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性染料教程

活性染料教程


Cl
C
D NH C
C Cl
N
N
C
Cl
三氯嘧啶
✓ 1960年瑞士Sandoz与Ciba公司;
✓ 商品名 Drimarene(黛棉丽)
Cl
C
D NH C
CF
N
N
CFBiblioteka 二氟一氯嘧啶、F型✓ Sandoz 公司推出Drimarene(黛棉丽) R ✓ 活性较强,固色温度40~50℃
3、乙烯砜型
D-SO2CH2CH2OSO3Na
D NH C
N
+
CN
N
N
C
R
COOH
3-羧酸吡啶均三嗪、R 型
✓ 1984年日本化药公司
✓ 商品名Kayacelon React CN
✓ 活性强、直接性大→中性高温固色 ↓→涤/棉织物分散活性一浴法
D NH C
N C Cl
N
N
C
OR
✓ 大连理工大学 ✓ 活性与K型相比,活性如何?
2、卤代嘧啶型
5-2 活性染料染色原理
一. 活性染料上染过程 ✓ 吸附:直接性低→加中性盐促染 ✓ 扩散:染料扩散到纤维内部,并与纤维反应 ✓ 固着:染料与纤维共价键结合
固色反应与水解反应同时进行
二、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反应----固色反应
✓ 亲核取代反应—卤代杂环类 ✓ 亲核加成反应—乙烯砜型
1、亲核取代反应
✓ 吸电子基,活性增加;供电子基,活性下降 ✓ 数量越多,影响越大
➢ 离去基 吸电子性越强,易离去
R
N
D NH
N
N
Cl
一氯均三嗪
R N
D NH
N
N
F
一氟均三嗪
D NH N NH R NN N+ COOH
烟酸均三嗪
COOH
F>
+
-N
> Cl
b:纤维亲核能力
S(W)-NH2 > CellO_ >CellOH
a:染料反应活性
➢ 杂环中N原子数量
0.98 1.01 1.03
0.95 N 1.10
0.93 N 0.90
1N.11
1.12
N 0.88 NN
吡啶
嘧啶
均三嗪
➢ 取代基性质、数量与位置
Cl
N
D NH
N
N
Cl
R
N
D NH
N
N
Cl
二氯均三嗪 一氯均三嗪
NH N F
N Cl
F
NH N Cl
N Cl
Cl
二氟一氯嘧啶 三氯嘧啶
C:反应历程
N
N
Cl
D NH C N
C
Cl D alkali
NH
C
N
-
Cello
N
_C
O C ell N
C
C
Cl
Cl
N
D NH C
C OCell
N
N
C
Cl
✓ 离子化纤维素负氧离子进攻中心碳原子(碱性); ✓ 与中心碳原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 ✓ 离去基离去
✓ 中心碳原子电子云密度越低,反应越容易进行 X型活性染料活性强→反应温度低→40℃即可 K型活性染料活性较弱→反应温度高→90~95℃
✓ 卤代均三嗪类 ✓ 卤代嘧啶 ✓ 乙烯砜型
D-SO2CH2CH2OSO3Na
1、卤代均三嗪类
D NH C
N C Cl
N
N
C
二氯均三嗪、X型
Cl
✓ 1954年英国ICI公司的Rattee、Stephen 发明; ✓ 1956年商品化;商品名procion MX ✓ ICI → Zeneca → BASF→Dystar →浙江龙盛 ✓ 活性大→固色温度40 ~ 45℃ ✓ 稳定性差,pH值6.4~7 最稳定←缓冲剂
D NH C
N C Cl
N
N
C
一氯均三嗪、K型、KD 型
NHR
✓ 1957年英国ICI公司、瑞士汽巴公司; ✓ 德司达procion H;亨斯迈Cibacron E型 ✓ 活性较低→固色温度90~95℃ ✓ 稳定性好→ 高温染色和印花
N
D NH C
CF
N
N
C
R
一氟均三嗪
✓ 1978年瑞士汽巴公司 ✓ 亨斯迈 Cibacron F;德司达Levafix EN ✓ 活性较强,固色温度40~50℃
KN 型
✓ 1958年德国Hoechst公司生产; ✓ 活性中等,固色温度60~70℃; ✓ 台湾永光的Eeverzol系列、德司达
Remazol系列、科莱恩Drimarene S型、 日本住友Sumifix 系列等。
4、其他活性基团
D NHCO
N Cl Cl
N
二氯喹屋啉型
✓ 活性高,固色温度40~50℃ ✓ 德司达丽华实E型(Levafix E)
✓ 日晒牢度
✓ 酸性染料
➢ Re — 活性基团
✓ 染料反应性→固色温度→固色效率;
✓ 染-纤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的稳定性
→色牢度
➢ B — 桥基
三、活性染料染色特点
✓ 色谱齐全,色泽鲜艳 ✓ 直接性较低→上染率较低 →大量盐促染
↓ ✓ 染料利用率较低←染料水解 ✓ 湿牢度较好←共价键结合
四、活性染料应用分类
N
D NH C
C Cl
N
N
C
NHR
N
D NH C
alkali
-
Cello
N
C OCell
第5章 活性染料及其染色
5-1 活性染料概述 一、活性染料定义 分子中含有活性基团、能与纤维上的-NH2、-OH形成共 价键结合的水溶性阴离子染料。
染色对象: ——蛋白质、纤维素、锦纶
二、活性染料结构通式
D-B-Re
➢ D—染料母体
✓ 染料发色体系;
✓ 染色性能;
→直接性、匀染性、溶解度、染色温度;
两个不同活性基
✓ 1980年,日本住友 Sumifix Supra ✓ 1984年,德国Hoechst Remazol S、SN ✓ 1989年,上染八厂ME型 ✓ 上海万得 Megafix B型 ✓ BASF公司,Basilen FM ✓ Ciba公司 • Cibacron C:一氟均三嗪 + 改良乙烯砜型,轧染 • Cibacron FN:一氟均三嗪 + 改良乙烯砜型,浸染
O D NH C CH CH2
X
α-溴代丙烯酰胺、 PW型
✓ 两个活性基团; ✓ 酸性或中性条件下与羊毛反应; ✓ Lanasol(兰纳素)CE系列
双活性基团
➢ 优点 ✓ 上染率高,大于85~90%; ✓ 固色率高,大于75% ✓ 色牢度高 ✓ 高温稳定性好→适合于高温高压染色
➢ 类型
✓ 两个相同活性基团 一氯均三嗪 → KE型 一氟均三嗪 → Cibacron LS:双一氟均三嗪 乙烯砜→雷马素
✓ 两个不同活性基团 一氯均三嗪 + 乙烯砜 → M型 一氟均三嗪 + 乙烯砜 → Cibacron FN
两个相同活性基团
✓ 1971年,ICI公司开发了procion H-E型; ✓ 1984年,ICI公司开发了procion H-EXL型; ✓ Ciba公司开发了Cibacron E; ✓ 日本化药公司开发了Kayacelon E; ✓ 中国开发了KE型活性染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