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与酒店管理可行性报告

旅游与酒店管理可行性报告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摘要] 通过对我省《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市场调查,分析了我院申报该专业的优势,描述了我院制定的完善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说明了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性,为其它专业的设置和开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及精神,我院积极探索招生和就业的路子及方向,按照市场规律办学,与时俱进。

我院对培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有完整的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和优良的师资力量、实习基地。

为此我院向省教育厅申请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

一、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市场调查1、旅游业现状伴随着市场影响力的扩大,旅游业产业规模将会急剧增大,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预计2010年左右,我国的旅游业总产值将会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并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结果,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年接待1.37亿人次的入境旅游者,同时出境人数将达1亿,位列世界第四。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至今年七月,中国国内GDP增幅已达11.9%,经济总量已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第二。

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未来中国旅游市场之大,这将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蓬勃发展的市场是最好的导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也一定会成为市场的抢手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一定会从经济管理人才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旅游业面对国际挑战的坚强后盾。

就酒店管理方向而言,目前我国有星级酒店9751家,并且正处于酒店改制转型期,8000多家公有制的酒店要进入市场经济,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酒店管理者的待遇在管理层中算较高的。

目前,我国酒店的本土管理者基本上都是以前中专、职业技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在从事酒店业务、积累经验后从基层升上去的,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够的情况。

因此,有一定经验的大专毕业生是相当受欢迎的。

山东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五岳之尊”的泰山,“世界文化遗产”、孔子故里曲阜的“三孔”,齐国故都临淄,“人间仙境”蓬莱,“道教圣地”崂山,“世界风筝都”潍坊,国际啤酒城青岛。

青岛地处胶州湾畔,海岸线长达730公里,分布着49个港湾,仅市中心就有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和麦岛湾,其风、浪、水温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开展水上运动。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伙伴城市和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地,青岛借奥运造势,开展了一系列旅游推广活动,大大提高了青岛的城市知名度。

蔚蓝的海水、沁凉的海风、以及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群,青岛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

青岛承办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项目后,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和旅游环境发展迅速,旅游产业规模和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国内外旅游市场客源增长很快。

在后奥运概念的带动下,青岛旅游还会继续出现走高迹象。

2008年,青岛-台北实现直航,市民可前往中国台湾旅游。

2009年,全市星级饭店达到15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6家;旅游景区99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8处;旅行社361家,国际社有25家。

青岛计划开通至欧洲、北美、澳州的直航空中航线,开通与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北美、澳州、欧洲的豪华邮轮航班,青岛将成为自海参崴至新加坡的西太平洋豪华邮轮旅游航线的重要基地之一。

2、人才需求的调查及分析我院通过对旅游市场的调查和座谈讨论,得到了一些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人才需求的认识:(一)人才需求量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现代服务业有了较大发展,年均增长13.6%,高于GDP年均增幅1.2个百分点,从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三次产业中增长最快,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就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

(二)人才结构有所提升。

高学历和年轻人才比重不断提高。

根据《青岛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变化趋势,预计全市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2010年、2012年分别达到82.64万人、90.2万人,均占全市服务业从业人数的37.6%。

预计2010年,全市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总量达到35.97万人,其中管理人才8.24万人。

2012年,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总量达到51.22万人,其中管理人才11.86万人。

(三)专业旅游人才需求量大。

预计2009—2012年青岛市旅游业每年人才需求总数达2100人。

景点导游和线路导游的专业人才奇缺,各景点受到专业学校学习或短期培训的导游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与我省的丰富旅游资源相差甚远。

况且我省旅游团体数量少,规模小,整体素质不高。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底缺少这方面的人才约三千人,所以急需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的专业人才。

(四)风景区旅游景点的管理水平落后。

通过走访几家较大规模旅游景点发现,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管理手段单一,信息化管理非常落后。

供求关系有很大的矛盾,急需加大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发展我省和市的旅游资源。

二、我院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优势第一,雄厚的师资力量“专家治校、教授办学”。

目前学院拥有一支由高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组成的教师队伍。

在专家学者的带领下,年轻有为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从而为我院师资力量构建了一支文理结合、梯队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我院的教师队伍,能够自己解决全部课程的师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管理人才,学院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职班主任和生活管理员。

还聘请名牌高校的教授、副教授任教,同时也引进旅游教育界和酒店产业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行业背景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形成三位一体的师资体系,保证了我院办学理念、教学水平、课程体系达到国际化标准。

第二,我院硬件教学设施齐全我院现有的软硬件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比较充分。

一是相关学科专业的图书资料、实验实习设备可以综合利用,基本能够满足该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的需要,如图书资料中的动植物生态类、自然资源类、农业经济类、可持续发展类、高新农业类等相关图书资料比较齐全。

学校建有多个多媒体教室和图文信息中心,为该专业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书目和教学手段。

计算机房、语音教室、图书馆等均可满足该专业的学生使用。

还将兴建技能实训室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需要。

第三,先进的办学管理模式学院大力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加大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课程改革,加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培养。

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加大了对社会的对接力度,可使学生较快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学生毕业即就业。

第四,“学以致用”成为我校教学模式的核心1、产教结合的办学理念与教学宗旨产教结合主要是指教育适应产业的新需要,理论结合实际要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以培养具有高水平动作能力及高级管理经营人才为目的,教学每一环节要围绕“实际动作能力”这一主题思想展开。

从校园结构到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等都要理论结合实际,把产教结合渗透到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中去。

旅游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只有把书本理论与旅游业的实践相结合,其自身的发展才会更有活力,为了加强实践的教学环节,我院筹建旅行社、生态酒店,让学生在实践基地熟悉旅游业的各种岗位,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要轮流充当顾客与服务员的角色,教师全程跟踪授课、指导,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论与职技”双型教师队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职业技能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洛桑模式的根本保证。

从教者必须具有实践经验、又具有理论知识。

每隔三、五年,学院要求教师回到企业里去,不断丰富新的经营信息,调研旅游业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如此周而复始,使得教学始终与行业接轨。

学校始终保持处于本专业开发科研的最前沿;学院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允许教师在企业中担当一定职务,甚至主动向企业推荐他们兼职担任顾问,从而保证教师不脱离经营管理实践。

3、不断推新出新的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传统课程的设置,同时更注重引进最新前沿的管理科学,作为洛桑模式课程设置的原则。

社会在发展,学校的课程设置也随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更新,对某些必须开设的传统课程也根据社会的需要更新内容,使学生始终接受更新的知识,培养出的学生成为当今业内的优秀人才。

理论课设置,以基础理论为主,但随市场人才的需要不断调整充实更新内容,保持理论课的生命力。

实践课除在实际工作岗位从事相应工作外,还开设模拟性的分析课,研究性的调查课,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课是适应不同行业要求而设立的课程,语言规范,仪表端庄。

我们充分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设置,推新出新,使旅游教育更具有生命力。

例如:《旅游美学》,根据需要增强扩大了形体美、语言美的内容。

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大课堂分析讨论课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洛桑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得以应用,更有利于旅游人才的培养。

第四,根据国务院关于“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中录用”的指示精神,学院实施毕业证书加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可以获得1+N个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个人未来就业竞争的能力。

我院借助青岛著名海滨旅游度假城市、重要港口城市的优势,以“服务青岛,带动山东,辐射全国”为就业目标,与青岛市流亭机场、中旅集团、皇朝假日酒店等20多家机场、旅行社、外资企业及星级酒店签订了毕业生实习、就业协议,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充分保障。

三、《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与体系1、《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规格。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到各类旅游企业、饭店和各级政府旅游管理部门从事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投资开发、营销策划与市场开拓等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外经、外贸,以及各类现代工商企业中从事管理、投资开发、营销策划与市场开拓等业务工作。

因此,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是:能熟练学习并掌握发达国家的旅游与酒店管理方式与方法,熟悉我国有关旅游业、酒店业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系统地掌握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独立地进行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熟悉餐饮业基本知识、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设计等相关业务;掌握国际旅游市场营销所需知识,全面了解国际通行的管理理念、旅游业与酒店业组织与管理的原则、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惯例、国外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和特点等;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能较快适应现代酒店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