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灌注桩监控要点说明

钻孔灌注桩监控要点说明


桩工序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每浇筑 50m3 必须有
一组试件,小于 50m3 的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 (3)钢筋护筒采用人工埋设,护筒直径比桩径大 100mm,护筒埋设后, 因再次用十字架垂线校正护筒中心位子,确保护筒中心偏离孔位中心小 于 50mm,护筒外周永年填实。灌注结束后立即起拔钢护筒,起拔时应 用双环起吊。 (4)护筒长约 1.0-1.50m 进入粘性土层至少 50cm。 (5)护筒顶端应开一溢流口,高 10cm,宽.30cm,且应高于泥浆沟底至 少 10cm.
用沉渣仪或重锤测 量
6 混 凝 水 下 灌 mm
160~220 坍落度仪
土坍 注
落度 干施工 mm 7 钢 筋 笼 安 装 深 mm
70~100
±100
用钢尺量
度 8 混 凝 土 充 盈 系 大于 1
检查每根桩的实际
数 9 桩顶标高
mm
+30
灌注量 水准仪,需扣除桩
-50
顶浮浆层及劣质桩

(2)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 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
(6)钢筋材料
1) 钢筋采用Ⅰ、Ⅱ钢筋,其质量要求应符合 GB13013、GB13014 的规
定及相应的标准规定;钢筋进场后应按规定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焊条应采用与主体钢材强度相适应的型号,并应符合现行相应标准 的规定;
3)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桩位护筒放钢筋十字架,十字架中心与桩位中心一致,钻机就位后调整
钻机水平,确保稳固,要求转盘水平,主动钻杆,钻盘中心与孔位护筒
十字架中心保持一致,控制起偏差在 10mm。 2)桩径控制
本工程必须选用直径 650mm、700mm 三翼单腰刮刀钨钢钻头成孔,必 要时配双护圈钻头,钻孔后反复扫孔,既可保证桩身充盈系数控制在 1.15 —1.20,又可保证成孔桩径。
3)桩身垂直度控制 钻孔安装平稳、转盘水平,钻杆垂直转盘后开钻。所用钻杆同心度
要好,禁止使用弯曲钻杆。换层钻进时注意调整钻进工艺参数。钻进过 程中每次加杆时复核转盘水平。 4)桩孔深度控制
根据基准引测高程,由测量员提供孔口外护筒标高,并由当班技术 员记录在钻机报表上。由施工员给各钻机定配钻具,钻具长度逐一测量, 精度到厘米,并标号记录。
300
检查方法 基坑开挖前量护 筒,开挖后量桩中 心
只深不浅,用重锤
测,或测钻杆,套
管长度,嵌岩桩应
确保进入设计要求
3 桩体质量检验
的嵌岩深度 按 基 桩 检 测 技 术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
规。如钻芯取样,
大直径嵌岩眨应钻
4 混凝土强度
至桩尖下 50cm 设计要求 C25 C30 试件报告或钻芯取
5 承载力
钻孔灌注桩监控要点
工程 检查 参加人
部位 方式 员
子 分巡旁总专监
分 项视站监业理

代工员
表程

桩 钻√ √ √ √ √
基孔
工灌
程注

监控要点
(1)灌注桩的桩偏差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目号 Nhomakorabea单位
数值
主 1 桩位
控 项2 目
孔深
见灌注桩的平面位 置和垂直度的允许 偏差
mm
规定,焊接长度为单面焊 10d,焊缝厚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 0.3 倍,
焊缝宽度不应小于主筋起劲的 0.8 倍。焊接接头应按规定以 300 个接
头作为一批, 每批随机切取 3 个接头,做拉伸试验,在同一批中若有
几种不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接头,应在最大直径接头中切取 3 个试件。
(7)成孔施工 1)钻机就位
5)孔深由持力层埋藏深度决定,要求保证进入持力层设计深度同时桩底
进入持力层不小于设计要求,既可终孔,桩基的工程桩施工前必须试成
孔,数量不得少于 2 个.
(8)护壁泥浆
1) 结合实际地质情况,本工程护壁用泥浆采用自行造浆;
2) 施工期间保持护筒的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 1.0m 以上;
3) 浇筑混凝土前,孔底 500mm 以的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 1.15~
样送检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
一1 般2 项 目3
4
5
垂直度 桩径
单桩 3500~7000KN ≤1%
0~0.2d
泥浆相对密度 (黏土或砂性 土中) 泥浆面标高(高 于地下水位)
1.15 ~ 1.2
与地面 相平
沉 渣 端承桩 mm
≤50
厚度 摩擦桩 mm
≤150
测套管或钻杆
井径仪于施工时用 尺量人工挖孔桩不 包括衬厚度 用比重计测。清孔 后在距底 50cm 处 取样
1.20,含砂率≤8%;粘度≤28s; (9)清孔 1) 清孔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 第二次 在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 2) 清孔宜采用反循环施工工艺; 3) 清孔过程中应测定泥浆指标,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 1.15; 4) 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50mm; 5) 清孔结束后应在 30 分钟灌注混凝土,若超过 30 分钟, 灌注混凝 土前应重新测定孔底沉淤厚度,若超过 50mm 则应重新清孔至符合要求; 6) 孔底沉渣计算的起点位置,以孔底锥体的 1/2 高度处起计; (10)钢筋笼安装 1) 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采防止变形,起吊点宜设在加强筋 部位,就位后立即固定; 2) 分段制作的钢筋笼,每节钢筋保护垫块不得少于两组,每组不少于 三个,在同一截面的圆周上对称布置,相邻组应交错放置; 3) 钢筋笼主筋的保护层允许偏差为:±20mm; 4) 钢筋笼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50mm; (11)混凝土的灌注 1) 钢筋笼吊装完毕,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立即浇筑混凝土; 2) 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每根桩的灌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 时间控制,一般不得超过 4h; 3) 导管埋深宜为 2~6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桩身混凝土灌注充 盈系数家控制在 1.10~1.25;桩身混凝土灌注标高按设计要求为设计 桩顶标高高出 800mm 计算。 (12)事后验收 钻孔灌注桩工程全部完成后,根据要求需进行静载及动测试验检查,以 确保达到设计及验收规要求的桩基承载力及桩身的混凝土完整性,全数 动测。 基坑开挖后,由主体结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桩基施工单位 联合逐根进行桩位偏差的检查验收。
允许偏差值 检查方法
主控 1
主筋间距
±10
用钢尺量
项目 2
长度
±100
用钢尺量
一般 1
钢筋材质检验
设计要求
用钢尺量
项目 2
箍筋间距
±20
用钢尺量
3
直径
±10
用钢尺量
4)钢筋笼可分段制作,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应采用焊接, 在同
一截面的钢筋接头不得超过主筋总数的 50%,两个接头的竖向间距不小
于 500mm,钢筋焊接应遵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