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3课时)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3课时)

第一课时 2.5.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教学要求:理解向量加减法与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法则;会用向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能通过向量运算研
究几何问题中点、线段、夹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向量的加减运算和数量积运算是怎样的?
2.讨论:① 若o 为ABC ∆的重心,则OA +OB +OC =0;
②水渠横断面是四边形ABCD ,DC =12
AB ,且|AD |=|BC |,则这个四边形为等腰梯形。

类比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向量运算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二、讲授新课:
1.教学平面几何的向量:
(1). 平移、全等、相似、长度、夹角等几何性质可以由向量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表示出来。

例如,向量数量积对应着几何中的长度.如图:
平行四边行ABCD 中,设AB =,AD =,
则+=+=
(平移)
,-=-=, 2
2
b AD ==(长度)
.向量AD ,AB 的夹角为DAB ∠ (2). 讨论:①向量运算与几何中的结论“若b a =,则
=,且,所在直线平行或重合”相类比,你
有什么体会?
②由学生举出几个具有线性运算的几何实例.
(3). 用向量方法解平面几何问题的步骤(一般步骤) ① 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 ② 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运算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 ③ 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2.教学例题:
①例1:求证: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
分析:由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线段的长的平方可看做相应向量自身的内积.
② 例2:如图,平行四边行ABCD 中,点E 、F 分别是AD 、 DC 边的中点,BE 、 BF 分别与AC 交于R 、
T 两点,你能发现AR 、 RT 、TC 之间的关系吗? 分析:设,,,,n m
====分别
求向量,,即可。

③ 例3、如图,在OBCA 中,b OB a OA ==,-=+,求证四边形OBCA 为矩形
分析:要证四边形OBCA 为矩形,只需证一角为直角.
C
F
④ 练习:AC 为⊙O 的一条直径,ABC ∠为圆周角,求证90ABC ∠=︒
⑤ 练习:求证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三、巩固练习:
1.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E F 、在对角线BD 上,并且BE=FD ,求证AECF 是平行四边形.
2. 求证: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3.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AD=1,AB=2,对角线BD=2,求对角线AC 的长.
四、作业:课本P113 习题2.5 A 组 1、2
第二课时:2.5.2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教学要求:理解向量线性运算及数量积运算,会用向量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讨论:①两个人提一个旅行包,夹角越大越费力。

②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两臂夹角越小越省力.
2. 提问:类比物理元素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向量运算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物理中的向量:
① 物理中有许多量,比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都具有大小和方向,因而它们都是向量.
② 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合成就是向量的加法,因而它们也符合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分解也就是向量的分解,运动的叠加也用到了向量的加法。


动量mv 是数乘向量。

④ 力所做的功就是作用力F 与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位移s 的数量积。

⑤ 用向量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首先把物理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解释和回答相关的物理现象。

⑥ 探究:学生举出几个关于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例子。

2 .教学例题:

练习:(1)例1:某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
① 如果他径直游向河对岸,水流速度为4km/h ,那么他实际上沿什么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多少? ② 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分析:解决此类行船问题的关键在于“水速+船速=船实际速度”,注意到速度是一个向量,既有大小、
又有方向.)
12150010/2/d m A B v km h v km h ===例。

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宽,一艘船从出发航行到河的正对岸处。

航行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问行驶航程最短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1212210/,2/.
v v v v km h v km h v v t =+==⊥分析:如图,已知,
,,求
(2)例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两个人共提一个旅行包,夹角越大越费力;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两臂的夹角越小越省力。

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吗?
分析:上面的问题可以抽象为如图所示的数学模型。

只要分析清楚θ,,三角之间的关系(其中为
21,F F 的合力),就得到了问题的数学解释。

(3) 练习:如图,用两根分别长10m 和的绳子将100N 的物体吊在水平屋顶上,平衡后G 点距屋顶的距离恰好为5m ,求A 处受力的大小。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先依题意将物理向量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利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中向量加法,然后由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4)练习:用两条成120︒角的等长的绳子挂一个灯具,已知灯具的重量10N ,则每根绳子的拉力大小是
多少?.
三、巩固练习:
1. 静水中船的速度是每分钟40m ,水流的速度是每分钟20m ,如果船沿着垂直水流的方向到达对岸,那么船行进的方向与河岸的夹角为_________.
2. 甲飞机从A 城市向北飞行了
,然后向东飞行300km ;乙飞机从B 城市向东飞行了300km ,然后向北飞行,那么甲、乙两飞机飞行的位移相等吗?为什么?
四、. 作业:教材P113 习题A 组2.5 3、4题.
2.3~2.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数量积复习
一、基本知识点
1、向量的坐标运算
①若),(11y x a =,),(22y x b =,则+),(2121y y x x ++=,-),(2121y y x x --
=; ②若),(11y x A ,),(22y x B ,则()1212,y y x x --=。

2、向量的数量积
①向量数量积公式 )(cos 与是向量其中θθ=∙;
②若),(11y x =,),(22y x =,则2121y y x x b a +=∙。

3、平面向量的基本应用
(1)向量共线(平行)的充要条件:①)(//R ∈=⇔λλ ;②a ∥b (b
≠)⇔x
1y 2-x 2y
1=0。

(2)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①0a b a
b ⊥⇔∙
=;② 则02121
=+⇔⊥y y
x x (3)利用向量求长度: ①=
(即=); ②
=
(4)利用向量求角度的大小(设a
=(x 1, y 1) ,b =(x 2, y 2),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θ)
① =
θcos ; ② 2
2
2
22
12
12
121cos
y x y x y y x x +∙++=
θ
二、典型例题
例1、已知4||||==b a ,且b a ,的夹角为60°。

⑴ 求||+-; ⑵ 求与-的夹角.
练习:1、已知向量a ,b 满足1,4,a b ==且2a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 .
6π B .4π C .3π D .2
π 2、已知 ,a 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0
60,那么3a b +=( )
A .7
B .10
C .13
D .4
例2、已知(1,2)a =,)2,3(-=,当k 为何值时,(1)ka b +与3a b -垂直?(2)ka +与3a -平
行?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
练习:1、向量(2,3)a =,(1,2)b =-,若ma b +与2a b -平行,则m 等于( )
A .2-
B .2
C .21
D .12
-
2、已知()()1, 0, 1, 1a b ==,若()
a b a λ+⊥,则实数λ=_______.
三、巩固练习
1、已知向量)sin ,(cos θθ=,向量)1,3(-=则|2|-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
A .0,24
B .24,4
C .16,0
D .4,0
2、若||1,||2,a b c a b ===+,且c a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
3、已知点()()2,1, 3, 2A B -,向量()24, 6m k =-,且m ∥AB ,则k 的值为( ).
()()()(). 1 ; B . 2; C . 3 ; D . 4.A
4、已知向量()()(),12, 4,5, ,10OA k OB OC k ===-,且,,A B C 三点共线,求k 的值.
四、作业:
1、已知单位向量1e 与2e 的夹角为60,且22112, 32,a e e b e e =+=-+,求:(1)∙;(2)a 与b 的夹角。

2、(06全国II)已知向量()()sin ,1,1,cos ,.2
2
a b π
π
θθθ==-
<<
若a b ⊥,求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