺点,将主塔南移至内部路南侧,腾出一个功能较纯粹的广场空间。

方案二优点:建筑空间与广场空间功能清晰,使得城市游憩人群与商务办公人群在地面上交通互不干扰。

缺点:因主塔体量较大,南移后与现有保留建筑之间间距太近,建筑空间显得零散、拥堵。

方案三:
本方案为一个主塔加两个辅楼(+2)模式。

方案三吸收方案一与方案二的优点,将地块内部道路线形进行调整,使之与外部交通联系更顺畅。

同时将主塔位置由方案二位置向西、北移动,在原地块轴线位置形成一条开敞的视线廊道,将北侧震庄历史街区、东风广场及地标建筑、地块南侧区域成为一条重要的城市景观带。

优点:布局较方案二舒展,同时解决了不同交通的组织问题;在城市中心区形成一条南北开敞的视廊,对城市和市民尤为珍贵。

缺点:地块内部道路调整后,将广场切割为不规整的用地,对广场的使用有一定的影响。

方案一相关指标
1 用地面积83700

2 建筑面积451700

其中
主塔建筑面

319200

配楼一建筑
面积
82500

配楼二建筑
面积
50000

3 容积率 5.4
4 绿地率52.56%
5 建筑密度 5.52%
方案二相关指标
1用地面积83700㎡
2建筑面积401700㎡


主塔建筑面积319200㎡
配楼一建筑面积82500㎡3容积率 4.8
4绿地率58.13% 5建筑密度 4.02%
方案三相关指标
1用地面积83700㎡2建筑面积512500㎡
其中
主塔建筑面积380000㎡配楼一建筑面积82500㎡配楼二建筑面积50000㎡
3容积率 6.1 4绿地率52.63% 5建筑密度 5.9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