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公交调价方案

北京公交调价方案

北京公交调价方案
北京公交票价听证方案,xx年10月13日发布。

同时发布的还有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名单、企业成本等内容。

北京公交调价方案正式公布,共有两套方案:起步5公里内每人次1元和起步10公里内每人次2元,均以里为单位实行计程票制。

1、调整方向
此次票价调整,将注意地上、地下票价联动,发挥不同公交载体的特点和功能,地下高于地上,吸引短途乘客选择地上公交。

2、票价方案
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都将全面采用计程制收费。

此次公交地铁票价方案中指出将提高儿童乘车免票线标准。

考虑儿童身高普遍提高的实际状况,本次将儿童乘车免票身高由1.2米提高至1.3米。

方案一
起步5公里内每人次1元,以后每增加10公里加价1元;取消一卡通普卡刷卡优惠,学生卡刷卡5折优惠[2] 。

方案二
起步10公里内每人次2元,以后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一卡通普卡刷卡实行5折优惠,学生卡刷卡实行2.5折优惠[2] 。

3、方案对比
两个方案相比,方案一主要是取消折扣优惠,对于目前使用现金购票的人群总体影响较小。

方案二适当提高票价,继续给予刷卡优惠,有利于鼓励刷卡乘车,方便乘客快速上下车,也便于企业掌握客流情况,合理安排运力,提高精细化水平。

45%的刷卡乘车人群实际支出票价低于方案一。

根据目前路网规模和乘客乘坐距离分布比例数据测算,两个方案平均票价水平分别为每人次1.55元和1.31元[2] 。

4、影响
对乘客 * 。

两个方案的平均票价水平比现行票价分别提高1.01元和0.77元。

按照抽样调查中乘客月乘坐地面公交34次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别为 52.7元和44.5元,月增支34.3元和26.2元。

对通勤乘客而言,按照平均每天2次地面公交出行(约共需乘坐3条公交线路),每月22个工作日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别在102.3元和86.5元左右,分别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和2.4%左右。

对公共交通 * 。

此次票价调整,为理顺地面公交票价机制打下了基础,长远上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统一城乡票制票价,也有利于推进线网优化调整和城乡地面公交一体化,引导绿色出行。

对企业 * 。

根据目前路网客流数据及免票情况测算,票价调整后,企业年税后票款收入比现行票款收入分别增加36亿元和26.4亿元。

人次票款收入占人次总成本的比重将由现行的16%分别提高至45%和38%左右,其余部分继续由政府按照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机制解决。

保持地面公交价格普惠性
考虑地面公交站点密、线路覆盖面广,在当前承担着更多的普遍服务责任,此次地面公交票价调整后继续保持较低价格,保持地面公交价格的普惠性。

根据两个方案,调价后,地面公交平均票价水平在1.31元和1.55元,地面公交的起步里程略高于轨道交通,相应加大至5或10公里,票价1元,地面公交起步里程长于轨道交通,起步价格也显著低于轨道交通,以引导短途出行更多地选择地面公交。

计程票制票价实现城乡同价
在听证方案中,将地面公交现行市区和市郊的四种票制票价,合并计程票制票价,实现同城同价、城乡一体,以促进线网的优化调整,方便出行。

公交现有四种票制:单一票制1元,另外三种为计程票制。

计程票制中,市区线路按12公里1元起价,每增加5公里加价0.5元计价;而市郊线路有按10公里1元起价,每增加10公里加价1元计价的;还有按10公里2元起价,每增加5公里加价1元计价的。

* 乘客单次票价2元以内
地面公交价格方案中,一个方案继续保留了刷卡较大幅度的优惠,在适当提高票价的基础上,继续给予普通卡刷卡5折优惠,学生卡刷卡2.5折优惠;另一个方案基本保持原票价,取消普通卡刷卡优惠。

听证方案中地面公交的平均运价率分别为每人每公里0.19元和0.16元,均低于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地面公交两个方案单次票
价在2元以内的乘客分别占88.43%和93.86%;按照平均每天2次地面公交出行(约共需乘坐3条公交线路),每月22个工作日测算,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别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和2.4%,不高于xx年票价改革前3%的比例[4] 。

5、优惠人群
8类特定人群继续免票优惠
地面公交继续给予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离休干部、* 士兵、武警士兵、伤残人民警察、残疾军人、见义勇为人员等8类特定人群免票优惠政策,同时,继续给予学生半价优惠政策。

地面公交运营企业将制定商务班车、特定专线等定向服务线路的差别化票价,提供多样化服务。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