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关于大学生性行为的调研报告Investigation about Sex of theUniversity Students------大学生性行为真的过泛过滥吗?------我国大学性教育亟需完善!队长:李锦荣(政管学院行管)队员:蓝兰(经贸学院金融工程06班)李玲玲(政管学院行管)林晓萍(经贸学院国贸064班)林妍佳(经贸学院金融工程06班)徐晓佳(经贸学院金融03班)张翠瑜(政管学院行管)完成时间:3月22号~4月22号【内容摘要】【关键词】大学生,性观念,性教育【目录】【报告正文】1前言在今天日益开放的时代,我们的思想越来越和国际接轨了,很多以前没有的现象现在已变得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但在国人心里,有一个阵地却是非常坚固,那就是有关性的教育和话题,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
虽然很多性教育工作者在极力推动,但据了解,我国高校中没有一所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性教育课程,坚持开设性教育选修课或相关讲座的也只有少数几间高校,这种现状短时间内可能也不会改变。
而实际上,大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是很迫切的,态度也颇为开放。
2004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和湖北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次全国应用伦理学讨论会上,专家们直呼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大学生对待性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超出了他们的想像;二是没想到大学生对科学的性知识和性伦理有如此迫切的渴望;三是没想到大学目前的性道德教育并不能被大学生完全认可。
2006年12月,一则关于“黄祸困扰广州大学城”的视频新闻在网上创造了几十万的点击率,关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热烈讨论,主流媒体普遍认为如今的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性行为泛滥。
然而,确实是这样吗?大学生的性行为真如外界认为的那样过泛过滥吗?而中国的学校性教育是否有必要加以完善呢?带着这两个疑问,我们展开本次调查研究!我们专门对位于广东教育的前沿阵地------广州大学城里的莘莘学子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可以为上述的两个问题找到合适的答案!为什么会选择广州大学城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广州大学城是广东十所高校的集中地.那里代表着广东教育的水平.既是这样,对大学城里的学子们的调查,对我们的研究课题来说就显得意义非凡了!本次调查活动主要是围绕“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大学生的性观念”以及“大学性教育的现状”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广美等十所高校的各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的有效人数为257,调查时间从4月初开始到4月中旬结束!为时半个多月!本次调查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257名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们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性行为是否过泛过滥”和“中国学校性教育是否有必要加以完善”这两个中心问题!并且本次调查采用了比较科学研究的方法,调查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研究方法根据我们的调查对象总量大的实情,我们对学生采取了问卷访问法(Questionnaire),同时,对老师的意见的进行了访问法(Survey Research ) 。
首先,我们将我们的调查范围进行明确:大学城十所高校的大学生。
接着,为了让我们的调查结果更加可靠,我们走遍十所高校,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进行抽样调查。
在我们问卷的开头有着年级,性别,专业(有一点疏忽,没将专业的种类考虑全面)的填空,以确保我们调查目标的分布比较均匀。
我们按人数的比例,给不同学校分发了不同数量的问卷,十所高校共派发了350张问卷。
然后对问卷进行回收以及分析,并从有效的问卷中得出结论。
同时,我们也采访了大学城里一些销售安全套的商家关于安全套在大学城的市场。
试图从中了解销量,并以结果来反驳社会对大学生性行为泛滥的观点。
另外,我们也采取访问法对老师进行访问,试图了解老师,作为社会人士的一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较多的人员,他对我们所提出的现象的看法,并希望能从他的见解中得到一些对大学生的建议。
总的来说,我们的调查方法以问卷访问法为主要,以当面访谈法为辅助,试图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得到对我们的调查更加可靠的支持信息。
3研究结果1大学生性爱行为的总体情况:近两成的大学生与异性发生过性关系2性观念状况:超过六成的人认为应在大学毕业以后发生性行为3性教育状况: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的性教育来源于书籍与互联网A.大学生性爱行为的总体情况近两成的大学生与异性发生过性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在全部调查对象中,17.3%的调查对象和异性发生过性关系。
由表3.4可知与异性发生过性关系的男大学生占20.5%,女大学生为13.3%,占全部调查对象12.2%的大学生没有作答,其中女大学生的比率约为男大学生的两倍。
是否与异性发生过性关系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女大学生可能会有所隐瞒。
表1 是否与异性发生过性关系学生对本群体性行为发生情况的认识。
表2 大学生对本群体性行为发生概率的估计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理智与自控能力较强,且在交际圈中也较少这种情况发生,因此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B 性观念状况1超过六成的人认为大学生至少应在大学毕业以后才可以发生性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在全部调查对象中,34.63%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毕业后才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而认为结婚以后才可以发生性行为占了28.79%,位于第二,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有所解放,但仍属比较保守。
冷漠与少管闲事的心态在大学生中有所体现。
C.性教育状况1)大学生性知识十分贫乏在回答“您认为以下哪个才算是性行为”,在239人中仅有17人选择了正确答案“拥抱”仅占总数的7.1%,其他的错误选项包括“性交”,“抚摸,”“接吻”,其中,选“性交”的占了绝对优势。
那么,在大学生心中,凭他们对性知识的了解,他们会认为什么程度才算是性行为7.1%.超过为了!然而在大学生所掌握的性知识里面,普遍地,性交才是性行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对性知识的关注甚少,由此造成了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严重的缺乏!一个简单的性知识就足以考证到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错误的理解.可见他们对于其他较为深刻一点的性知识的了解真是肤浅到极了!(虽然我们的问卷中的第4小题对调查的对象产生了一定的误导,但相当一部分看到这道题时都不假思索的选上了性交,也有一部分笑着说:这道题根本就是多余的。
所以,由此可见,在大部分人眼里看来:性交才算是性行为。
)2)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的性教育来源于书籍与互联网如果中国的学校教育不够完善,那么大学生的性知识的来源就不会以学校的教育为主!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书籍或互联网.在所调查的257个大学生当中,有超过5成的人都选择了书籍或互联网.而选择了学校教育的仅仅占了所有的16%!不仅发人深省!注: 1代表“家庭教育”,2代表“学校教育”,3代表“书籍和互联网”,4代表“朋友交流”,5代表“其他”1.大学生对性知识的缺乏,大学生们自己也察觉的到,在“对性知识理解程度”这道题的答题情况来看,大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的性知识很缺乏,如图所示:2.选项项目自评了解程度得分率自评总分最高总分C/D性病的种类46% 617 1335 0.462172 性病的特征38% 502 1335 0.37603 性病的预防措施52% 690 1335 0.516854 生殖器官的构造功能,及性反应系统的特点53% 713 1335 0.534082 避免以外怀孕的最佳方法50% 671 1335 0.502622 各种避孕方法的成效,利弊和使用方法41% 553 1335 0.4142324分析与讨论4.1大学生性行为真的过泛过滥吗?近些年来,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新闻报道,有关大学生卖淫、大学生堕胎的新闻层出不穷,于是在人们心中便自然而然地认为:大学生无心学业;性观念沦陷;贞操观念淡薄,轻易在婚前发生性行为,性交泛滥:思想道德素质不过关,无法正确地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无法成熟地面对婚前性行为产生的相应后果(因此出现堕胎等丑闻)。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如今的大学生真的如报道中的那般不堪吗?请看下面的资料显示:表1-1 2001年异性交往及性行为总体情况(节选单位:%)| 约会有过恋人接吻性爱抚性交同居男生| 64.1 50.8 44.5 31.7 20.0 5.1女生| 61.4 55.0 47.2 27.0 12.8 4.8总体| 63.0 52.6 45.7 29.7 16.9 5.0截至2001年作者调查为止,被调查者中发生性交行为的仅有16.9%,同居的仅5%。
大学生年龄介于18~23岁,身心发育成熟,半数的人已经达到法定结婚年龄。
其中有1/6的人有性交行为值得大惊小怪吗?其次,我们看看大学毕业生的数据,请大家注意和上面的表格进行比较:表1-2 大学毕业生后未婚者性行为情况(单位:%)| 接吻性爱抚性交男生| 56.8 43.2 60.0女生| 30.8 69.2 33.3总体| 44.2 55.8 50.0作者从1999年8月到2000年8月,主持并带队进行了涵盖全国20~64岁人口的随即抽样调查(详情见《当前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上面的表格来自于此项调查中大学毕业后未婚人群的数据。
与2001年调查的在校本科生的数据相比,除了接吻率相差不大,性爱抚和性交都是毕业生高于在校生。
“大学生乱套了”的谣言不攻自破。
(资料引自潘绥铭,杨蕊著的《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事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并不是如同外界想象的那么严重。
媒体或是社会片面地认为在大学生中出现性交泛滥现象的严峻,其实对我们大学生是极不公平的。
所以我们大学生有权利更有必要站出来说明事实的真相。
造成社会和媒体的误解,而造成大学生性泛滥的谣言存在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必须承认,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确是存在着一小部分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堕胎、卖淫等事也确实存在,但是我们必须严正声明,这些只是极个别的现象,绝不如媒体渲染的那么夸张。
社会却以此做为中国大学生性交泛滥的证据,显然是有欠公允,是站不住脚的。
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对于我们大学生是极其不公平的。
社会对大学生的这方面的偏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媒体报道的夸大失实造成的。
再者,当然也与大学生作为旁观他人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关。
我们组员在与被调查的大学生的交谈过程中发现,不少大学生觉得别人是否发生婚前性行为并不会影响对其的看法,因为他们觉得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人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去干涉他人的生活。
如果这些还不够说服力的话,那让我们看看我们所做的调查问卷的最终统计结果吧。
从图一中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大学生未婚同居表示中立看法的占总数的60%左右,如果是从这个图表来看,外界便可能由此又导出大学生性道德观念薄弱。
然而我们应该准确地认识到,保持中立不代表赞成,更不代表其本身会去做这类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