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旅游的开发对策

校园旅游的开发对策

校园旅游的开发对策———以大学生旅游为例[摘要]随着我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校园旅游的开发对策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旅游消费群体当中,大学生作为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他们有着特殊的观念和旅游消费行为,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才能掌握其特点从而进行正确引导,也有利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

[关键字]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问题开发策略一、大学生旅游现状与特点(一)整体现状大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针对大学生的生活、心理特点设计出来符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从而吸引大学生度假休闲而形成的市场。

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

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地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

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独特特点大学生旅游市场是旅游市场的一个特殊细分市场,它具有较明显的消费群体特征雷同的特点。

1、注重价格,讲究经济,相对更加重视旅游经历大学生目前大多仍为消费者,可用于个人自由支配的资金不多,属于非强势消费群体,因而对价格较为敏感,在旅游过程中对物质要求不高。

此外,大学生长期在学校生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旅游中的各种经历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事,因而他们更加重视旅游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2、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以短期、邻近地区、自然风景类为主由于在校大学生受经济条件限制,他们的出游多以短期到邻近地区为主。

《中国旅游报》对北京高校的专项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出游天数多以2~4 天为主,比例总和占74.7%。

因大学生生活经历少,对学校和家庭以外的事物新奇,他们旅游时多选择与日常生活反差较大的自然风景类的旅游目的地。

3、出游方式多以自组群体为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外出旅游多不愿受限于现行的旅行社线路和组团安排。

因而一到假期,高校就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寻“伴”旅游启事。

有关调查也证实,大学生出行外地喜欢结伴而行,在人数组合上以2—7 人居多,达到74%,其性别构成上是两性搭配占绝大多数。

4、出游顾虑较多大学生旅游愿望非常强烈,但因其长期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范围内,缺乏旅游经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出游顾虑较多。

《中国旅游报》对北京高校的专项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出行最担心的问题依次是:安全问题(占40.1%)、购车船票问题(占34.9%)、食宿问题(占26.6%)、健康问题(占9.5%)。

尤其女生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对安全等问题考虑更多。

这些顾虑也是许多大学生有旅游动机却难以成行的原因之一。

相反,旅游企业如果能够解决好这些顾虑,大学生出行将更依赖于旅游企业。

5、大学生从众心理显著,信息传递迅速大学生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

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影响。

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大学生旅游常常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情绪易波动,从众心理显著;同时,由于市场集中,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存在的问题(一)旅行社开发积极性不高有旅行社老总认为,现在的旅游市场并不像外界人士想象中那么火,由于旅游行业的高透明度,再加上大学生消费能力低,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的旅游费用多在400 元左右,一般都只走短线游,利润很低或几乎没有,组织大学生旅游只能赚个人气。

大学生旅游正在成为旅游客源市场的新宠儿,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很多旅行社表示在短期内没有开发专门针对大学生旅游产品的打算。

许多旅游企业也同样不愿涉足。

(二)产品市场针对性不强前文我们提到过,目前有些旅行社组织大学生出游仅限于一些一日游、二日游等不多的产品。

而且这些旅游企业在涉足大学生旅游市场时,并没有考虑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比如说他们的消费能力、个性特点等,只是简单地把一些普通旅游产品套用在大学生身上,大部分都是观光旅游产品,景观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这样的产品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虽然大学生消费能力普遍比较低,但是也有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大学生。

调查显示,汉中市高校中月生活费在800元以上的大学生占到了总数的5 %,这部分学生有能力也愿意去一些比较有名的景点旅游。

可是,汉中市却没有一家旅行社能够开发或设计出符合这部分大学生出游愿望的旅游产品。

(三)产品价格偏高相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大学生除了景区门票拿学生证可享受半价优惠外,吃饭、住宿、车票等都和普通游客是一样的价格。

作为在校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所以很难承受这些旅游费用。

(四)安全问题比其他层次游客压力更大虽然大学生基本上都已经是成年人,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在入校前都是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之下成长起来的,社会阅历少,再加上大学生生性好奇,喜欢冒险,在旅游过程中会脱离团队自己活动,危险性就大大的增加了。

虽然是成年人,但是由于大学生特殊的身份,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必将涉及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层面,因而大学生旅游时的安全问题比其他层次的游客压力更大。

(五)大学生旅游旅游市场杂乱无章大学生旅游以自助游为主,现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注重旅游途中的感受,不愿受限于旅行社的线路和时间安排,尤其反感旅行团走马观花式的旅游。

所以一些具有生意头脑的在校生或者社会人士就盯上了这块大蛋糕,在周末或者黄金周的时候组织自助游线路,以非常低的价格吸引大学生。

这种线路往往只包含来回车费,而组织者为了降低成本,往往租用一些安全系数很低的车辆,也没有购买保险。

有时候热门线路会有好几个组织者,这些组织者为了招揽更多的旅游者,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服务质量也随之下降。

组织者都是个人行为,一旦发生纠纷大学生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

三、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目前,由于大学生经济水平偏低,所以正规的旅游企业对于大学生旅游市场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生也普遍不愿意参加由旅游企业组织的旅游活动,理由是费用太高,不能满足旅游需求,并且旅游中不自由。

但是大学生旅游的热情是极高的,搞好大学生旅游市场不仅是旅游业界和教育部门要做好的工作,同时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共同构建新时期大学生旅游网络,全面培育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为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和经济建设增添新的亮点。

(一)强化大学生旅游市场,创建大学生旅游品牌,培养长期市场大学生旅游者与一般旅游者相比有一个独特的区别,就是对旅游企业及其产品的认可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和承接性,可以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新老学生中长期存在,这就表明只要旅游企业将几个品牌旅游产品做好,大学生旅游市场就会稳定增长。

但如果进一步将大学生旅游市场做强、做大、做久,必须有较好的旅游品牌效应还是不够的,在打造品牌之后还应在大学校园内继续加大旅游文化的播种,使旅游这种活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学习方式和一种精神体现。

当品牌效应和文化效应共同作用时,大学生旅游市场就会做大。

旅游企业可以与大学内的社团联合成立大学生旅游者俱乐部,给大学生旅游者提供旅游方面的常识和资料,并对导游职业感兴趣的会员提供实习机会,定期举办旅游者经验交流会,使这样的俱乐部成为传播旅游文化的媒介。

另外,由于现在多数高校本身就设有旅游文化协会、登山协会、背包族俱乐部之类的学生社团组织,由于高校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社团组织信任度比较高,所以旅游企业也可以和高校内的这些社团合作,推出一些适合大学生并可以让其承受的旅游线路。

(二)培育潜在旅游市场旅游市场占有率提高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回头率”。

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产品保质保量,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不能因为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不高,而对此不重视,甚至偷工减料,否则会在此群体中形成有损企业形象甚至是其所在区域旅游业的形象。

此外,从马斯洛的人性需求理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希望通过旅游来获得尊重,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且在某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因此,对大学生游客切忌怠慢。

如果能提供相应的产品使得大学生流连忘返,那么大学生在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后,还有较大故地重游的可能性,形成良好的“口碑”,这实际上也是在培育一个新的潜在市场。

(三)采取“机动灵活、薄利多销、诚信为本”的开发思路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旅游动机多样化且追求个性化,在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时要机动灵活。

尤其是在旅游产品的组合与旅游方式上机动灵活。

吃、住、行、游、娱、购项目供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形成短、中、长线的包价旅游或小包价旅游,甚至零包价旅游。

大学生出游前大都需要找志同道合的出游者,尤其是女生。

大学生旅游市场集中,规模较大且对价格较为敏感。

旅游企业要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就要降低成本,实行薄利,取得价格优势,才能激发市场,实现规模开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旅游企业要培育和建立稳定的大学生消费群体,必须以诚信为本,树立诚实可信的企业形象。

(四)以多种优惠方式拓展市场1、推出经济型旅游套餐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开拓市场的基础。

要有针对性的开发大学生旅游产品。

在产品设计方面,旅游企业可以推出经济型旅游套餐,在特定的时候制定特殊的优惠价格,以吸引学生市场。

在旅游淡季,旅游企业可以通过降价优惠、与学生社团联合倡导推出户外运动等措施吸引学生出游。

在路线设计方面,要借助大学生长假开发长途旅游线路和双休日开发短途旅游路线。

2、设计灵活多变价格调控体系大学生出游的最大障碍是经济因素,旅游票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旅游决策。

因此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学生门票半价制度,设计灵活多变的票价调控体系,如双休日票价体系、长假票价体系、日常票价体系等,从而把潜在的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

3、打通高校旅游信息渠道旅游促销是促进旅游产品销售的多种手段的综合。

如广告、宣传、参加或举行博览会、毕业分配活动等。

大学生旅游宣传促销要朝着多元化(网络化、现代化)、多渠道(人员、现代技术手段等)的方向发展,并在高校实施适当的感情促销。

要将广告促销、人员推销、网络促销及公共关系促销等多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促销组合系统,以获得最佳的促销效果。

(五)开发面向大学生的旅游产品推出多种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旅游产品,推出多种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大学生旅游者的需要,这是从根本上有效地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途径。

基于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以下旅游产品值得关注:1、红色旅游需要针对大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寓于旅游娱乐活动之中,通过在充满感性的接触中重温历史史实,接受历史熏陶和理想信念教育,寓教予游路,并将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结合起来,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要让大学生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