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巧获得大改变
—读《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有感“如果我的学生可以表现得好一些,那生活将多么美好啊,但就他们现在的表现而言,真的很糟糕,他们随意说话、嬉笑、打闹,我该怎么办呢?我也不知道了,我祈求他们、惩罚他们,并且在课堂上大喊大叫,但是,都无济于事,帮帮我吧,我已经不知所措了。
”看到目录页前的这段话,我深有感触,课堂纪律对于老师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课堂表现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只有当学生的行为有所改善后,他们的成绩与各方面能力才会相应提高。
安奈特·布鲁肖和托德·威特克尔两位在教育领域备受尊重的作者及演说家,向我们分享了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种技巧和方法。
作者主要总结其多年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经验,考察众多优秀教师与“问题”教师的课堂,归纳了50个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方法。
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不仅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还有教育教学中的实际事例。
本书提供的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大多是从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关心、认可、鼓励学生,改善学生的行为,进而改善学生课堂表现。
例如: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请相信学生、用你的热情感染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当着别人的面夸奖学生等,都是在强调与学生的相处。
只有先把关系处理好,我们的教学生任务等才能顺利完成。
这本书也强调了积极的情绪在课堂中的作用:如让课堂充满欢笑、做一个乐观的教师、微笑吧等。
所以这本书教给我们的不是方法与技巧,而一种生活的理念,只有理念的改变才能带来行为的改变。
本书所介绍的技巧和方法简单、易操作,每一章讲一个方法,每一章由“课前思考”、“课堂方法技巧”、“编后语”三个部分组成。
以下是我看完整本书的收获体会:一、关注并表扬学生的良好表现。
学生需要更多的鼓励。
在那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很少会让他们感到气馁或沮丧。
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善于“捕获”学生的良好表现,不要对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厉声斥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全力确保每位学生积极参与,有意忽略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只注意到学生的优良表现,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才会更好。
二、要做一位学生眼中快乐的教师。
我们要相信:微笑,可以使我们走向成功。
教学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孩子,他们有他们的天性。
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很好地自控。
但是老师是成年人,应该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
不要在学生面前失控,真诚地,心平气和地去帮助学生改正他们的错误或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
我们每天面带微笑,不管工作多辛苦,时刻保持最好的状态,不要抱怨,时刻提醒自己是学生的榜样,真正做一个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三、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好的榜样时刻留意自己的行为,并且问自己是不是有意要在他人面前使学生难堪。
对于学困生,我们有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会当着学生的面大吼:“教了这么多遍你怎么还是不会?”对于一些顽固不化的学生,可能会有更过激的反应,可是这样的方法管用吗?除了让我们宣泄了情绪,对于孩子来说不但不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引发其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学生接受新知识。
这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还会伤害师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不仅会对老师产生厌恶情绪,还会对该门学科失去兴趣。
赞扬学生的良好表现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良好表现。
所以,要少批评,多鼓励、多表扬。
我们要坚信不管你的学生如何,但在我们的心中认为他们都是最棒的、最好的,只要我们付出真心,不久以后就会发现所有学生都变了,变成了我们心中所希望的那样。
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进行鼓励表扬。
教育不是单方面的,是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才能使课堂上和课堂下融为一体。
使孩子们学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做人的方法。
这本书正是从这个角度剖析了这个问题。
简单的道理虽然谁都清楚,但是要想真做到这50条,并非易事。
需要老师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充分利用这些经验结合实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适应,用心去改变,争取多点智慧、多点爱心、多点耐心从而能够和学生和谐相处,争取共同进步。
沈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