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方法、管理与评审(
【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方法、管理与评审(
5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关于应急预案 几个问题的认识
6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1、应急预案的功能定位问题
(1)是否应包括应急体系建设任务问题。
看菜吃饭:应急预案是基于现有条件制定的应对工作方案,强调
计划性,预案中的保障部分应该是现有的队伍、物资等情况,而不是建设性 的任务要求。
点菜吃饭:应急预案不仅是应对具体突发事件的工作方案,还要
8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2、不同层级应急预案的内容区别问题
主要现象:应急格式雷同、内容相仿、上下一般粗、体系性重复。
集团公司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应急职责、组织指挥机 制、信息报告要求、预警和响应分级标准、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队伍物资 保障及调动程序等,重点规范集团公司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指导性、规 范性;
14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应急预案 “1、2、3、4、5、6”
15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1
控制
16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只能写 实际情况
只能写 能做到的
17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18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19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20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21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25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应急预案“可读性”
26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27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定义
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 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 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很多单位把编制应急预案作为一种任务,有应付的思想, 编完之后就束之高阁,在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中仍然按经 验办事,以致不能及时发现预案中的问题,对预案进行修 订完善。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在人员、机构、应急资源 情况等发生重大变动后,也没有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修订, 使预案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13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数量增多
• 各类突发事件的数量都呈 上升趋势。
强度加大
• 工业化、城市化加大了突 发事件受损的强。
效应叠加
• 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的 效应呈现叠加放大效应。
4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定义
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 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 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应急预案“针对性”
22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应急预案“科学性”
23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应急预案“完整性”
24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应急预案“可操作性”
风险分析要全面,能力评估要客观; 事件假设不可少,情景模拟很重要; 工作任务可落实,应急职责要具体; 报告程序要清晰,通信信息要准确; 分级标准要科学,处置方法要可行; 意见讨论要充分,外部职责要认可; 审核把关要严格,持续改进要用好。
5、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急预案编制管理 程序问题。
缺乏统筹规划,造成预案重复、交叉甚至冲突,同时还存 在空白地带。
沟通不足,没有组织相关方面人员共同参与编制工作; 审核把关不严,相关方没有充分讨论和征求意见; 缺乏备案管理,造成条块结合不紧密,预案衔接不紧凑。
12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6、应急预案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问题。
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 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2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2.突发事件的特点
发生突然性 处置紧迫性 严重破坏性 高度不确定性 复杂变异性 潜在危机性
3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新时期突发事件三个重要特点
持续改进、及时修订条件
(一)因兼并、重组、转制、股权变化等导致单位隶属关系、经营方 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二)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三)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面临的风险或其他环境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重大危险源情况发生变化的; (六)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七)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预案发生变化的; (八)在生产安全事故实际应对处置中发现需要作出调整的; (九)在日常应急演练中发现需要作出调整的; (十)应急预案编制部门或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实体企业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应急能 力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措施、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等 内容,重点规范本单位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
9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3、预案编制前的风险隐患和应急 能力的评估分析问题
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基础, 预案编制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本行业、本单位的 风险隐患、致灾因子等,并且正确评估本单位的 应对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应对方案。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29639-2013)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一)突发事件基本含义
1.突发事件的定义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 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 紧急事件。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5年)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
有一定的前瞻性,要着眼于今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提出不断加强队伍 建设、物资储备,装备完善等要求。
7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2)是否包括应急管理全过程问题。
应急预案应当贯穿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预防 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 后恢复与重建等各环节的内容。(应急准备)
应急预案仅应定位于事发后的应对工作方案,侧 重规范应急响应措施,强调怎么做、谁来做、拿 什么做等具体问题。
10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
4、应急处置措施缺乏 可操作性问题
没有对突发事件及其衍生事件进行系统分析; 缺乏情景模拟和假设; 没有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充分讨论; 编制、审核、批准把关程序不严; 存在单一部门措施多、综合协作措施少,后方指
挥措施多、前方组织措施少等问题。
11
应急预案编制、管理与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