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精编)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精编)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精编)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精编)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1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2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 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可能是[]A.锂B.钠C.钾D.铷(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解得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守恒法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3将5.21 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差量法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

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

它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题4加热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应,得剩余物n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平均值法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断MA或MB的取值范围,从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题5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2Al—3H2↑Mg—H2↑若单独跟足量盐酸反应,生成11.2LH2(标准状况)需各金属质量分别为:Zn∶32.5g;Fe∶28 g;Al∶9g;Mg∶12g。

其中只有铝的质量小于10g,其余均大于10g,说明必含有的金属是铝。

应选C。

极值法巧用数学极限知识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即为极值法。

例题64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 2.00克样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够HNO3后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A.3.06gB.3.36gC.3.66gD.3.96本题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l和KBr,可以有无限多种组成方式,则求出的数据也有多种可能性,要验证数据是否合理,必须将四个选项代入,看是否有解,也就相当于要做四题的计算题,所花时间非常多.使用极限法,设2.00克全部为KCl,根据KCl-AgCl,每74.5克KCl可生成143.5克AgCl,则可得沉淀为(2.00/74.5)*143.5=3.852克,为最大值,同样可求得当混合物全部为KBr时,每119克的KBr 可得沉淀188克,所以应得沉淀为(2.00/119)*188=3.160克,为最小值,则介于两者之间的数值就符合要求,故只能选B和C.十字交叉法若用A、B分别表示二元混合物两种组分的量,混合物总量为A+B(例如mol)。

若用xa、xb分别表示两组分的特性数量(例如分子量),x表示混合物的特性数量(例如平均分子量)则有: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组成)计算中的一种特殊方法,它由二元一次方程计算演变而成。

若已知两组分量和这两个量的平均值,求这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等,多可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

使用十字交叉法的关键是必须符合二元一次方程关系。

它多用于哪些计算?十字交叉法多用于:有关两种同位素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有关混合物组成及平均式量的计算。

有关混合烃组成的求算。

(高二内容)有关某组分质量分数或溶液稀释的计算等。

例题7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C.1∶1D.39∶11此题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运用十字交叉法最快捷:讨论法讨论法是一种发现思维的方法。

解计算题时,若题设条件充分,则可直接计算求解;若题设条件不充分,则需采用讨论的方法,计算加推理,将题解出。

例题8在30mL量筒中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立于水中使气体充分反应,最后剩余5mL气体,求原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毫升?看看网友们都有什么想法网友1高考中,化学一般为选择题,实验题,推断题三大类,基本是考察对各种反应类型、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掌握程度。

计算比较少,而且思路比较简单。

虽然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对计算题有较高的要求,但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较少,一般只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出现,分值一般为10分左右。

如果要说什么技巧的话,首先要把方程式写对(特别是注意系数),这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一切努力就付诸东流,到头来还是一分也没有。

另外就是要理清各种物质间的比例关系(一般用物质的量的比例)。

在多步反应的计算中,这个技巧尤为重要,它能让你一下子就看出已知物质与要计算的物质之间的关系。

当然,前提是方程式正确。

还有就是要利用各种守恒关系,来简化计算。

高考中常见的守恒关系有质量守恒,物料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荷平衡等。

其它的……我还真不知道了。

不过,学习理科,最重要的是练习各种试题,形成“题感”。

还有就是自信,不要看到难题就放弃,要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它。

网友2高考中,化学一般为选择题,实验题,推断题三大类,基本是考察对各种反应类型、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掌握程度。

计算比较少,而且思路比较简单。

虽然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对计算题有较高的要求,但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比例较少,一般只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出现,分值一般为10分左右。

如果要说什么技巧的话,首先要把方程式写对(特别是注意系数),这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一切努力就付诸东流,到头来还是一分也没有。

另外就是要理清各种物质间的比例关系(一般用物质的量的比例)。

在多步反应的计算中,这个技巧尤为重要,它能让你一下子就看出已知物质与要计算的物质之间的关系。

当然,前提是方程式正确。

还有就是要利用各种守恒关系,来简化计算。

高考中常见的守恒关系有质量守恒,物料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荷平衡等。

其它的……我还真不知道了。

不过,学习理科,最重要的是练习各种试题,形成“题感”。

还有就是自信,不要看到难题就放弃,要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它。

网友3高中里我也对化学比较头疼~呵呵,帮你到网上搜罗了点,希望对楼主有用一、化学计算的基本特点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之一。

高考试题中化学计算的内容占15%含有计算因素的试题大约占试卷总分的1/3,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化学计算试题,大至有以下几个特点:1.化学知识与数学计算的有机结合化学计算的基础是对相关化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应用,计算是工具和手段。

要进行化学计算,必须弄清“质”与“量”的相互关系,并自觉地从两者的紧密结合上去进行分析和解答。

“明确化学涵义”与“理解量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

明确化学涵义指:应明确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涵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实质等。

理解量的关系指:应理解数量、质量、体积、物质的量在化学物质或化学反应中的计算、表示或相互关系等。

2.基础性强重视基本化学物理量的计算和有关概念的应用,基本化学计算的考查在试题中重复出现的几率高。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等计算所占比例较大。

并强调对化学原理的分析,避免繁杂的数学运算。

3.灵活性大在计算题中设计一些巧解巧算试题,这些试题往往用常规解法也可得到同样结果,但要比巧解巧算多几倍的时间,以至影响全卷试题的解答。

巧解巧算题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创造性。

解化学计算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模式,重要的是要建立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模式,或者说是解题基本步骤。

二、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1.代数法代数法是最常用的计算方法。

根据题意设一个或几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化学知识,把已知条件和所设的未知数联系起来,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代数法在解较复杂的化学计算题时,它的优越性更大。

2.关系式法关系式法也叫比例法,就是根据化学概念、物质组成、化学反应中有关物质数量间的关系建立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即表示某些量在变化时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

根据关系式确定的数量关系,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

关系式法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在解决比较复杂的习题时,如多步反应中物质量之间的关系,优点更为突出。

3.公式法公式法是应用从化学原理和化学定律总结归纳的一般公式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

公式法的优点是思维推理过程有据可循,并能迅速地列出具体解题算式。

但应用此法必须注重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范围,及公式中各文字所代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灵活运用公式,避免生搬硬套。

公式法在解决有关溶液的计算时,应用比较广泛。

4.差量法这是应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差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成正比例关系列式求解的一种方法。

它的实质仍是比例法。

如按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的量为A1,生成物的量为B1;设反应物参加反应的量为A2,生成物的量为B2,由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成正比例关系可推出:A1-B1和A2-B2为质量差或体积差。

这种方法在有关剩余物的计算和气体分析计算中常用。

差量法的实质是利用反应体系中某化学量从始态到终态的差量,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按差量的性质来说,除了利用质量差、体积差之外,还可利用物质的量的差值、压强差值、溶液质量差值,溶解度差值进行有关的计算。

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均可找到一个或多个有关量的差值,因此运用此法解题时,必须仔细分析题意,理清思路,选定好相关物理量的差值。

利用差量法解题可以使许多化学计算解法从简,并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发生量的变化实质,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5.图解分析法在认真阅读题目、分析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作图求解。

对于较复杂的庞大计算题,用图解法可帮助思考,分析、判断,易于找出解题思路。

图解法的关键在于图。

图要简明,易于观察,脉络清楚,能说明问题,能启迪思维。

数量关系要反映在图上,化学原理要隐现在其中,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