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塑造孩子一生

家庭教育塑造孩子一生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活动三:找朋友(播放音乐) 请五个或者七个小朋友上台,每个小朋友拿一 张卡片,找到和自己对应的卡片,和对应卡片 的小朋友说声你好,握手,并一同到台下合作 玩拼图。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3.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要只是让电子产品陪孩子,家长也要投入到孩子 的游戏爱好中,向他提问,陪他探讨,传授社交技 巧,要有更多的语言交流。 也不要一直都一本正经的聊天,要多运用打岔、抬 杠、跑题、搞笑这样的娱乐性聊天技巧,让聊天够 轻松。 常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辩论题与孩子进行辩论;也可 以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确或片面的观点,让孩子据理 反驳。
四步提高孩子的情商
情绪引导是长期系统工 程,需要我们有足够耐 心,灵活运用方法,来 和孩子们一起经历这些 宝贵的成长过程。 书籍推荐:培养高情商 的孩子
“我的孩子很害羞”&“我担心他成为熊孩子”
养育的困惑: “孩子内向慢热,我该如何引导?” “如何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敢于表达自 己?” “怎样帮孩子养成规则意识,避免成为熊 孩子?”
作为家长需要知道的
尊重孩子的天性 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社交能力 孩子需要练习、学习社交技巧 家庭是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社交能力的表现就是能够表达自 己想法;理解他人观点;与他人和谐相处;解决 人际冲突。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1.言传和身教同时进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比如主动和其他孩子的爸爸妈妈介绍自己,聊几句 话题。一方面自己可能多交到几个朋友,孩子也可 能会交到新的的朋友。 不论是成人社交活动还是有孩子的社交活动,都是 让孩子学习社交技巧的好机会。 孩子需要学习如何与成人交往,也需要看到自己的 父母如何与成人交往,父母如何与其他孩子交往, 其他孩子如何与成人交往,其他孩子互相之间的交 往等等。
引导孩子心灵成长
鼓励孩子社交 需要有技巧
情绪管理 能力
四步提高孩子 的情商
社会交往 能力
抗挫折 能力
全方位支持来提 高抗挫折能力
“我的孩子脾气大”&“我的孩子总爱哭”
养育的困惑:
关于情绪的误区
小孩有负向情绪=脾气不 好、性格不好 经常否定小孩的情绪—— “这有什么好怕的,真胆 小!” 希望小孩一直保持快乐的 情绪,舍不得他哭泣 孩子哭就是耍赖、威胁父 母
早教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在 《家庭教育》中指出,幼稚期即7岁之前, 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什么习惯、言语、 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 打一个基础,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否则 将影响一生。 陈鹤琴先生提到的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 的早教。
早教的重要性
早教≠早教机构
家庭教养方式小测试——你是哪一类型的 家长?
莎莎在幼儿园里很 喜欢同学书包上挂 着的一个小玩具, 一天妈妈发现她把 这个玩具偷偷带回 家,并撒谎说是老 师让她带回家的。 如果你是莎莎的家 长,你会如何处理? (不作过多思考, 凭第一印象选择) A.严厉批评她,取消她下午出去游 玩活动,并告诉她下次再敢拿别人 东西,会狠狠打她。 B.态度温和地告诉她下次不可以这 样做了。 C.跟她解释找不到玩具的同学会难 过,并告诉她必须待在房间里一个 小时作为惩罚。 D.认为不是什么值得计较的事情, 不当回事。
四步法提高孩子的情商
step3.让孩子学习恰 “我理解你此刻的感 受,但是你打人、扔 当地表达情绪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感受, 有规则地接受孩子的行 为。 用语言讲出来、唱歌唱 出来、画笔画出来、日 记写下来、运动动起来 等等的方式都可以。
玩具是不对的。打人 伤害了别人,扔玩具 会破坏东西,想想什 么样的发些方式既不 伤害别人,也不伤害 自己,也不破坏东 西?”
印度狼孩的悲剧
1920年,在印度米德纳波尔,人 直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 4年内只学会几个词,听懂 们打死了狼后,在狼窝里发现了 几句简单的话,7年内才学 两个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 八 会不到50个词,并勉强地会 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 说几句话。最终她因为无法 适应人类社会郁郁而终了。 被送到孤儿院去抚养 ,还给她 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 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 死了,而卡玛拉活到 1929年。 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 只懂得一般6个月婴儿所懂得的 事,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 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 得四肢并用。
家长Z反映,五岁小孩平时 像小天使一样可爱,但是当 她要做什么事情不让她做, 想要的玩具没给她买的时候, 就大发脾气,怎么跟她沟通 讲道理都不行,强硬一点的 话,她就会一直哭闹不停。
作为家长需要知道的
情绪是孩子的正常反应。 儿童的情绪认知和表达 都处于初级阶段。 正确处理孩子的负面情 绪,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培养情商,是塑造良好 性格的开始。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活动四:“你来我往”(请两位家长上来参加) 希望孩子和人聊天沟通的时候,不要只用yes和no 一两个词应付过去,而是能给出友好而有信息的 回答。 对话能力讲究你来我往,除了不要给出简短的答 案外,还要学会问问题。
四步提高孩子的情商
step1.帮助孩子认识情 绪 例如: “你流眼泪了,哭了, 是不是觉得很伤心?” “你的小脸发红,挥起 小拳头,这是生气了!”
四步提高孩子的情商
Ps:生活中跟他们定 义情绪,给情绪贴标 签。 年龄大点的孩子,鼓 励他用语言描述自己 的感受 看介绍情绪的绘本 (年龄小的孩子适合 直观学习)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2.给孩子创造实践机 会 可以经常去孩子同学 家或有孩子的朋友家 串门,学习一些社交 礼仪和规矩,体会交 往的乐趣; 也可以请他们来家里 玩,锻炼培养孩子热 情待客的习惯和善待 别人的品性。 一对一的社交环境更 容易被内向孩子接 受——刚开始先邀请 孩子的一个好朋友来 家里玩,利用这个机 会让孩子建立校外的 友谊。每次邀请不同 的小朋友,这样孩子 扩大交友圈,借此提 高社交能力。
四步提高孩子的情商
活动一:情绪猜猜猜 台下请妈妈和小朋友先 练习,妈妈根据表情图 表演情绪,小朋友猜并 模仿。 请几位小朋友上台,看 图片,猜情绪,然后模 仿表情。
四步提高孩子的情商
step2.认同孩子的情 绪
孩子是用情绪面对世界 的,当他执意要做某件 事情,有了负面抵抗情 绪的时候,你跟他讲道 理,他是听不进去的; 当他得到你的理解,心 情平静下来,再跟他讲 道理,才会慢慢听进去。
独立性强,有 很强的自信和 较好的自我控 制能力,并且 会比较乐观、 积极,对人友 好,人际关系 和谐。
具有较强攻击 性,对人缺乏 热情与关心, 自控能力差, 容易出现适应 障碍和行为不 良问题。
以上四种类型是比较典型的,但在现实中,有些家庭 的教养方式属于中间型。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家长 本身观念的变化,家庭教养方式也会发生改变。 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最为有效但最费时费力的一种教 养类型。父母对子女要求合理,对其行为做出了适当 限制,设立恰当目标,同时他们也表现出对孩子成长 的关注和爱,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意见,并鼓励孩子 参与家庭决策。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青少年,能表现出更强的自 信,较好的自控能力。与其他几种类型的家庭相比, 权威型家庭的青少年较为成熟、独立,具有更多的社 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
早教≠早点学文化 知识
早教的重要性
从全面健康成长的角度上讲,孩子渴求的 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养育;他们需要的也不 仅仅是对教育“培养”,而是精神关爱和 心灵的“陪养”。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关键的。父 母的爱和陪伴,回归家庭的早教,才是真 正的早教。
早教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差异,既可以成就一个 孩子,也可以毁灭一个孩子。
A.专制型
严格但不民主、 要求孩子无条 件服从,对子 女所有行为都 加以保护监督。
C.民主型
严格且民主,对 孩子理解尊重, 提合理的要求, 设立适当的目标, 并对孩子的行为 进行适当的限制。
B.溺爱型
对孩子则表现 出很多的爱与 期待,但是很 少对孩子提要 求和对其行为 进行控制。
D.忽视型
对孩子缺乏情 感和积极反应, 也不会对孩子 提出要求和对 其行为进行控 制。
家庭教育塑造孩子一生
目录
一、有趣的现象 二、早教的重要性 三、你是哪一类型的父母? 四、如何引导孩子心灵成长趣的现象——小鹅认母
有趣的现象——小鹅认母
有趣的现象——小鹅认母
有趣的现象——小鹅认母
有趣的现象——小鹅认母
1935年,奥地利动物学家、心理学家洛伦兹经过研 究发现,小鹅在刚孵化出来后的几个到十几个小时 之内,会有明显的认母行为。无论它第一眼看到的 是母鹅,小狗,甚至是洛伦慈本人,它们都对这个 “妈妈”无比依赖,“妈妈”走到哪里它们就跟到 哪里,而且这种依赖会持续很长时期。 不过如果在出生后的20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活动 物体,那么无论是货真价实的鹅妈妈还是洛伦兹自 己,无论再怎样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 更不会“认母”。
有趣的现象——小鹅认母
洛伦兹认为这种特殊生理状态存在的时期 叫做“发展关键期”。 后来许多研究还发现,这种“关键期”现 象,不仅发生在小鹅身上,几乎所有的哺 乳动物都有,并且在人类身上也存在类似 现象;不仅是“认母”行为的发生具有 “关键期”,其它的许多行为能力都有类 似的“关键期”现象。 印度狼孩的悲剧
四步提高孩子的情商
活动二:表情画画 请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 指导下画喜怒哀惧表情 图,并请小朋友想一想: 当我很生气的时候,该 怎么办? 当我很害怕的时候,该 怎么办?
四步提高孩子的情商
step4.通过解决问题 来疏导孩子的情绪 引导孩子的思路从消 极情绪转移到怎么解 决问题,对孩子的成 长尤其必要。 例如:游乐园里想拿别的 小朋友在玩的玩具被拒绝, 孩子大哭,接受了孩子的 情绪后,我们可以和孩子 共同商讨解决问题,让孩 子先想想该怎么办,找其 他玩具去玩;等他玩好再 去玩;找一个玩具试着跟 他换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