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群文阅读立项申请书

群文阅读立项申请书

二、核心概念界定
1.群文阅读
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在课堂教学时间,老师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阅读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建构意义的同时也建构自我的一种活动。群文阅读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形态,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阅读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不同平台载体上,在复杂资源中进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从而实现阅读者个体自我或社会意义的建构。本研究所指的群文阅读,是一种狭义的阅读。它打破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本书顺次阅读的习惯,突破了这种孤立阅读的行为;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在语文教育领域,她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她是一种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教学形态。本研究所提到的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所以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群文阅读既是对教学容观念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突破。
2.课阅读:上课的课阅读就是在课堂上安排时间进行的阅读训练。
3.课外阅读:它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
三、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
群文阅读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得到国外理论家和教学者的关注,他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07年,地区的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错的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这样的一堂“群文阅读”课,与我们传统的课文教学似乎“格格不入”,但是不少听课教师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从此,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掀起了高潮。的镜中、吴敏等研究者走在前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镜中先生在《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一文中道出阅读教学的转变: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识字教学转向理解教学、由精熟学习转向策略学习、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由讲授教学转向合作学习。对其中的“单文教学转向群文阅读”,镜中指出随着图书出版及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教师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从原先的“一篇”到现在的“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决不止阅读数量的增加,阅读形式的革新,更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镜中先生曾这样描述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 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平桥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课题名称
群文阅读中课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
主持人
姓 名

政治面貌
党员
性别

年龄
35
行政职务
语文教研组长
专业职称
中教二级
学科专业
语文
学历学位
本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平桥区髙梁店乡中心学校
邮政 编码
464044
固定
0
E-mail
874585643qq.
移动





姓 名
性别
年龄
开展“群文阅读”,不仅可以扩充学生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必然为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卓越课堂做出成效。为了探索语文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卓越课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归纳总结语文“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提出了我校“小学生‘群文阅读’语文课型设计及实践研究”课题。
本课题研究 起止时间
2015 年 3月 26 日至2016 年 3月25 日
一、基本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
问题的提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外相关研究状况;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等。(可加页)
一、课题的提出及背景
(一)选题的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编号
附件1:
平桥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
立项申报书
学 科 分 类____ 初中语文 _____
课 题 名 称群文阅读中课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____ 勇___
课 题 组 成 员林德安 高红 方强 吴贤珍王成
主持人工作单位市平桥区髙梁店乡中心学校
申 请 日 期____ 2015年3月26日
专业 职称
学科 专业
学历学位
工作单位
林德安

38
中教二级
语文
本科
髙梁店乡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校
高红

32
中教二级
语文
本科
髙梁店乡中心学校
方强

32
小教一级
语文
本科
髙梁店乡中心学校
吴贤珍

34
中教二级
语文
本科
髙梁店乡中心学校
王 成

38
中教二级
语文
本科
髙梁店乡中心学校
预 期 成 果 (在选项上打“√”或加粗)
A.专著B.研究报告C.论文D.其他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难怪乎语文教学一直被一些专家指责为“少、费、差、慢”。
2.学生阅读缺少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课堂外阅读脱节。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国外的实践也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力就是学习力。但目前的现状是我们普遍对儿童阅读能力的涵不够清晰,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目标不明,阅读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儿童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在教育部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儿童失分最多的就是阅读这一部分容。总之,儿童阅读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某个家庭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