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缝灌浆施工技术方案

接缝灌浆施工技术方案

接缝灌浆施工技术方案大禹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喻家河水库项目部目录1. 灌浆系统布置 (2)2接缝灌浆总要求 (3)3灌浆前的准备工作 (5)4灌浆 (7)4.1灌浆压力、平压和通水措施 (7)4.2浆材 (7)4.3浆液变换 (8)4.4灌浆结束 (9)4.5特殊情况的处理 (9)4.6细缝灌浆 (10)5管路冲洗 (10)6工程质量检查 (11)6.1质量检查 (11)6.2质量评价和问题处理 (12)7竣工资料 (13)1.灌浆系统布置喻家河水库大坝轴线总长调整为270.0m。

共分为10个坝段,9条横缝,设计考虑将525.0m高程以下大坝采用接缝灌浆将大坝连为整体,525.0m以上横缝不灌浆。

由于1#横缝和8#横缝底部高程为525.0m,9#横缝底部高程为536.0m,均采用切缝机切缝,不存在接缝灌浆外,其他六条横缝均应进行接缝灌浆。

525.0m 以下各碾压混凝土缝面横缝均采用预制横缝模板成缝,缝设置重复灌浆系统,后期进行接缝灌浆;525.0m以下碾压与常态缝面采用键槽模板成缝,缝设置重复灌浆系统,后期进行接缝灌浆; 525.0m以上碾压混凝土缝面均采用切缝机切缝,缝嵌彩条布,厚20mm;525.0m以上碾压与常态缝采用20mm厚闭孔泡沫板分缝。

碾压混凝土由于高掺粉煤灰等掺合料,坝体温降过程较长,不可能待规体温度降到准稳定温度场后才开始蓄水,因此本工程横缝设计采用具有重复灌浆功能的灌浆系统。

各套接缝灌浆管路上均安装有多个重复灌浆套件作为出浆装置。

重复灌浆套件由设有小孔的钢管外套高弹、耐久性良好的橡胶套形成,套件采用水科院生产的成品。

目的是为了保证在每次接缝灌浆后,可以以小于重复灌浆套件开环压力的水流对灌浆管路进行冲洗,以保证下一次接缝灌浆时管路畅通,从而达到重复灌浆的目的。

每个标准灌区均采用3套灌浆系统、互为备用。

排气管按常规设计为单回路系统而未取双回路方案。

为保证碾压混凝土施工期管路予埋安全,进、回浆及排气管均采用镀锌钢管。

横缝管路安装时,进浆管上重复灌浆套件及排气主管对穿排气孔(水平放置)要确保置于预留槽。

对于通仓碾压的横缝,管路安装时进浆管上重复灌浆套件及排气主管对穿排气孔(水平放置)置于诱导板预留槽。

对于分仓浇筑的横缝,管路安装时进浆管上重复灌浆套件及排气主管对穿排气孔(水平放置)置于先浇块预留槽中,管路安装完毕后在后浇块一侧加盖镀锌铁皮盖板保护。

6条横缝共划分为31个灌区,灌缝总面积约3387m2,其中,3#-7和4#-7灌区面积最大,为246.09m2。

标准灌区高度6m,最小灌区高度4.1m、最大灌区局度6.0m。

为了解决坝块混凝土温度和接缝开度,坝体布置了一些测温、测缝仪器,施工可辅以其它办法测温测缝。

接缝灌浆施工,一般只能在低温季节进行。

在灌浆前,灌区有足够的混凝土盖重,混凝土的龄期和温度满足设计要求,接缝充分开,管中、缝面畅通,灌区密封,具有良好的可灌条件;在灌浆中,从材料、工艺、作业状况到结束灌浆后的闭浆等各方面都一丝不苟,进行良好的灌注;灌后检查,接缝水泥结石饱满紧密,与缝面胶结牢固,压水不透水,争取优良的接缝效果。

为了配合施工单位制定施工技术措施,结合喻家河大坝横缝结构布置及接缝灌浆,拟定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

设计图纸与《要求》不相符的部分,一般都以《要求》为准,除此之外,图纸上所表述的容和《要求》也是互为依存的,也请给予认真的研究,并遵照实施。

2接缝灌浆总要求(1)喻家河大坝接缝灌浆,应遵照《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SL62-2014)的规定。

(2)蓄水前应完成大坝相应蓄水位以下各灌区的首次接缝灌浆及验收工作。

之后各次接缝灌浆在缝面开、库水位较低的情况下施工。

(3)接缝灌浆施工比较复杂,其主要工艺流程为:管路预埋——混凝土浇筑一灌区压水检查一冲洗——灌浆——管路冲洗——质量检查。

(4)大坝接缝灌浆所有灌区施工均应按高程自下而上分层进行,从大坝中部向两岸推进。

(5)各灌区应符合下列条件,方可进行灌浆:1)灌区两侧坝块混凝土的温度达到或接近准稳定温度场;2)灌区两侧坝块混凝土的龄期宜大于4个月,不得小于3个月;3)除顶层外,灌区上部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4)接缝的开度不宜小于0.5mm;5)灌区周边封闭良好,管路和缝面畅通。

(6)同一高程的灌区,一个灌区灌浆结束3天后,其相邻的灌区方可灌浆。

若相邻灌区具备灌浆条件,可采用同时灌浆或逐区连续灌浆的方式。

当采用连续灌浆时,后一灌区施灌应在前一灌区结束后池以。

(7)同一坝缝的下一层灌区灌浆结束7天后,上一层灌区方可开始灌浆。

若上下灌区均已具备灌浆条件,可采用连续灌浆方式。

但上层灌区施灌应在下层灌区结束后4h以。

(8)同一灌浆层的各相邻灌区,应尽可能多缝(或全部缝)同时灌浆,如因设备能力等不具备同灌条件,也可采用逐区连续灌浆的方式。

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灌浆,均要求一台灌浆机灌一个区。

(9)喻家河大坝接缝灌浆应在低温季节进行,即一般应在1月至4月中旬这段时间进行。

若确实需要,且有得力措施(如采用人工强迫冷却措施)确能同时满足前述准灌条件,也可以在其它温度较低的季节进行灌浆,但不得在夏季等气温较高的季节(如6〜10月)进行灌浆。

(10)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重视止水、止浆片、冷却水管、接缝灌浆系统管路、测温、测缝仪器(当然还有其它的观仪器)的埋设质量,并注意施工保护。

确保缝面质量良好,确保各灌区密封,确保灌浆系统管路畅通,确保观测仪器正常工作。

(11)灌浆前应做好坝体温度、接缝开度的观测,查明灌区密封情况,做好管路及缝面充分浸泡、冲洗、压水检查、装设变形观测仪表、通水平压、信号联络、安全、材料、机具等方面的工作或其准备工作,并处理好在准备工作中所发现的各类问题。

(12)在灌浆中,应合理安排灌浆顺序,谨慎控制灌浆压力和缝面增开度,做好顶层灌区通水冲洗,未灌邻区通水平压等项工作。

既要灌好现灌区,又要防止坝块过度变形导致相邻缝开度变小甚至闭合;防止过度恶化坝块施工工期应力;防止已灌缝拉裂或剪破。

(13)在与灌浆有关的各施工环节,都要重视施工质量,各灌区都要争取具有良好的可灌性,并进行良好的灌注,使灌区合格率滿足或超过规规定的要求。

(14)各灌区灌浆结束后,都应及时进行工程质量检查,进行可能和必要的钻孔取芯、压水等检查工作,并根据检查结果可能进行必要的处理。

(15)灌浆工程完成后,应按有关规定提交竣工资料,并进行验收。

若验收机构提出处理意见,则应根据这些意见进行认真处置,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3灌浆前的准备工作(1)预灌区在灌前应有坝体混凝土达到灌浆温度的签证资料。

应利用预埋的温度计和其它的电阻差动式观仪器进行定期的坝体温度观测;浇筑初期应按有关要求加密观测;埋设一月后,应每十天观测一次,灌前心逐步加密观测次数,直至每天至少观测一次,并至少应连测三天,降至灌浆温度后复测一天可告一段落。

当混凝土的龄期和温度满足条件时,就可进行其它的灌前准备工作。

(2)灌浆前应测定灌区的缝面开度。

开度可用预埋的测缝计测定,尚可在结构表面用塞尺等其它方法测量。

(3)对灌区的灌浆系统应进行通水检查,通水压力一般采用设计消浆压力的80%。

检查容如下:1)查明灌浆管路通畅情况。

灌区至少应有一套灌浆管路畅通,其流量应大于30L/min;2)查明缝面通畅情况。

采用“单开通水检查”方法,两个排气管的单开出水量均宜大于25L/min;进浆和回浆管都应与缝面、排气管循环通畅。

3)查明灌区封闭情况。

缝面漏水量宜小于15L/min。

检查后,对不能满足要求的不通和欠通的管道,应用风水联合冲洗等疏通措施,力争恢复。

若无效,可采用打孔、掏洞、重新接管等方法,恢复管路畅通。

一个灌区中,两根排气管不通或其中一根不通,均应补钻,恢复排气回路。

当全部管系统堵塞,难以疏通时,应全面补孔灌浆。

灌区封闭未满足要求时,采取嵌缝、封堵。

对灌浆系统出现的其它特殊情况,处理方案在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经上述检查和处理后,方可进行后续准备工作。

(4)各区灌浆前,管路及缝面必须充水浸泡至少24小时,然后用风、水轮番冲洗,直至各管口回水澄清。

之后从进浆管压风,在排气管口和回浆管口分别用量杯采取水样,检查水质,清洁、无悬浮物和沉淀物,方可灌浆。

当灌区形成时间较长,或缝面被污染的情况下,应加长充水浸泡和冲洗时间。

冲洗水压力可采用灌浆压力的75%,风压力一般可采用(1.5~2.0)×105Pa。

冲洗过程中,若止浆片或混凝土局部漏水时,应采取嵌缝等有效措施加以补救。

(5)灌前应进行一次预灌性压水检查,其压力等于灌浆压力。

以核实灌缝容积、各管口单开出水量及压力、灌区渗漏、缝面增开度等情况。

(6)应在灌区上、下部分别装设千分表,以便在压水检查和灌浆时观(监)测接缝的增开度。

灌浆时应5~10分钟测读一次,并做记录。

(7)灌前应在有关邻区做好通水(冲洗)或通水平压的准备工作;还应做好通话、信号联络、安全、材料、机具等其它方面的准备工作。

4灌浆4.1灌浆压力、平压和通水措施(1)进回浆管、排气管管口均应安装压力表。

表前(靠结构表面一方)表后的浆(气)管上均应装设闸阀,各表压力峰值均应测记。

设计规定的接缝灌浆压力、实际上只测读进浆压力是指的灌区层顶排气管口(或者说是排气槽处)压力。

施工中应根据排气管口处压力进行控制。

灌浆过程当中,如排气管被堵塞,则应换算成回浆管管口压力控制。

(2)建议在上述压力表下装设乳浆防止器,防止浆液堵塞表体失灵。

(3)灌浆过程中必须控制灌浆压力和缝面开度,灌浆压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若灌浆压力未达到设计要求,而缝面增开度已达到设计规定值,应以缝面开度为准限制灌浆压力。

首次接缝灌浆压力采用0.3〜0.35MPa、排气压力0.2〜0.25MPa;第二次灌浆压力采用0.35〜0.4MPa、排气压力0.25〜0.3MPa;上述压力在灌浆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进行修改;采用上述灌浆压力相应灌区的层顶缝面增开度应分别控制在0.3mm以。

(4)灌区灌浆过程中,若有同层未灌邻缝灌区,则须对此邻区采取循环通水平压措施,平压压力一般为P/2。

以防将正开的缝压紧甚至闭合。

(5)受灌区排气管出浆后,须平压邻缝即开始通水,一般由进浆管进水,回浆管小流量出水,主要应由排气管出水,但暂不起压。

平压区排气管水压应随受灌区排气管浆压上升而成比例升高,待灌浆压力达设计规定压力时,平压压力也达到设计规定的通水压力,并一直维持到灌浆结束后8小时止。

(6)灌浆时,同缝上一层灌区应通低压循环水,持续到灌浆结束循环回水澄清为止。

“通水”的层底压力一般为0.5MPa,必要时可增大。

4.2浆材(1)接缝灌浆一般均采用水泥浆。

(2)接缝灌浆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纯熟料水泥,水泥等级应不低于P.0 42.5,根据缝面开度的不同提出不同的细度要求如下:大于等于0.5mm时,要求通过方孔筛的筛佘量不大于5%,0.25〜0.5mm,要求通过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2 %,小于0.25mm,要求通过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