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申论文章三个基本题型解法揭秘

申论文章三个基本题型解法揭秘

申论大作文基本式和总分式参考文章:在其位必称其职一、论点部分(提出问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如2003年的“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的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年江苏淮安氢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侵袭,不断发生的矿难等等(事件)。

这一系列的事件对各级政府的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它迫切地呼唤,必须迅速提高各级政府常设机构官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素质和能力,使其在其位必称其职!否则将无力处理突发公共事件。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更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主题)。

之所以要求常设机构的官员“在其位必称其职”,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转入原因):二、论据部分(分析问题)其一,是由常设机构的官员在政府机构中的地位决定的(原因一)。

(说明)人所共知,政府代表党组织的力量,在突发事件中,党组织的力量比无序的民众更能有效地抑制突发公共事件的蔓延。

而在政府机构中,官员是行政首长,其决策直接决定着政府行为的有效程度。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的制约,各级政府常设机构的官员具有更大的行政权力。

可见,常设机构的官员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素质和能力将对事件的处理效果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

其二,是由突发公共事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原因二)。

(说明)所谓突发性公共事件,就是指事件的发生,既带有突然性、爆发性,又带有公共社会性(材料中的定义)。

如果担负处理此类事件主要责任的官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其后果不堪设想。

就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天灾”来说,包括海啸、地震、飓风等,这些灾难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料的。

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主要官员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具备挽狂澜于既倒的魄力和能力。

就“人祸”来说,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期,由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

如由于下岗分流导致的静坐、游行、示威因征地引起农民的集体诉讼、集体上访等。

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既有爱民之心,又有缓和矛盾、化解危机的理政能力。

其三,是由常设机构某些官员自身的状况决定的(原因三)。

(说明)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不尽如人意。

在各级政府中,有少数领导干部,在其位而不称其职。

他们中有的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有的尸餐禄位、无所作为;有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样的干部,处理一般政务尚不称职,怎么可以想象,依靠他们去处理好突发性公共事件呢?既然常设机构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千钧之重,那么如何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呢?(过渡句)(措施)首先,要任人唯贤,任用称职的官员。

(展开论证)应建立正常的官员晋升机制,把最有能力的干部放到重要的岗位上。

要奖惩严明,及时调整那些不称职的干部。

其次,对各级政府常设机构的官员进行培训。

(展开论证)使他们掌握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和方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处理好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再次,要对常设机构的官员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充分准备:(展开论证)(1)加强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2)建立预警机制和常态性预防机制,搞好组织分工,协调合作;(3)搞好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普及性常识教育;(4)必要的财力准备和物质储备;(5)加强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法规建设。

(结论)俗话说:在其位,要谋其政。

在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多事之秋,在位者只谋其政是不够的(反说)。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仅要“谋其政”,而且要“称其职”(正说)。

治国者必待贤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更需贤才(总结全文)。

我们相信,经过精心选拔和在位者的励志磨炼,大批“称其职”的贤才一定会接踵而至(展望未来)。

提出对策第二题型2005年12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参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时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当前要注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节约能源资源的目标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和全面落实的经典应用)二是要加快调整结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增加投入的经典应用)三是要发挥科学技术作用,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持重点行业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

(依靠科技的经典应用)四是要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价格、财税、投资政策,推动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组织协调、形成机制和健全法规政策、完善体制的经典应用)五是要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

(健全政策法规和加强监管的经典应用)胡锦涛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使节约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的经典应用)万能八条°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o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o 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o 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o 把……纳入议事日程o 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o 增强……的意识o 倡导……的理念o 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密切关注……问题°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o 一方面,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另一方面,举办专题讲座和图片展览;同时,还要举办一次“宣传教育月(周)”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o 舆论关注o 实行典型示范o 社会示范o 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o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素质——针对政策的制定者o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工作人员的……素质——针对政策的实施者o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针对政策的受施者°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o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o 激励制度o 利益相关制度o 分工制度o 规则制度o 惩罚制度o 决策制度°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o 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o 预防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o 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等o 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o 形成信息的反馈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技术o 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o 增加对……的财政和贷款支持o 依靠……技术,解决……问题° 7、加强监管、全面落实o 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o 媒体监督(舆论监督)o 领导(上级)监督o 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o 加大整顿力度o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o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o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o 总结……的经验教训o 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验总结、概括第一题型第一变形:概括材料内容(整理材料以供参阅)攻略框架:问题的表现+问题产生的原因+措施° 第一段:给定资料反映了XX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XX;XX;XX;XX。

° 第二段:之所以产生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XX;XX;XX;XX。

° 第三段:针对以上原因,要采取如下措施:XX;XX;XX;XX。

注意:如何看待多个原因、措施?°如何取舍排序:从宏观到微观,尽量按照“党政机关、政府领导—红头文件—法律监察部门—专家—媒体—百姓”的顺序°一定以材料为基础:材料自身有侧重点,有哪类材料就归纳哪类材料,没有的就不用写,在这个阶段,切忌个性发挥!范文第一题: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述给定资料提供的信息。

(25分)经过分类阅读可以把材料进一步划分为:一、成绩:1、2、6、8、11、12、13、16、20二、问题:1、4——中国文化遗产被韩国、蒙古和印度尼西亚抢先申报 3——洋节受欢迎而传统节日被冷落7、17——文化遗产被破坏5、18三、原因:11——丰富性14——旅游业的基础20——提升生活质量四、措施:9——制定管理办法(4个层次5个方面)15、19——市场手段根据框架,可以连缀成文:我国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政府与人民也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绩)。

(问题)但是现阶段,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现阶段备受冷落的同时,却正为其他国家、民族所重视,并被抢先申报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世界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我国的丽江、张家界、平遥,九寨沟等旅游胜地,也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享誉海内外(措施)有鉴于此,上至国务院,下至地方政府,都掀起了一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热潮,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活动。

第二变形:概括问题型攻略框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一要素)+问题的表现+问题的影响趋势+对策措施如何找根本原因——追本溯源法(2000年国考噪音污染):° 事件是法律诉讼° 法律诉讼的原因是H脑溢血° H脑溢血的原因是毗邻印刷厂° 毗邻印刷厂的原因是城市规划不合理° 于是找到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范文第一题:请用200字以内的篇幅,概括出上述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0分)给定材料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个严重问题:由于忽视对技术工人的教育培养,以及在实际使用中技术工人待遇偏低等原因,我国当前出现了技术工人素质普遍低,高级技术工人缺乏的局面,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