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是()A、人民群众B、领导人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A、联邦制度B、分而治之方针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切服从中央3、我国现阶段统一战线的最大特点是()A、封闭性B、开放性C、空前的广泛性D、单一性4、我国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一种()经济联盟 B.政治联盟 C.思想联盟 D.文化联盟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平等、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6、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C、新的中产阶级D、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BC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9、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A、它是我国领导阶级B、它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D、它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10、()战略方针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A、积极防御B、备战备荒C、避免战争D、加强政治建设11、党的十八大强调中国奉行(),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
A、与敌抗衡国防政策B、和平第一国防政策C、防御性的国防政策D、自卫性国防政策12、解决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B、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建设C、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D、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中产阶级14、()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A、依靠工人阶级,加强党的领导B、依靠新兴阶层,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C、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依靠农民阶级,加强落后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15、推动科技进步的生力军是()A、新兴阶层B、广大的农民C、一线的工人D、知识分子16、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是()A、统一战线B、工农一家C、党政一体D、民族平等17、统一战线工作就是()A、不同阶级阶层联合B、同心同德、共同进步C、改善关系、缓和矛盾D、争取人心、凝聚力量18、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是()A、广大民兵B、人民解放军C、执法警察D、边防战士19、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是()A、革命化B、现代化C、正规化D、信息化20、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A、中心任务B、基础C、政治方向D、前提21、指导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基本依据是()A、军事思想B、军事战略C、国家利益D、战争类型22、党的十八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A、政治领导B、绝对领导C、军事指导D、相对领导二、多项选择题1、江泽民对军队建设提出了()的总要求A、政治合格B、保障有力C、作风优良D、军事过硬E、纪律严明2、为了维护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同时反对()两种倾向。
A、大民族主义B、地方自治主义C、地方民族主义D、民族自立主义3、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因为()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B、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C、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D、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主体4、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E5、中国共产党是(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BCDE6、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批评和自我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E7、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下列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A、中介组织从业人员B、管理技术人员C、个体户D、私营企业主E、自由职业者9、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四个尊重”是指()A、尊重劳动B、尊重科学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E、尊重知识10、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A、政党关系B、民族关系C、宗教关系D、阶层关系E、海内外同胞关系三、判断题1、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改变了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必须保障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职工的合法利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3、依靠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4、中国知识分子是独立的阶级。
()5、现代化的今日,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6、新的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7、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知识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8、统一战线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
()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实现共同繁荣。
()10、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
()四、简答题1、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什么?2、简述我国统一战线的涵义和基本任务。
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4、为什么要巩固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5、在当前格局下,应该如何推进台湾和大陆的两岸交流与合作?五、论述题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第十四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ACCBB 6-10BADCA 11-15CABCD 16-20ADBBC 21-22BB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C3.ABCD4.ABC5.ABDE6.ABC7.ABC8.ACDE9.ACDE 10.ABCDE三、判断题1、×2、√3、×4、×5、√6、×7、×8、√9、× 10、√四、简答题1、答: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人民军队。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最基本的动力,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
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2、答:我国现阶段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我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3、答: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四个尊重”方针。
“四个尊重”作为党的一项重大方针,强调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但它只有通过作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
人才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是一种在高度紧张状态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和体力的复杂过程。
因此,“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
其着眼点在于坚持群众路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这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4、答: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解决好民族问题,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大事。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
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进步的基本条件。
没有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就难以保证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
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当年这两个国家没有处理好各民族的团结和合作问题。
我国的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共同成为各民族发展繁荣的基本条件,而民族的团结和合作是最基本的条件。
各民族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则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发展、繁荣、进步。
反之,如果民族纷争,则必然导致国家分裂、社会动乱、各民族经济因此受到破坏,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因此遭受重大损失。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其具体作用可表现为三方面:( 1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 2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 3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条件。
5、答: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
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
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