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旅游攻略引子:大牛最近在看悬疑小说《天机》,在小说中,一行人的目的地是位于泰国北方清迈的兰那王陵。
他很好奇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而那个地方是否在现实中真实存在呢?大牛是个行动主义者,他拿起背包,决定亲自去探一探。
跨越时空迷失暹罗——泰国兰那王朝故都清迈清迈古城清迈古城墙清迈是继曼谷后泰国的第二大城市,它靠近中国云南,是个名副其实的边城。
清迈是泰国版图上第一个独立的王朝,当地人自称“兰那”,意思是“百万稻田”,可想清迈当年的富庶。
有趣的是,中国古时称这里为“八百媳妇国”,大概是这里盛产美女的缘故。
清迈在泰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西安,历史悠久,素有“北方玫瑰”的美称。
岁月风雨后的清迈街道至今仍遗留着古暹罗的典雅气息,加上山间树林的原始气息,更铺陈了整座城市的美丽。
没有曼谷的热闹与喧嚣,坐落在青山翠谷之中的清迈显得悠然自得。
清迈古城很小,最好是散步,走到哪里算哪里,坐车都会显得是一种奢侈。
城中散布了大大小小的酒吧餐厅,走累了,随便找一家自己中意的歇歇脚,喝点东西,与漂亮的清迈女孩聊天,惬意非常。
清迈的美女在泰国历史上就很有名,据说泰国的年度选美大赛,胜出的“泰国小姐”多来自于清迈。
作为14、15世纪泰缅边界显赫一时的兰那王朝的故都,那时,清迈还只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小城,从东头走到西头,从南边走到北边,悠闲得一路溜达过去,只是半个小时的光景;如今,当年的小城早已容纳不了本地的居民和外来的游客,城区不断外扩——当年的古城已经变成了新城的中心,几段残破的城墙、坚固非常的城门、微波荡漾的护城河,它们仍然在执著地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的历史。
清迈纪念邓丽君咖啡馆梅平酒店邓丽君墓梅平酒店,窗前的贵妃椅,阳光透过丝绒的窗帘,那个熟悉的身影安静地斜靠着看书——清迈是邓丽君生前最爱的地方,也是她终老的归宿。
当年的佳人早已不在,不变的是依旧温暖的阳光,清凉的古城。
走遍千山万水来到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城度假多少是有一点另类,没有消磨时间的温柔海滩、没有疯狂血拼的豪华商场,有的只是近乎于凝固的时间和让人心情无比舒爽的安静。
大城王朝遗迹大城王朝遗址大城王朝,也叫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暹罗国封建王朝。
1350年由拉玛铁波底(乌通王)所建,建都阿瑜陀耶城,约在今曼谷北,意为“不可战胜之城”,华侨称之为“大城府”。
统治期间不断扩张领土,与邻国战争频繁。
凡三十二王,传至厄迦陀灭亡。
此古城废墟已列入联合国十大古迹保护区。
它有着辉煌的历史,14世纪受高棉天授神思想及古老婆罗门教教义影响,建构雄伟万千的佛寺、皇宫。
而今时代变迁,所残留的历史古迹彷佛正幽幽地诉说着昔日耐人寻味的繁华过往,让人细细品味追古溯今和穿梭时空的美。
大城王朝遗迹树包佛头大城的面积很大,古迹散布很广,加上四周空旷,视野开阔,塔顶尖利的佛塔,老远便可看到。
那样苍劲的气魄,仿佛在告诉游客,古城昔日的光辉犹在,不曾消逝。
在大城王朝的黄金时代,这里有皇宫3间,寺院300多座,如今大都残破了,但也有不少佛塔保留了完整的外形。
斑驳的佛塔、宫殿的残柱、残墙、几座兀立的浮屠,这些古迹断断续续,却又绵绵不断,令游客不禁感叹这古城的浩大,惋惜它的衰落。
比起曼谷那些游人众多的寺庙来说,这里空旷、深邃的意境,苍凉、凝重的悲壮美,更能吸引游客驻留。
大王宫+玉佛寺大王宫始建于1783年,紧偎湄南河的大王宫位于曼谷市中心,占地22万平方米。
这里共有22座错落分布的古建筑群,汇集了泰国建筑、绘画、雕刻和园林艺术的精粹,是泰国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宫,又称“大皇宫”或“故宫”,也是曼谷保存最完整、最壮观、规模最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宫。
大王宫的主要建筑物有查克里宫、都实宫和玉佛寺等。
大王宫外的王家田广场,曾被作为御用广场,现今每逢春耕节和泰国新年,国王都在这里主持庆祝仪式。
1946年起,在大王宫东面新建集拉达宫后,拉玛九世迁至新宫居住,大王宫便对外开放,成为泰国著名的游览场所。
大王宫前有个椭圆形广场,两旁树木繁茂,周围主要是大学、政府办公室、泰国的国家博物馆、国家剧院、国家艺术馆和曼谷守护神寺。
一般来说,大王宫和玉佛寺是游客到访曼谷的第一站,著名的玉佛寺就在王宫东北角,那里供奉着泰国三大国宝之一的玉佛。
玉佛寺玉佛寺位于泰国曼谷皇宫内,作为皇室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是曼谷最重要的寺庙,由拉玛一世在兴建皇宫时一并建造,并于1784年3月27日迎请玉佛到寺中供奉。
大雄宝殿备受尊崇的玉佛就放在大雄宝殿中,每年夏季、雨季和冬季换季时分,国王都会亲自来替玉佛更衣,佛前的两尊佛像则分别代表一世皇与二世皇,每一尊所用的黄金重量为38公斤。
殿内四面均绘有壁画,前后为拉玛一世时完成,左右两面则是三世、四世时的作品,门、窗都是方形尖顶状,框上并贴满金箔与彩色玻璃,门板及窗板则是镶嵌贝壳的精彩作品。
碧隆天神殿在大雄宝殿的北边有一个大台基,台基上有许多金碧辉煌的建筑,首先,最东边的就是碧隆天神殿,呈十字形,殿顶有一个高棉塔,神殿四周围绕以12角柱,柱头皆以莲花装饰,算是皇室宗庙,里面陈放拉玛一世至五世的纪念像,并仅于每年4月6日开放。
殿前有两座金佛塔,是拉玛一世为纪念双亲所建,塔基有20个托塔的猴子。
藏经阁这座藏经阁供奉著一部以金片做成的经典,方形尖顶,屋檐呈特殊的钜齿状,四个门口都有夜叉伫守。
藏经阁前有一些小亭子陈列着代表每一世皇的白象及国徽。
吴哥窟模型:这个模型在藏经楼北边,是拉玛四世时下令依照柬埔寨的吴哥窟而建,小巧逼真。
风俗禁忌(1)泰国人非常尊重国王和王室成员,泰国法律有对王室不敬罪的处罚条例,即使外国人也不可触犯。
不要随便议论王室,遇有王室成员出席的场合,最好是留意其他人的动作,跟着照做。
(2)进入寺庙、宫殿时,衣着须端庄整洁,不可袒胸露背、穿拖鞋、短裤、迷你裙、无袖上衣或其他不适宜的衣服。
(3)不能用手指僧侣,不能接触僧侣(身体),尤其女性不能与僧侣握手,在汽车上不能与僧侣邻坐。
(4)绝对不可爬上佛像拍照,不可对佛像作出有损尊敬的举动;遇见托钵化缘的和尚,不可送现金,因为这是破坏僧侣戒律的行为。
(5)在进入到佛堂、回教寺或私人住宅时,游客需要脱鞋,并注意不可脚踏门槛。
(6)不要触及他人头部,也不要弄乱他人的头发。
泰国人忌讳外人抚摸小孩(尤其是小和尚)的头部,小孩的头只允许国王、僧侣和自己的父母抚摸。
(7)泰国人认为人的左手不洁,因此重要东西要用右手拿;脚掌也被认为是不净的,在入坐时,应避免将脚放在桌子上;用脚尖撞人或指人都会被严厉地呵斥,也绝对不能把脚掌冲向佛。
(8)在泰国的公众场合,不宜做出过于亲密的举动。
仅在某些海滩允许裸体晒日光浴。
(9)泰国人在泰历每年12月15日要举行水灯节,在观看水灯时一定要注意,无论那水灯多么精致美丽,都绝对不能拣起来。
祭祀活动四面佛:又称四面神,意为梵王。
梵王是印度婆罗门教主神。
以此处最为灵验,香火旺盛。
神像供奉在高约4米、工艺精细的花岗岩神龛内,正襟危坐,全身金碧辉煌,东南西北四面都同一面孔,同一姿态。
传说:此神掌管人间的一切事务,其四面所求各不相同。
一说是,四面分别代表事业、爱情、健康与财运。
正面求生意兴隆,左面求姻缘美满,右面求平安健康,后面求招财进宝。
另一说是,四面代表慈、悲、喜、舍,凡是祈求口口者必须勤修这四种功德。
时间:最好是每年的【11月9日四面佛生日】的时候,因为那时有祭祀活动。
祭祀:求神的信徒一般要有一套祭品,包括12柱香,1支谜之封印古城探秘——柬埔寨“雕刻出来的天堂”吴哥窟(小吴哥)黄昏时分的吴哥窟吴哥窟又称小吴哥,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吴哥古迹中,吴哥窟是最大且保存的最完好的,是整个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
吴哥窟是东南亚主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是为真腊国王建造的陵墓。
它占地面积四百多平方公里,包括林地、吴哥窟遗址公园。
这个公园有从九世纪到十五世纪高棉王国各个首都的辉煌遗迹,吴哥窟的寺庙里有无数雕塑饰品。
吴哥窟在建筑结构和雕塑艺术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了吴哥古迹乃至整个国家的象征,并且出现在了柬埔寨王国的国旗上。
吴哥窟的古建筑吴哥寺由东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两翼),西参道、正门、三重回廊及以主殿中央尖塔为中心的五座尖塔所构成。
笔直耸立的尖塔顶部殿堂据说代表“天堂”,台阶陡而滑,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让信徒在攀爬过程中体会通向天堂之路的艰辛。
以前的台阶是没有扶手的,1973年一名法国女游客失足跌落致死,她的丈夫悲痛之余捐资在台阶一侧修了扶手,以避免悲剧重演。
从此这一侧阶梯也被称作“爱情阶梯”。
吴哥窟全景吴哥窟之谜谜团一:庙宇朝向—般说来,世界各国所有的庙宇都是坐西朝东,而唯独吴哥庙大门朝西,这使后来研究古代高棉的考古学家百思不解,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古老的高棉人突破传统、另辟蹊径,庙宇的朝向是否又寓意着什么,至今不为人知。
谜团二:空城之谜吴哥文明的建筑之精美令人望之兴叹,然而这个繁荣过600年的古老王朝,却在15世纪初突然人去城空。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吴哥地区又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有—座曾经辉煌的古城隐藏在其中。
直到19世纪穆奥发现这个遗迹以前,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都—无所知。
据考察,在吴哥地区过去曾有一百万人口以上居住,这个民族和这些人们到底到哪儿去了呢?这真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
黄昏中的吴哥窟越发神秘真腊国都吴哥城(大吴哥)吴哥城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于12世纪后期由高棉王国国王Jayavarman扩建而成。
因他信奉佛教,所以都城紧挨吴哥窟。
吴哥城呈正方形,由城墙和护城河保护,整个城市有5道城门,除了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处各开有城门外,在东门的北面还开了一座胜利之门,城门都是塔形结构,每个塔身上都有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以慈悲的眼神检阅进入城内的每一个人。
城墙外就是护城河,城门外各有架有一座桥,连接城里城外,每座桥采用印度教的神话故事,两边各有27 尊2.5米高的跪坐石雕半身像排成一列,一边象征神灵,一边象征恶魔,双方进行激烈的角力。
大吴哥入口处的石佛大吴哥象征被主轴线分为四个部分的小宇宙,巴戎寺是联系地球和天堂的象征。
这座神庙,由回廊环护着。
巴戎寺是吴哥古迹的另一杰出代表,以阇耶跋摩七世面容为蓝本来雕刻的四面佛即所谓“高棉的微笑”。
在寺庙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残破的墙壁上,是长达1200米的浅浮雕,这些浮雕将人们带入历史的长河中,娓娓道出各种历史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巴戎寺-高棉的微笑黄昏中的巴戎寺巴戎寺的建筑崩密列崩密列的古老建筑遗迹崩密列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题。
建造这座寺庙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岩,所以很多建筑都已经损毁,而且很难再被复原。
在废弃的庭院和塔之间,树木草丛茂密地生长着。
很多年来,这里一直都是难以到达的地方,因此一直维持着原始和未经修缮的状态。
崩密列的各个角落探秘崩密列,爬窗户,走屋脊,穿房屋的时候,你会发现永远有惊喜在前面,而且也永远不知道前方等待着的是怎样令人惊喜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