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香家庭”评比方案(精致)

“书香家庭”评比方案(精致)

金峰小学“书香家庭”评选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校首届“读书节”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积极打造翰墨飘香、格调高雅、文明向上的书香校园氛围。

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广泛开展家庭读书活动,积极营造温馨、友爱、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评选条件和办法
1、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建立有“家庭书屋”或“家庭书架”。

2、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读物:一、二年级学生至少20 册;三年
级学生至少40 册;四、五年级学生至少60 册。

定期为孩子购买一些有益的书籍、报刊。

3、家长和孩子能共同拟订读书计划,按计划读书。

家长能教育并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4、“亲子共读”每周至少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
时。

5、每月至少有一次读书交流,家长与孩子共同讨论交流读书心得、读书方法。

经常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读书情况。

6、家长能鼓励并督促孩子写读书笔记或做读书摘录,引导孩子在读书中思考人
生,认识世界,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帮助孩子养成记日记,勤练笔的好习惯
7、家庭对学校、班级读书活动的支持力度大。

比如学校读书活动开展、班级图
书角创建工作等。

8、利用周末或其他休息时间,家长能带孩子到书店或图书馆买书、看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休闲时尚。

家庭读书活动能做到坚持不懈。

9、孩子品行表现良好,学业优良,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读书交流会、阅读等活动。

二、推荐方式
1、采用自愿报名、班级推荐、公开评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各班先进行初评,按班级人数10% 的比例上报学校。

3、学校将根据评选条件进行审定,评选出学校“书香家庭”,进行表彰。

4、评选结果及先进事迹,将在学校“读书节”专刊上予以登载。

三、报送要求
1、各班主任于5 月26 日前,将推荐的“书香家庭”材料交学校审核。

2、上报材料包括:
(1)“书香家庭”申报表。

2)家长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心得体会或事迹材料、读书笔记或读书摘录等。

3)家庭中开展的亲子读书活动资料(家庭书架照片、家庭书目单、亲子共读
照片等材料)
附:1、“书香家庭”申报表
2
、家庭教育优秀书籍推介
2014 年5 月6 日
小学“书香家庭”申报表
申报日期:年月日
家庭教育优秀书籍推介
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2 •《我的事业是父亲》(作者:蔡笑晚)
本书是一部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生动教育方法的长篇纪实作品,也是一部写给天下父母的励志书,更是一部以“父亲”的名义发出的棒喝:那些只在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是失职,更是失败!
本书作者蔡笑晚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他有六个小孩,孩子中学以前一直生活在乡村。

十多年后,六个孩子个个长大成才,功名赫赫。

这位平凡父亲的理念朴素而异样:父亲,就是
一生的事业!
为完成本书写作,作者历经六年殚精竭虑,不断增删修改。

它使得本书既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子书,也是一部难得的贮满诸多教子实践、教育理念,可操作、可模拟、可仿照的家庭教育实践读本。

3 .《做最好的家长》(作者:李镇西)
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
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

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个案,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善良人格的塑造、青春期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坚强意志的磨练、“代沟”的超越、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高三冲刺阶段的关照……为各阶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

4 .《妈妈说话的智慧》(作者:朴滋淑、金勇)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再不听话就把你赶出去!”
作为妈妈的你是否曾不止一次说过这些话?你是不是无意中把孩子当成出气筒?
本书是一把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通过实例展示了妈妈的说话习惯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让妈妈理解孩子的想法,对症下药,使妈妈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更自然。

妈妈一句恰当的鼓励能让孩子更加努力,激发出孩子更大的潜能,一句不负责任的话能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影响到孩子的性格甚至未来的职场生活。

本书模拟了50 多种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并分析妈妈的话对孩子的影响。

看一看你是不是也说过其中一句或几句不应该说的话呢?是不是正确地鼓
励过孩子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