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动物生理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泡溶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绝对值将(C)。
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E. 先减小后增大2、就绝对值而言,静息电位的实测值与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C)。
A. 前者约大10%B. 前者大C. 前者小D. 两者相等E. 以上都不对3、神经细胞兴奋后的兴奋性变化中,下列哪期膜电位处于正后电位过程(D)。
A. 绝对不应期B. 相对不应期C. 超常期D. 低常期E. 以上都是4、交感缩血管纤维释放的递质是(B)。
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乙酰胆碱D. 5-羟色胺E. 组织胺5、交感舒血管纤维释放的递质是(C)。
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乙酰胆碱D. 5-羟色胺E. 组织胺6、副交感舒血管纤维释放的递质是(C)。
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乙酰胆碱D. 5-羟色胺E. 组织胺7、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哪项不是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的体液因素(E)。
A.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B. 抗利尿激素C. 血管紧张速ⅡD. 前列腺素E. 胃泌素8、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的因素是(D)。
A. 变态反应B. 心得安C. 乙酰胆碱D. 异丙肾上腺素E. 甲状腺激素9、消化道平滑肌的基础电节律起源于(C)。
A. 环行肌层B. 斜行肌层C. 纵行肌层D. 粘膜层E. 浆膜层10、胃肠内容物通过消化道时,在下列哪一部分停留时间最长(D)。
A. 胃B. 空肠C. 回肠D. 结肠E. 直肠11、胃运动的起点位于(B )。
A. 胃大弯中部B. 胃大弯上部C. 胃底部D. 胃幽门部E. 胃小弯12、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的部位是(C)。
A. 十二指肠B. 空肠C. 回肠D. 结肠上端E. 结肠下端13、下列有关脂肪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D)。
A. 胆盐能使脂肪水解B. 胆汁中含有脂肪酶,因而能分解脂肪C. 小肠内的脂肪小滴就是乳糜微粒D. 脂肪分解产物被吸收入肠上皮细胞后,重新合成中性脂肪E. 大部分胆盐在十二指肠内吸收14、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B)。
A. 主细胞B. 壁细胞C. 粘液细胞D. 胃幽门粘膜G细胞E. 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15、给狗静注稀释的胆汁10ml,可引起(D)。
A.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减少B.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增加C.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不变D. 胰液的分泌不变,胆汁的分泌增加E. 胰液的分泌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变16、给狗静注1%阿托品1ml ,可引起(A)。
A.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减少B.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增加C.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不变D. 胰液的分泌不变,胆汁的分泌增加E. 胰液的分泌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变17、必须与胃内分泌的内因子结合成一个大分子复合物的维生素是(B)。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12 C. 维生素B6 D. 维生素D E. 维生素E18、用家兔进行“影响尿生成实验”中的下列结果,错误的是(B)。
A. 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尿量增加B. 静脉注射 0.01%的去甲肾上腺素0.5ml,尿量增加C. 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尿量减少D. 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尿量增加E. 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尿量减少19、肾脏排H+的主要机理是()。
A. H+与Cl-形成HCl B. 通过碳酸酐酶的作用,H+与重碳酸盐结合C. H+与肾小管液中的氨结合,形成氨盐D. H+与醋酸盐结合E. H+以H2SO4的形式被分泌出来20、损毁视上核,尿量和尿浓缩将出现哪种变化()。
A. 尿量增加,尿高度稀释B. 尿量增加,尿浓缩C. 尿量减少,尿高度稀释D. 尿量减少,尿浓缩E. 以上都不是21、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最敏感因素是(B)。
A. 循环血量减少B.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 疼痛刺激E. 寒冷刺激22、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尿少的主要原因是(A)。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下降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 囊内压增高D. 滤过膜通透性减小E. 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23、急性失血引起尿少的主要原因是(A)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下降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 囊内压增高D. 滤过膜通透性减小E. 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24、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尿少的主要原因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下降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 囊内压增高D. 滤过膜通透性减小E. 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25、动脉血压升高,反射性抑制抗利尿激素释放的感受器是(A)。
A.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B. 左心房和腔静脉处容量感受器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D. 延髓化学感受器E. 以上均不是26、循环血量减少,反射性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的感受器是()。
A.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B. 左心房和腔静脉处容量感受器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D. 延髓化学感受器E. 以上均不是27、水利尿实验时,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的感受器是(C)。
A.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B. 左心房和腔静脉处容量感受器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D. 延髓化学感受器E. 以上均不是28、大量出汗时,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的感受器是()。
A.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B. 左心房和腔静脉处容量感受器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D. 延髓化学感受器E. 以上均不是29、肾小管液中Cl-继发性主动转运出去的部位是()。
A. 近曲小管B. 髓袢细段C. 髓袢升支粗段D. 远曲小管E. 集合管30、大量饮水,使尿量增多的是(C)。
A. 渗透性利尿B. 血钠升高C. 水利尿D. 血钾升高E. 以上都不是31、超过肾糖阈时,引起多尿的是(A)。
A. 渗透性利尿B. 血钠升高C. 水利尿D. 血钾升高E. 以上都不是32、形成肾外髓部高渗梯度的物质是(A)。
A. NaCl B. 尿素C. NaCl+尿素D. 葡萄糖E. 以上都不是33、肾内髓部高渗梯度的物质是(C)。
A. NaCl B. 尿素C. NaCl+尿素D. 葡萄糖E. 以上都不是34、下述各项中,能引起肾素分泌的因素是(B)。
A. 肾动脉血压升高B. 肾动脉血压下降C. 小管液中Cl-升高D. 小管液中K+减少E. 以上都不是35、肾脏的泌尿功能不包括(C)。
A. 排出机体的大部分代谢尾产物B. 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C. 肾上腺分泌糖皮质和盐皮质激素D. 保留体内的重要电解质E. 排出过剩的电解质36、不属于肾脏血液供应特点的是(D)。
A. 肾血流量大B. 经过两次毛细血管网分支C. 肾小球内血压高D. 肾髓质血流量多,而皮质血流量少E.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低37、神经对肾血管的调节以何种作用为主(A)。
A. 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B. 交感神经的舒血管作用C. 副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D. 副交感神经的舒血管作用E. 以上都不对38、肾小球滤过膜结构的是(C)。
A.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B. 基膜层C. 肾小囊的璧层D. 肾小囊脏层E. 窗口结构39、分泌醛固酮的部位是(C)。
A. 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B. 肾上腺皮质的网状带C. 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D. 肾上腺的嗜铬细胞E. 肾上腺髓质40、荐部脊髓或盆神经损伤可引起(C)。
A. 尿频B. 尿失禁C. 尿潴留D. 尿急E. 无原尿生成41、部脊髓以前的部位受损后,出现(B)。
A. 少尿B. 尿失禁C. 尿潴留D. 尿急E. 无原尿生成42、通常进入集合管的尿液是(D)。
A. 低渗的B. 等渗的C. 高渗的D. 低渗的或等渗的,但不会是高渗的E. 等渗的或高渗的,但不会是低渗的二、判断题1、血液在试管内发生凝固,这是外源性凝血过程。
错完全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逐步使因子Ⅹ激活的,叫做内源性凝血激活途径。
参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不仅有血浆的凝血因子,而且还有组织因子,所以血液在试管内发生凝血应是内源性凝血过程。
[2.010] 把红细胞置于0.9%NaCl 溶液中,红细胞将保持正常体积。
2、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对3、血液长期在4℃保存时,红细胞膜内外Na+, K+浓度与正常时比有明显差异。
错血液长期在低温保存,由于红细胞膜上的钠泵转运能力降低,使钾离子、钠离子均顺浓度差扩散,而出现膜内钠离子与膜外钾离子浓度均增加的现象。
4、细胞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增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心肌兴奋性一定增高。
错高钾对心肌兴奋性的影响与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增高程度有关。
当钾离子浓度轻、中度增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心肌兴奋性增高。
但钾离子浓度显著增高,静息电位减小,静息电位绝对值过分减小时,则钠离子通道失活,其兴奋性完全丧失。
在这个过程中,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
5、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在完整机体内,可使心脏的活动增强、心率加快。
错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除了能使全身各器官的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外,还能与心肌细胞膜上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心脏活动加强,心率加快,但在完整机体内,由于血压升高,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心率减慢,掩盖了心肌β型受体激活而引起的效应。
6、中心静脉压是指左心房或大静脉内的血压。
错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而不是泛指所有大静脉的血压。
7、组织液绝大部分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只有极少部分呈液态,可以自由流动。
对8、呼吸中枢的神经元在缺氧时兴奋性升高,因而使呼吸增强,以体现调节作用。
错呼吸中枢的神经元在缺氧时轻度抑制,兴奋性并不升高。
缺氧时的呼吸增强是通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引起的。
9、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存在于肺泡,而传入神经纤维则行走于迷走神经之中。
错肺牵张反射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里,而不存在于肺泡。
10、肺通气过度时将出现肺泡PO2增加,血中PCO2降低,但不会出现呼吸暂停。
错肺通气过度时,肺泡的PO2增高,PCO2降低,这时CO2交换增多,引起血中PCO2也降低。
正常情况下,血中一定浓度的CO2是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生理因素,当血中CO2浓度下降太低时,将使延髓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而导致呼吸暂停。
11、肠致活酶、酸、组织液和胰蛋白酶本身均能激活胰蛋白酶原。
对12、胆汁不仅能促进维生素 A、D、E、K的吸收,而且能乳化脂肪、激活胰蛋白酶原。
错胆汁中的成分都不具备激活胰蛋白酶原的作用。
13、尿中排出的K+主要是滤过后而未被重吸收的钾离子。
错因为原尿中钾离子绝大部分已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入血,所以尿中的钾离子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所分泌的。
14、肾脏可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如肾上腺素、前列腺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错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所分泌,并非肾的内分泌物。
15、斑可感受小管液中NaCl的浓度变化,但与肾素的释放无关。
错密斑不仅能感受小管液NaCl的浓度变化,而且通过感受钠含量的变化,来调节肾素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