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柬埔寨概况

柬埔寨概况

第一章自然地理柬埔寨王国(Kingdom of Cambodia), 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国土面积181035平方公里,在东南亚11个国家中位居第八,大致与我国的湖北省面积相当。

其疆域在北纬10°20’-14°32’、东经102 °18’-107 °37’之间,南北最长处约440公里,东西最宽约650公里。

东部和东南部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东越边界线长约930公里;东北部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交界,边界长约400公里;西部和西北部与泰王国毗邻,边界长约720公里;西南濒临暹罗湾,海岸线长约460公里。

柬埔寨的地形是三面高,中间低,向东南开口。

东、北、西三面被山地、高原环绕,大部分地区被森林覆盖。

东部为倾斜平缓的高原;北部边境是东西延伸的扁担山脉;西南边境是豆蔻山脉,其东段的奥拉山海拔1813米,为全国最高峰;中部是宽广平坦的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土壤肥沃,是主要的农业区,平原中心地势低洼,为洞里萨湖。

柬埔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9—30℃,5月中旬至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旱季又分凉、热两季。

11 —次年2 月为凉季,3 —4 月为热季。

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毫米左右。

由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象山南端可达5400毫米,金边以东约1000毫米。

洞里萨湖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湖泊,低水位时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雨季湖面达1万平方公里。

向东与湄公河相通,水量季节变化很大,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

湄公河是柬埔寨最大的河流,境内河段长约500公里,流贯东部。

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

湄公河自北向南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注入中国南海。

湄公河流经柬埔寨首都金边时与另外两条河流(洞里萨河、百色河)汇合,同时金边以北部分的湄公河称为上湄公河,以南部分称为下湄公河。

这四条河流在金边汇聚成一片宽广的水面,又像四支巨大的手臂伸向远方,柬埔寨人称这片水面为“四面河”,当地华侨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四臂湾。

行政区划柬埔寨全国分为23个省和1个直辖市。

马德望省B A T T A M B A N G暹粒省S I E M R E A P班迭棉芷省B A N T E A YM E A N C H E Y乌多棉芷省O D D O R M E A N C H E Y柏威夏省P R E A H V I H E A R上丁省S T U N G T R E N G拉达那基里省R A T T A N A K I R I蒙多基里省M O N D U L K I R I金边市P H N O M P E N H西哈努克省S I H A N O U K V I L L E(K A M P O N G S O M)白马省K R O N G K E P拜林省P A I L I N金边是柬埔寨的首都,也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柬埔寨语中称为“普农奔”(Phnom Penh),“普农”的意思是“山”,“奔”是一位老大妈的名字。

金边起源的传说600多年前,在四臂湾畔住着一位妇女,人们都叫她“敦奔”,就是“奔大妈”。

她生活富裕,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1372年的一天,阴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滂沱,河水暴涨。

待到雨过天晴,奔大妈到河边打水,看见一棵大戈基树在水面上盘旋。

奔大妈招呼邻居,用绳索拴住大树,拖上河岸。

奔大妈打水冲洗大树上的污泥时,发现树上有一个洞,里面有4尊铜铸佛像和1尊石神像。

那尊神像站立着,一手握大棒,一手执法螺,头上挽着发髻。

奔大妈和邻居们认为这是天赐之物,便将佛像和神像恭恭敬敬地迎回奔大妈家中,盖了一座小棚,暂时供奉起来。

接着,奔大妈号召邻居们抬士把她家西面的一座小山加高,把戈基树锯成柱子,在山顶建起一座寺庙,把4尊铜佛像供在庙里,把石神像供在东山脚下的一个座位上,并请僧侣来住在西山脚下。

这座寺庙,人们称之为“奔大妈山寺”(瓦普农敦奔),现在称为塔仔山(瓦普农)。

那个村庄,就称为“金边”(普农奔)。

金边市就是在这个村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今天的塔仔山上建有佛塔和寺庙,上山的入口处有两个石刻的七头蛇神及怪鸟、狮子、佛像等。

这里是金边市的制高点,登上山颠可以俯瞰整个金边。

塔仔山脚下是一个圆形公园,公园里花木繁茂,空气清新,是人们休憩的好场所。

第二章民族宗教民族目前柬埔寨人口总数约1400万,全国有20多个民族,高棉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80%,少数民族有占族、普农族、老族、泰族、斯丁族等。

佛教为国教,93%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占族信奉伊斯兰教,少数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

柬埔寨语—PasaExµr柬埔寨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语言也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按照起源划分,柬埔寨各民族语言所属语系大致包括三种,即南亚语系、汉藏语系和南岛语系。

其中,讲南亚语系语言的是高棉族;讲汉藏语系语言的有华人、缅人和泰人;讲南岛语系语言的有占族人、马来人、嘉莱人和拉德人等。

在柬埔寨所拥有的二十多个民族中,高棉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柬埔寨的主体民族,高棉语既是高棉族的民族语言,也是柬埔寨现今使用的官方语言。

高棉语(柬埔寨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它以金边音为标准,其中存有一定数量的梵语、巴利语、法语、泰语、汉语及越南语借词。

孟-高棉语族的得名来源于在历史上东南亚地区很具影响力的两个民族,即高棉族和孟族(从16世纪开始,孟族失去了自己的王国,现主要居住在缅甸,少数居住在泰国)。

当时的高棉族主要集中在湄公河流域的平原地区,孟族主要定居在现今泰国湄南河流域及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平原地区,而使用该语族语言的其他一些民族则主要生活在内陆的山地和森林地区。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路交通使得高棉族和孟族的文明发达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民族,因此人们便根据语音、语义、词法相似的这一基本特点,以这两个具有代表性民族的语言(高棉语和孟语)命名了这一语族,即孟-高棉语族。

第三章历史简况不同历史时期的柬埔寨柳叶王国(公元一世纪前)扶南王国(1世纪-7世纪)扶南国也称夫南、跋南,是中南半岛的一个印度化古国,建国于公元1世纪,《汉书》中称为究不事,遗址在今柬埔寨境内,奉印度教为国教,受印度文化影响甚深。

真腊王国(7世纪-14世纪)真腊王国存在9个多世纪,可以分为早期真腊、吴哥王朝和晚期真腊,其中9世纪-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法属殖民统治时期(1863年-1953年)柬埔寨186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1940年被日本占领。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法国重新占领。

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王国宣布独立,次年7月法国撤军。

西哈努克掌权时期(1953年-1970年)高棉共和国(1970年-1975年)1970年3月18日,朗诺集团在美国策动下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亲王政权,改国名为“高棉共和国”民主柬埔寨(1975年-1979年)1975年4月17日柬抗美救国斗争取得胜利。

1976年1月,柬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79年-1990年)1978年12月,越南出兵柬埔寨,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

1990年,为缓和柬埔寨国内紧张局势,由西哈努克提议,将国名改为“柬埔寨”。

柬埔寨(1990年-1993年)1993年5月,柬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首次全国大选,成立了第一届联合政府。

1998年、2003、2008年分别举行了第二、第三、第四次大选。

柬埔寨王国(1993年至今)第四章国家政治柬埔寨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相连构成,中间是红色宽面,上下均为蓝色长条。

红色象征吉祥和喜庆,蓝色象征光明和自由。

红色宽面中间绘有白色镶金边的吴哥庙,这是著名的佛教建筑,象征柬埔寨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

柬埔寨国徽以王剑为中心线两边对称的图案。

菱形图案中的王剑由托盘托举,意为王权至高无上;两侧为由狮子守护着五层华盖,五在柬埔寨风俗里象征完美、吉祥;两边的棕榈树叶象征胜利。

底部的饰带上用柬文写着“柬埔寨王国之国王”。

整个图案象征柬埔寨王国在国王的领导下,是一个统一、完整、团结、幸福的国家。

宪法柬埔寨现行宪法系于1993年9月21日经柬制宪会议通过、由西哈努克国王于同年9月24日签署生效。

1999年3月4日,第二届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新宪法由原来的14章149条增至16章158条。

宪法规定,柬埔寨的国体是君主立宪制,实行自由民主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国王是终身制国家元首、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统一和永存的象征,有权宣布大赦,在首相建议并征得国会主席同意后有权解散国会。

国王因故不能理政或不在国内期间由参议院主席代理国家元首职务。

王位不能世袭,国王去世后由首相、佛教两派僧王、参议院和国会正副主席共9人组成的王位委员会在七日内从安东、诺罗敦和西索瓦三支王族后裔中遴选产生新国王。

国会国会是柬埔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每届任期5年。

首届国会成立于1993年,由120名议员组成,其中奉辛比克党人58,人民党51人,佛教自由民主党10人,莫里纳卡党1人。

人民党主席谢辛(Chea Sim)任国会主席。

国会下设九个专门委员会。

第二届国会成立于1998年9月,由122名议员组成,其中人民党64人,奉辛比克党43人,森朗西党15人。

人、奉两党联合执政,森党拒绝入阁,成为国会合法的反对党。

奉党主席诺罗敦·拉那烈( Norodom Ranariddh )任国会主席。

第三届国会成立于2003年10月,由123名议员组成,其中人民党73人,奉党26人,森党24人。

2006年3月,拉纳烈辞去国会主席。

3月21日,柬国会举行全体会议,投票选举原第一副主席、人民党名誉主席韩桑林为国会主席。

第四届国会成立于2008年9月,本届国会由123名议员组成,其中人民党90人,森朗西党26人,人权党3人,拉纳烈党和奉辛比克党各2人。

韩桑林任国会主席,阮涅为第一副主席,赛冲为第二副主席。

参议院首届参议院成立于1999年3月25日,任期6年。

参议院是国家立法机关,有权审议国会通过的法案。

柬宪法规定,法案须经国会、参议院、宪法理事会逐级审议通过后,最后呈西哈努克国王签署生效。

参议院主席礼宾顺序排在国王之后、国会主席和政府首相之前,属国家第二号领导人,在国王因故不能视事或不在国内时任代理国家元首。

本届参议院成立于2006年,由61名参议员组成(是国会议员人数的一半),人民党31人,奉辛比克党21人,森朗西党7人,另2人由国王任命,2人由会委任。

人民党主席谢辛任参议院主席,奉党成员西索瓦·吉万莫尼拉和涅本才分别任第一、第二副主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