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混凝土板换板施工工艺详解PPT

水泥混凝土板换板施工工艺详解PPT


注意不要漏浆
绑扎结实、避免倒塌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 水泥混凝土面板浇筑前应预设拉杆、传力杆,并采取有效定位和固 定措施。传力杆采用直径28mm钢筋,长度50厘米,间距25厘米,嵌 入旧水泥混凝土内25cm;拉杆间距80厘米,长度70厘米,采用直径 14mm钢筋,嵌入相邻板内35cm。传力杆和拉杆交叉时,取消拉杆。 钻孔时注意钻头应大一号。 • 拉杆、传力杆均设置与板块中央,保证水平,严禁产生夹角。 • 拉杆中央涂抹防锈涂料,防止拉杆锈蚀,钻孔插入老板的拉杆,插 入端涂抹环氧树脂,保证固结。 • 传力杆应保证一端活动,一段固定的要求。涂抹一半沥青。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3 沥青橡胶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要求
• (1)施工前应进行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基面处理,采用专用设备 清除原路面标线,并用钢丝刷彻底清扫,吹尘和清洗。要求基 面粗糙、干燥、无灰尘、石屑、油污、杂物等。阴雨天及雨后 路面潮湿不得施工。 • (2)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 • ①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 • ②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 • ③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
• •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3 沥青橡胶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要求
• (6)在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前,应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清扫, 以清除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避免影响SAMI层与上面层的粘结性能。 • (7)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应与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中间 不开放交通,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须待SAMI施工完成3小时后方可开 放交通,但车速不宜超过25km/h。在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前须加洒 粘层油,粘层油洒布量宜控制在0.25kg/m2(沥青重量)左右。 • 主要注意事项:喷洒均匀,表明干净无水。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2 路面压浆
2.2.2板底灌浆的施工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2 路面压浆
2.2.3压浆施工质量控制
(1)板块压浆合格率一次应不低于85%,两次压浆合格率应满足100%。 (2)浆体抗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应用正在灌注的水泥浆制作试 件,试件的养护条件与现场养护相同;每个施工点每个工作班组应制取试件1 组(每组6个),龄期为24小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沉陷、脱空、接缝传荷能力不足的处理
对于存在沉陷、脱空、接缝传荷能力不足的完好混凝土面板,可 采用水泥混凝土板块脱空处理的方式,即采用板底压浆的方法。详 见后面的讲述。
错台的处理
采用磨平机磨平(对高差小于10mm的错台,可直接用磨平机磨平, 对大于10mm的错台,可借助人工将高出的错台板基本凿平,然后再用 磨平机磨平),应从错台最高点开始向四周扩展,边磨边用三米直尺找 平,直至相邻两块板齐平为止,磨平后,接缝内应将杂物清除干净,并 吹净灰尘,及时用聚氨酯填缝料填缝。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的灌缝工艺
采用聚氨酯填缝料填缝,填缝前必须采用干法铣缝并彻底清缝, 填缝料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灌注。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混凝土路面修补质量检验
• 经过对混凝土板块病害的处理后,砼的弯拉强度应不低于5MPa;采 用落锤式弯沉仪FWD逐板检测板角处的弯沉,应满足不同荷载下弯 沉曲线的截距小于30m、单点弯沉小于0.2mm,相邻板块的弯沉差 小于0.06mm的技术要求,否则,应再次进行处治,直至合格为止。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应更换的水泥混凝土板块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换板的施工工艺如下: • 全厚度切割分离→凿除→检查基层完整性→检查原有拉杆的完好性→设 置传力杆、拉杆→重新浇筑混凝土→养生→切缝。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2 路面压浆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2 路面压浆
2.2.1压浆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配置合适的施工 机械,其技术性能应满足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灌浆施工的要求。如灌 浆机、取芯钻孔机等机械。禁止使用冲击钻孔机钻孔。
序号
1
机械名称
(5)粘层油撒铺
(6)沥青路面施工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路面,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取决于对原路面处 治的是否彻底。因此施工前应逐块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编号,将原路面的病 害情况进行调查并做好相关记录,病害调查包括破碎板、裂缝、坑槽、错台 等。对混凝土路面病害板块进行修补,确保处治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处于 稳固状态。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凿除破碎的板块时,应尽量保护其 他面板及不伤及原拉杆和传力杆。 不宜留斜角,板块易应力集中
破板后应及时浇筑,不宜放 置过久。
减少振动对相邻其它混凝土 面板的不利影响。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补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2 路面压浆
2.2.2板底灌浆的施工
(4)压浆完毕,立即用木楔封住压浆孔,待浆体初凝后除去木楔, 用高标号砂浆封孔,压浆完成后即对压注区封闭,避免施工车辆和施 工机械进入。养生1天(24h龄期抗压强度不小于4.5MPa)后检测压浆 效果。养生期间可以对压浆区进行灌缝作业,按设计要求将已灌浆范 围内的混凝土路面所有缩缝填缝料进行更换。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 钻孔内清灰、注浆。 • 拉杆传力杆位置、间距按要求设置。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如此的修补质量你能接受??
如此的修补质量你能接受??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裂缝的处理
• 根据裂缝损坏严重程度分别处治,当板内有轻微裂缝且板内无错台时
现浇C20水泥砼基层+20cm 级配砂砾石底基层。
人行道: 花岗石材面砖、压印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预制彩砖。
主 要 内 容
第一部分 设计简介 第二部分 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1)原混凝土路面修补 (2)路面压浆 (3)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要求 (4)混凝土基面处理及防裂卷材的铺贴
(2)灌注水泥浆,施工中采用“围、挤、压”方法,先将注浆区 围住,再在中间插孔挤密,灌浆是按照由低到高,由外向内的顺序 进行,即先灌注地势低再灌注地势高的,先灌注外车道再灌注内车 道,这样易于保证注浆质量。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2 路面压浆
2.2.2板底灌浆的施工
(3)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灌浆压力的控制,压力控制在2MPa至 5MPa之间,如未经监理人员同意,严禁出现“抬板”现象。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 • • •
2.3 沥青橡胶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要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质量要求 (1)施工阶段的检测项目包括:橡胶沥青性质、橡胶沥青洒布量、集料撒布 量、刹车试验、外观检查等。 (2)橡胶沥青洒布量和碎石撒铺量控制 ①沥青撒布和撒布量控制 将要撒布沥青时,在标准尺寸矩形容器内置沥青油毡,称其重量并置于撒布 车前5~10m,待撒布车经过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称其重,以此计算实际撒布量 ,再结合沥青撒布车电脑调节装置直到设计撒布量为止。 ②碎石撒布和撒布量控制 将要撒布碎石时,取一标准尺寸矩形容器称其重量并置于撒布车前已洒布沥 青路面的路段最尾处,待撒布车经过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称其重,以此计算实 际撒布量,然后通过调节装置直至调到设计撒布量为止。 (3)橡胶沥青施工时间关键点 ①沥青车预热准备时间为2小时。 ②沥青撒布车泵满13吨沥青的时间为30分钟。 ③13吨橡胶沥青每升1℃的时间为2分钟,185℃升到200℃需要30分钟。 ④正常的工作时间,撒布完13吨橡胶沥青的时间为2~3小时。
3m3
500KW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2 路面压浆
2.2.1压浆施工前准备工作
水泥浆的配合比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或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 浆液24小时的抗压强度必须达到4.5MPa以上;浆体流动性好,100%结 石率,泌水率、干缩率小。开工申请资料应附上监理试验室所出具的 包含上述内容(如:浆体配合比、初凝时间、终凝时间、24小时抗压 强度、结石率、泌水率、干缩率等)的试验报告(结石率以浆体终凝 时间试验结果为准,干缩率以7天养护时间的结果为准)。
井、雨水篦等市政管线附属设施的改造、交通标线及管线预埋工程
等。
1、项目概况
1.2 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 1、3.5cm 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玛蹄脂SMA-10+6cm 中粒式改性沥青 混凝土AC-20C+1cm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设置有AC-20C调平层); 2、 3.5cm 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玛蹄脂SMA-10+6cm 中粒式改性沥青 混凝土AC-20C+1cm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20cm 现浇水泥砼+20cm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2 路面压浆
2.2.2板底灌浆的施工
(1)按设计图要求,采用不小于Φ30mm的高速薄壁金刚钻进取 芯机钻孔,钻孔深度为35~40cm,应贯穿原路面基层,同时不允许钻 不够深度后,用钢钎将孔深打到40cm。
2、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2路面压浆
2.2.2板底灌浆的施工
灌浆机
规格型号
GJ
额定功率(KW)或容量(m3)或吨位 (t) 4m3/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