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课件: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课件: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共24张ppt)
对象:乌苏市第一中学 高二学生 学生已经明确了三大能源物质的功能,与能量 相关的细胞结构,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等,这为 进一步学习ATP是能量的“通货”作了铺垫。
学生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
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障碍。 如ATP的化学键
知识 基础
能力 基础
思维 品质
目录 Contents
教材分析
1
学生讲述
学生补充
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导学和模型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过程
情景三:探究情景 ③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3min+2min
教学活动
1、展示问题串,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如何进行的;
2、小组展示、补充,达到目标。
设计意图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突破难点。 •提升学生合作沟通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敏捷的反应力。
教师引导
学生交流 合作探究 5分钟释疑解惑
展示点评 自主学习 13+2分钟突破难点
模型建构
创设情景 10分钟抓住重点
导入新课
5分钟明确目标
总结提升
练习反馈
5分钟强化认知
4、教学过程
情景一:音乐情景 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5min
教学活动
1、PPT展示萤火虫,放儿歌引入本节课 2、实验情景导学--萤火虫发光的能量来源于什么?糖类?脂肪?蛋白质? 还是ATP?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2 法学3 法4
教学反思
5
3、教法学法
——说教法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 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
设计思路
以情景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
以问题引领思考,培养能力。
3、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
——说教法
问题导学法
引探式教学法
创设学习氛围 激发学习欲望 增强学习兴趣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说课
说课
目录 Contents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2 材分3 析4
教学反思
5
1、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选自: 人教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承上 3.2-细胞器;4.3-主动输
①ATP的化学 组成、特点及 其在能量代谢 中的作用 ②ATP与ADP的 相互转化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ATP与ADP 的相互转化
重难点 突破方法
➢自主学习,制作模型; ➢小组合作探究; ➢构建网络,归纳总结
目录 Contents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学2 情分3 析4
教学反思
5
2、学情分析
1、构建知识网络,进行知识 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当堂检测3-5道题。 3、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本节 固学案。
设计意图
•梳理和巩固本堂课知识。 •强调重点和难点。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过程
⑥板书设计
目录 Contents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2 学反3 思4
教学反思
8.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知道 仿生学 是人类 创造发 明的重 要方法 ,激发 探索科 学奥秘 的兴趣 。 9. 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 进一步 扩大, 严格规 定官员 只能在 田产所 在地以 外的区 域任职 。
(2)本节地位
启下 5.2,5.3-细胞代谢
1、教材分析
(二)说教学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探究活 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 生在思索、质疑、探究、实验中领悟科学研究
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 成和特点。 2、列出ATP分子简式、 ATP与ADP的转化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 谢中的作用。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 、心理 的描写 ,表现 人物品 质的写 法。
5.了解科学家为了探索蝙蝠飞行秘密 所做的 三次试 验,并 能复述 三次试 验的过 程及结 论。 6.学会提炼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借 助关键 信息和 板书理 解蝙蝠 和雷达 之间的 关系。
7.通过“敏锐、敏捷”的用法比较, 以及“ 配合” 一词的 使用, 感受说 明文用 词的准 确性。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总结出ATP的功能--直接能源物质
•“结构决定功能”--引出下一环节“ATP的结构”
4、教学过程
情景二:活动情景 ②自主学习,模型建构10min
教学活动
1、展示问题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2、构建ATP模型,引导学生认识ATP结构组成。
看书
学生模型展示
能力目标
培养合作探究自主学 习、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建构新知识的 能力。
情感目标
1、领悟辩证唯物主 义在生物学中的应 用; 2、形成主动参与的 学习态度和体验合作 学习的氛围。
1、教材分析
(三)说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科学探究
生物学科 核心素养
理性思维 社会责任
1 1教、材析教材分析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44、教学过程 ④教师引导,学生交流5min
教学活动
1、引导学生理解吸能反应和放能 反应与ATP的分解和合成关系。
2、联系生活和利用图解认识ATP 的利用;讨论、补充和完善ATP用 途。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图文资料,理解ATP在 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44、教学过程
⑤总结提升,练习反馈5min
教学活动
5
5、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以情景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 以问题引领思考,培养能力。
1、以情境激趣——唤起学生求 知欲望;
2、以问题串贯穿始终——激发 学生探究激情 ;
3、以活动带动学生互动——促 成学生全员合作探究;
4、以模型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自动生成知识 。
2.
1、通过自主阅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引导学 生抓住 课文的 重点词 语。 2、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 勤劳的 双手创 造出来 的,培 养学生 爱护环 境的意 识。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 娜和渔 夫的勤 劳、淳 朴和善 良,学 习他们 宁可自 己受苦 也要帮 助他人 的美德 。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问题意识 促进思维发展
组织探究活动 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3、教法学法
看书-自主学习 动手-制作模型 讨论-合作探究 总结-构建网络
——说学法
预学
学法
合作 探究
构建 网络
目录 Contents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2 学过3 程4
教学反思
5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