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归类的方法[摘要] 快速、准确地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是报关员必须具备的业务技能,也是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采用规则概括、举例说明等方式,帮助考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商品归类的简单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考试分数和运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字]商品归类归类总规则例证说明[abstract]Quickly and accurately import and export customs declaration of goods are classified is a must-have business skills, but also qualification of customs declarer unified national examination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In this paper, general rules, for example, shows, etc., to help candidates better, faster and simple command the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of goods, so as to improve test scores and the ability to use purposes.[key word]goods classificationGeneral classification rules Illustrated by examples所谓的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为实现海关管理的不同目的,而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的统一的类别划分。
同时,也是我们报关员资格考试的一个重要考点,近年来,商品归类的考题在整个报关员考试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现已占据全卷总分的25%。
从考试结果分析,由于它是考卷中下压分数的考题,考生很难完全解答正确,因此广大考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另外,商品归类也是我们一个合格的报关员应该要具备的一种技能,要了解进出口货物的名称、规格、用途等方面,才能正确有效的开展报关工作。
这也是我要用本文介绍商品归类方法的原因。
一、《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书中,“杠”的含义与作用在商品编码书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到四条短线“—”,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杠”,一条叫“一杠”,两条叫“两杠”以此类推。
在编码书中,杠起到的是标志的作用,掌握杠的数量及其所属是我们快速准确查找商品编码的有效和必要途径。
杠之间是并列和包含从属的关系,简单举个例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同的学校与学校之间是一杠关系,同一所学校里的系部与系部之间是二杠关系,同一个系部里的专业之间是三杠关系,同一个专业里的班级之间是四杠关系。
学校与系部、系部与专业、专业与班级之间是包含从属关系,学校与学校之间是并列关系。
一杠和一杠并列,二杠和二杠并列,以此类推。
学校包含系部,即一杠包含二杠,系部包含专业,即二杠包含三杠,专业包含班级,即三杠包含四杠。
通过下面的例子对“杠”的查找做简单的介绍:如:01.05家禽,即鸡、鸭、鹅、火鸡及珍珠鸡—重量不超过185克——鸡0105.1110———改良种用0105.1190———其他在本例中,我们首先应看到以上的三个编码“01.05”、“0105.1110”、“0105.1190”均是01.05开头的,就意味着以上三项,均属于01.05的排号中,其中,一杠“重量不超过185克”紧接在01.05的排号后,即表示在家禽中,重量不超过185克的。
二杠“鸡”紧接在一杠后面,即表示重量不超过185克的鸡,第一条三杠“改良种用”紧接在二杠后面,即表示凡是改良种用的鸡均属于“0105.1110”项下,第二条三杠“其他”接在第一条三杠后面,同是三杠,因此两者与之形成的是并列关系,在这里“其他”即表示在家禽鸡中,除了改良种用(所谓“改良种用”的含义是仅包括由本国主管部门认定的“纯种”的种用)外,其他所有用途的鸡。
二、商品归类总规则1、规则一:“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税(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税(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本规则包含两层含义:1)、“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这里所指的标题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目录栏,它对于商品归类不具备法律效力, 是为了便于查找相似或相近的品目而做的指南指示。
例如:“第九类:木及其木制品”,但是,许多的木制品并不是归属于该类。
例如:纸及纸板、书籍、报纸等归为第十类。
2)、“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税(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税(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在编码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位于各大类标题下面的条文说明即是类注,位于各章标题下面的条文说明即是章注,位于类注、章注下面的条文说明即是子目注释。
在确定归类的时候,注释是首先要考虑的规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我们在应用注释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子目注释优先,其次是章注,最后是类注的顺序。
2、规则二:“(一)、品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报验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还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本款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的货品)在报验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二)、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
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
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
”1)、规则二(一)的主要含义:所列货品可以包括不完整品和未制成品,或者说是完整品和制成品,在进出口时状态为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这里所指的“不完整品”是指该商品已具有其完整品的主要特征、形状,但缺少一些非关键性零件;例如:缺少四个轮子的高尔夫球车,仍然应该按照高尔夫球车来归类。
已剪裁成型的未缝制的机织面料分指手套仍然应该按照分指手套来归类。
“未组装件或拆散件”是指其零部件只需要简单组装、调试即可成为成品的货品;例如:心脏起搏器成套散件、两套缺少鞍座的摩托车未组装件(装在一个木箱内)一起报验。
2)、规则二(二)的主要含义:品目中所列的某种材料或物质包括了该种材料的混合物或组合物,也是对商品范围的扩大。
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加入的东西或组合起来的东西不能改变原有材料或物品的主要特征、特性。
例如:加糖牛奶,其本质特征还是牛奶,仍应按照牛奶归类;外部敷有彩色糖衣的巧克力豆(零售包装),其本质特征还是巧克力豆,仍应该按可可及其制品来归类。
3、规则三:“当货品按规则二(二)或由于其他原因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时,应按以下规则归类:(一)、列名比较具体的品目,优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目。
但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都仅述及混合或组合货品所含的某部分材料或物质,或零售的成套货品中的某些货品,即使其中某个品目对该货品描述得更为全面、详细,这些货品在有关品目的列名应视为同样具体。
(二)、混合物、不同材料构成或不同部件组成的组合物以及零售的成套货品,如果不能按照规则三(一)归类时,在本款可适用的条件下,应按构成货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
(三)、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一)或(二)归类时,应按号列顺序归入其可归入的最末一个品目。
”1)、规则三(一)的主要含义:当一种商品似乎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更多品目中均涉及到时,对应的品目条文具体、详细的,优于仅涉及到的。
例如:女式紧身胸衣。
在查找商品编码的时候,我们既可以按照62.08女式内衣归类,也可以按照62.12紧身胸衣来归类,前一个是大类的名称,后一个是具体商品,所以应该归为后者。
2)、规则三(二)的主要含义:当混合品不能按照以上的几项规则来归类的时候,如果能确定构成该品目的主要特征的材料和部件,那么应该按照这种材料或部件进行归类。
例如:速冻馄饨(带有小调料包及小压缩蔬菜包,零售包装),虽然该商品所包含的品目种类繁多,但是究其主要成分来讲还是馄饨,因此应该按照馄饨来进行归类。
3)、规则三(三)的主要含义:当无法按照规则三(一)或(二)归类时,应当归入可归入的品目中,数序排列在最后的品目。
这里所指的数序排列既包含类的顺序,也包含章、子目条文的顺序。
例如:按重量计含50%的聚酯短纤纤维、50%棉的针织窗帘。
看起来既可以归入子目6303.1210的合成纤维,也可以归入6303.1931的棉制品,由于棉制品在合成纤维之后,因此应该按照归为后者。
4)、总结规则三的三条规定,我们可以简要的概括出其基本含义:具体列明、基本特征、从后归类。
这三条规定按其先后次序加以运用,这样概括起来就比较容易记忆了。
4、规则四:“根据上述规则无法归类的货品,应归入与其最相类似的货品的品目。
”1)、现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新产品层出不穷,我们在每一年编写编码书进行商品归类的时候,很难将所有的商品全部包含在内,因此在《税则》书中就表现为“其他”、“未列明货品”等品目。
该规则所指的“最相类似”是在名称、功能、用途、结构或是加工方式上类似。
例如:一氧化碳。
该商品在书上除了二氧化碳以外,一氧化碳没有具体列明,因此无法直接找到直接对应的税号,通过对该商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该物属于碳化物,且为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所以应该根据二氧化碳的分类将其归为2811.2900(其他非金属无机氧化物)。
5、规则五:“除上述规则外,本规则适用于下列货品的归类:(一)制成特殊形状仅适用于盛装某个或某套物品并适合长期使用的照像机套、乐器盒、枪套、绘图仪器盒、项链盒及类似容器,如果与所装物品同时报验,并通常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的,应与所装物品一并归类。
但本款不适用于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容器。
(二)除规则五(一)规定的以外,与所装货品同时报验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如果通常是用来包装这类货品的,应与所装货品一并归类。
但明显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可不受本款限制。
”1)、规则五(一)的主要含义:规则五是一条关于包装物品归类的专门条款。
在该条款中,明确了仅适用于同时符合以下各条的容器:①制成特定形状,用作专门盛放某种物品的②其使用期限与所盛装物品的使用期限是相称的③与所装物品一同进出口、一同销售④包装物本身不构成整个货物的基本特征例如:①啤酒(听装,麦芽酿造)。
在本品目中包装用的易拉罐是专门为盛装啤酒而设计的,表面印有啤酒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未单独进口,与所装货物一同销售,因此应将包装用的易拉罐和啤酒视为同一个货品进行归类。
②装有茶叶的银质茶叶罐。
在本品目中包装用的银质茶叶罐其本身价值昂贵,比所装货物茶叶更有价值,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已经构成了整个商品的基本特征,因此应按照银制品来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