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杜献峰中原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软件教研室2007 06 15前言当前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实验教材种类繁多、内容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然而,作为专业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环节却缺少必要的教材,致使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教学过程难以控制和管理,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最终将影响到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

鉴于此,整理这本《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书》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据库实践教学的依据,从而使实践教学管理有据可依,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在安排实验的内容和学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我校数据库教学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可接受的程度。

在2006年修订的培养计划中,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实验学时更改为18个学时,加大了实践环节,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此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每一学期都在进行修改,使其更加贴近教材,更加贴近实际。

由于萨师煊王珊编写的《数据库概论第四版》于2006年9月出版,与其第三版有了较大的改进,增加了不少内容,教材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应用,这次对实验指导书的修正也是基于此。

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因本实验内容考虑不周,会出现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届时,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及时地修改。

第一章概述 (4)第二章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5)第三章实验项目 (6)实验一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 (6)实验二 SQL语言应用 (10)实验三视图、索引及数据更新 (19)实验四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23)实验五存储过程建立与调用 (25)实验六触发器的建立与使用 (26)实验七数据库连接与登陆 (27)实验八 Delphi数据库组件的使用 (29)实验九数据库数据查询 (30)实验十数据库并发控制 (32)实验十一数据库报表设计 (33)实验十二数据库数据备份与恢复 (34)实验十三数据库决策方设计 (35)实验十四综合应用编程(一) (36)实验十五综合应用编程(二) (37)第四章实验项目涉及的主要仪器设备简介 (38)第五章参考文献 (39)第一章概述数据库实践教学是数据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学生毕业设计以及参加工作后都要用到得课程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安排的六个实验,要求前三个实验对SQL语言进行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后三个实验要求掌握Delphi 环境下的数据库的编程,以及SQL Server 的使用。

第二章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一、实验要求实验开始前,预习课本第三章SQL语言内容以及相关知识,学习delphi 编程方法。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数据库课程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实验12学时。

在实验中,有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的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

DBMS和SQL认识性实验中,通过安装一个具体的DBMS软件,并通过软件的帮助文件了解DBMS的基本概念、术语、功能,并和教程中的相关内容相对照进一步掌握DBMS的有关知识。

在软件向导的作用下,利用DBMS建立任意一个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学习SQL的一些简单语句。

后三个实验为小型数据库系统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式设计、数据库定义、建立,并要求该系统通过宿主语言实现数据库的修改、查询功能。

该实验中,为学生认识、了解数据库系统开发中的宿主语言的作用、数据库控件在数据库应用程序的作用和地位。

通过该实验可使学生了解WINDOWS编程特点和语言要素,经过学生的一段时间的自学,可为以后的实验提供语言基础。

在该实验中要应用本课程的大部分知识内容和计算机语言知识,并需要学生课外自修Delphi之类的编程内容和数据库控件知识,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在大纲中只规定了最基本的实验内容,但为学生的能力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二、注意事项掌握编程的方法与技巧,如何实现与SQL Server 的连接和访问。

达到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熟练掌握,并能够给出相应的理论说明,注意Delphi 的BDE(Borland Database Engine),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on), SQL Sever 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实验项目实验一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为后继学习作准备。

二、实验属性(验证性)(1)了解并掌握SQL查询分析器及企业管理器的使用;(2)掌握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1.预习教材第三章,熟悉SQL语句。

2.熟悉delphi 开发环境。

3.能够熟练掌握delphi环境下的数据库的编程。

四、实验要求(预习、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等要求)1.预习教材第三章,熟悉SQL语句。

2.熟悉delphi 开发环境。

3.能够熟练掌握delphi环境下的数据库的编程。

五、实验原理SQL语言应用。

六、实验步骤:(1)启动SQL查询分析器;(2)选择SQL SERVER后,按确认;(3) 选择数据库;(4) 验证如下例子:1 定义基本表例1.1 建立表3.3所示的学生表Students ,每个属性名的意义为Sno-学号、Sname-姓名、Ssex-性别、Sage-年龄、Sdept-所在系。

这里要求Sno 和Sname 不能为空值,且取值唯一。

Sno 为主码。

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5) NOT NULL UNIQUE /*列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Sname CHAR(20) NOT NULL, NOT NULL UNIQUE/*Sname 不能为空值*/Ssex CHAR(2), Sage INT,Sdept CHAR(15), PRIMARY KEY (Sno),CONSTRAINT un_Sname UNIQUE(Sname)); /* Sname 取值唯一的约束*/说明: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Query Analyzer)中使用单条SQL 语句,其末尾不需要分号“;”作为命令结尾标记。

通常,SQL Server 2000对大多数末尾带有分号的SQL 命令都能顺利执行,但对少数的SQL 命令,末尾若带分号,则SQL Server 2000会给出错误信息提示。

比表3.5 关系Reports表3.4 关系Courses表3.3 关系Students如,出现“Incorrect syntax near ';'”的提示,虽然SQL Server 2000实际上已经执行了该命令。

例1.1-1 建立表3.4所示的课程表Courses,其属性名意义分别为Cno-课程号, Cname-课程名, Pre_Cno-先修课程号, Credits-学分。

Cno为主码。

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5)Cname CHAR(20) NOT NULL, /*Cname不能为空值*/Pre_Cno CHAR(5),Credits INT,PRIMARY KEY(Cno));例1.1-2 建立表3.5所示的成绩表Reports。

其中的属性名意义分别为Sno-学号,Cno-课程号和Grade-考试成绩。

Sno和Cno为主码。

CREATE TABLE Report( Sno CHAR(5)Cno CHAR(5)Grade INT,PRIMARY KEY (Sno,Cno)FOREIGN KEY (Sno)REFERENCE Students(Sno),FOREIGN KEY (Cno)REFERENCE Students(Courses));2 修改基本表例 1.2向基本表Student中增加“入学时间”属性列,其属性名为RegisterDate,数据类型为DA TETIME型。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RegisterDate DATETIME;例1.3将Sage(年龄)的数据类型改为SMALLINT型。

ALTER TABLE Student ALTER COLUMN Sage SMALLINT;例1.4删除Sname(姓名)必须取唯一值的约束。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NSTRAINT un_Sname;注意:SQL Server 2000 增加了删除属性的命令。

比如,删除属性列RegisterDate的命令为: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LUMN RegisterDate;说明:为了保证后面例子能够顺利运行,请大家一定将属性列RegisterDate从Students表中删除。

3 删除基本表例3.5 删除Student 表。

DROP TABLE Student ;说明:此表删除后,请立即用例3.1将其建立起来,以便后面的例子使用。

4 向表中添加元组例3.6将一个学生元组(S01,王建平,男,21,计算机)添加到基本表Students中。

INSERTINTO StudentV ALUES ('S01','王建平','男',21,'自动化');说明:⑴请读者用这个命令将其余5个学生的元组也添加到基本表Students中。

⑵向Course表插入元组(‘C01’,’英语’,’’,4)的命令为:INSERTINTO CoursesV ALUES ('C01','英语','',4);将其余6门课程的信息插入Courses表中。

例3.7将学习成绩的元组(‘S01’, ’C01’)添加到基本表Reports中。

INSERTINTO Reports(Sno, Cno)V ALUES (‘S01’,’C01’);说明:用这个命令将其余7个选课元组也添加到基本表Reports中.实验二 SQL语言应用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为后继学习作准备。

二、实验属性(验证性)了解并掌握SQL查询分析器及企业管理器的使用;掌握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1.预习教材第三章,熟悉SQL语句。

2.熟悉delphi 开发环境。

3.能够熟练掌握delphi环境下的数据库的编程。

四、实验要求(预习、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等要求)1.预习教材第三章,熟悉SQL语句。

2.熟悉delphi 开发环境。

3.能够熟练掌握delphi环境下的数据库的编程。

4.掌握单表查询语句的一般格式。

;5.掌握单表无条件、有条件查询及查询结果排序与分组。

6.掌握多表连接、嵌套和集合查询语句的一般格式及各种使用方法。

五、实验原理SQL语言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