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洪秀全的平等思想

论洪秀全的平等思想

论洪秀全的平等思想姓名:梁倩学号:1039127指导教师:杨卫东职称:论文分类号:摘要:洪秀全的平等思想通过他早期的著作以及太平天国的社会实践,可以认为他的平等思想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平等。

太平天国的建立是洪秀全对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种延续,广大的太平天国军人和百姓并没有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政治地位。

它仅仅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以及对平等权利的向往,是比较初级和朴素的平等观念。

关键词:平等、洪秀全、太平天国一、平等思想——产生的背景洪秀全出生在一个传统的普通农家,由于他自幼好学,聪明刻苦,13岁时就能熟读《四书》、《五经》等多篇古文。

家人和教书先生都夸赞他“才学优俊”,期待他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洪秀全自己也认为他一定能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抱负。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科举考试屡次失败,这使他感受到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黑暗,对朝廷产生了怀疑,从而萌生了反清思想,而广州人民发起的反侵略反投降斗争,更是激发了他的斗志。

他坚决的放弃科举,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正是由于他在农家长大,对广大农民的生活疾苦和迫切需求有深刻的了解。

长期的封建社会教育使他具有一定的文化涵养,为他反映广大农民的要求和愿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843年夏,洪秀全的表兄李敬芳在洪秀全的书柜中发现了一本叫《劝世良言》的书,并向其借阅。

李敬芳也对现实不满,读了《劝世良言》后,对书中的观点大为赞赏,并向洪秀全大力推荐。

称其“内容奇极,大异于寻常中国经书” 。

引起了洪秀全的注意,而书中的一些观点也引起了洪秀全的强烈共鸣。

后来这本小册子被洪秀全视为“天赐奇书”,并且成为拜上帝教的经典著作。

《劝世良言》中提到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洪秀全十分赞同,并且主张崇拜上帝,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他劝人们信奉上帝,不信邪神,“去旧从新”,并提出建立一个“太平一统”的新世界。

但是,洪秀全当时还没有提出这个“太平一统”新社会的具体内容。

二、平等思想——早期著作1845至1846年,洪秀全在家中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简称“三原”)等作品,号召人们用武装斗争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从而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会。

这三部经典著作体现了洪秀全早期的平等思想,也是拜上帝教早期重要文献之一。

(一)原道救世歌在《原道救世歌》中洪秀全宣扬上帝是唯一真神,所以人们应该只拜上帝,不拜其他的邪神,并指出“开辟真神唯上帝,无分贵贱拜宜虔、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传、上帝视之皆赤子”。

并且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劝诫人们“须作正人”,切戒“淫”“行杀害”“为盗贼”“忤父母”“赌博”以及“食洋烟”等不正行为。

在洪秀全的眼中这些不正的行为是违背了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也不符合基督教的思想准1①《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则。

他将西方的基督教思想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就是为了告诫人们在信奉上帝的同时也要遵守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

书中提出的“上帝视之皆赤子”,“普天之下皆兄弟”,这些平等的思想激发了农民群众反封建的斗志,体现了人们对平等生活的向往。

(二)原道醒世训《原道醒世训》一文中洪秀全提出“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近而中国是皇上帝主宰化理,远而番国亦然;远而番国是皇上帝生养保佑,近而中国亦然。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①。

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当时的社会,揭露了当时政府的腐朽黑暗,号召天下兄弟姊妹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

那么洪秀全怎么才能实现这一理想社会呢?他认为人们之所以相互争斗,是因为私心作怪,是信奉邪神的后果。

所以洪秀全指出“惟愿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姐妹跳出邪魔之鬼门,循行上帝之真道,时凛天威,力尊天诫,相与淑身淑世,相与正己正人,相与作中流砥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②。

洪秀全要改造这些不合理的现象,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

然而洪秀全认为社会黑暗,世人互不相爱,是受邪魔诱骗,不尊上帝的缘故,这恰恰是基督教的基本精神③,他只是在宣扬宗教的一些思想,并没有为了实现平等而做出一些具体的事情。

这个时候的洪秀全重心在传教上,还没有明确的反清思想,所以他拯救世人的方法自然是君民一同信奉上帝,从而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会,因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三)原道觉世训1847年洪秀全完成了《原道觉世训》,在这篇文章中他将社会分为两种对立的形式。

将封建统治者和农民的对立概括为邪与正、妖与神的对立。

提出所有牛鬼蛇神皆“阎罗妖之妖徒鬼卒”。

而所谓的“阎罗妖”,就是指封建皇帝。

“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素者也。

而世人偏伸颈与他,何其自失天堂之乐,而自求地狱之苦哉!④”。

强调皇上帝才是真正的“帝”,别人不能以此称谓,还说清政府的皇帝是什么人,也敢自称皇帝。

《原道觉世训》加强了对上帝创造世界的宣传,“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器用皆其造成。

仰观夫天,一切日月星辰雷雨风云莫非皇上帝之灵妙;俯察夫地,一切山原川泽飞潜动植莫非皇上帝之功能。

昭然可见,灼然易知,如是乃谓真神,如是乃为天下几间所当朝朝夕拜⑤”。

洪秀全从皇上帝对人类的恩德和权利,向人们证明信奉上帝的重要性。

这些内容是受了《劝世良言》的直接1①《原道醒世训》洪秀全著后改为《原道醒世诏》②同上③《太平天国起义记》韩山文著④《原道觉世训》洪秀全著后改为《原道觉世诏》⑤同上影响。

另一方面,洪秀全指出封建帝王就是“阎罗妖”,众多凡人信奉邪神被阎罗妖缠捉魔害,号召众人站在“皇上帝”这一面,这其中表明了洪秀全对封建君主的不满和批判。

洪秀全早期的平等思想在一些宗教思想上有所体现。

首先,他认为人人都有信奉皇上帝的权利,这是相对平等的;其次,他继承和发展了基督教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在上帝的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然后,洪秀全认为在人的肉身之外,还有灵魂的存在,只要人们信奉皇上帝,则“生前看顾,死后魂升天堂,永远在天上享福”,若“溺信各邪神,则生前惹鬼缠,死后被鬼捉,永远在地狱受苦①”,即是只要你信奉皇上帝,死后都拥有升入天堂享福的权利。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洪秀全的早期作品中确实体现了一些平等思想,但是他的这种平等思想却是不完全的。

虽然他认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然而在上帝的子女之间却并不平等,并且在后来的《天条书》指出:皇上帝虽是大共之父,但其子女是有尊贵卑贱之分的,“君长是其能子,善是其肖子,庶民是其愚子,强暴是其顽子。

②”由此可见,皇上帝的子女之间有尊卑贵贱之分,因而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是不可能平等的。

三、平等思想——圣库制度从1851年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就开始在太平军内部实行“圣库制度”。

所谓“圣库制度”就是指拜上帝教的信徒们,将田产变卖之后所得财产全部奉献于公库,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由公库开支。

在战争中收缴的黄金、白银、绸帛、珍宝等,必须要上缴公库,不得私藏,违者重罚,甚至斩首。

定都天京以后“圣库制度”也在军队意外的民众中开始推广。

由于“圣库制度”是以人无私财和大致的平均分配为基础,因此,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能够取得胜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又因它使将士及其家属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因而吸引了大量的贫困人民的参加。

它使众教徒之间形成一个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从而体现了洪秀全的平等平均思想。

洪秀全以一切财物统归公有为基础,对太平军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实行供给制,“全体衣食俱由公款开支,一律平等。

③”大家过着平均主义式的生活,丰衣足食的时候,人人都能够温饱;缺粮严重时,即“概行食粥,以示节省。

④”这种平均主义式的生活对于贫困农民的吸引力是极大的。

所以,太平军的队伍日益壮大,且供给制解决了家人的问题,使将士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加强了太平军内部的凝聚力。

在社会组织上又实行男女分营,打破了以往一家一户的社会组织,以“天下一家”的组织形式代之。

这些都体现了洪秀全的平等思想,是他建立地上天国的尝试,也是他建立新社会的雏形。

在这个社会中,剥削压迫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以兄弟姐妹相待,享3①《劝世良言》《近代史资料》,1979年第2期②丛刊《太平天国》(一)③《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六),870页。

④《太平天国印书》(下)520页受一切完全的平均。

这种制度强化了军队的组织机制,有利于军事指挥战斗,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点以及特长,从而提高了战斗力。

在这个要求人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对敌的大家庭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纪律及戒条,无论行军作战,还是临时休整,都要“努力护持老幼男女病伤,总要个个保齐,同见小天堂威风。

”①因此,在太平军中初步形成一种平等互助,同甘共苦,团结友爱的新的社会现象。

但是,太平天国内部妨碍圣库制度实施的因素也逐渐暴露出来。

由于私有观念根深蒂固,所以经常发生财产私分的现象。

尤其是洪秀全等领导人不能做到与广大将士们平均平等。

据记载:“伪天王日给肉十斤,以次递减,至总至半斤,以下无与焉。

......礼拜钱及粮、米、油、盐,一律皆有定制:伪官每人每七日给钱百文,散卒半之,每二十五人每七日给米二百斤,油七斤,盐七斤。

”②虽然总制以下无肉一说不太可信,但是礼拜钱、食肉有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鼓舞士气,洪秀全还宣布杀敌积极勇敢的人积功升官。

还根据不同等级的官位,可以享受不同的物质待遇。

在衣饰方面,太平天国也是分等级供应的。

在永安的时侯,洪秀全大封功臣,凡“封及着,袍帽遵依官制,未封及着,封帽一概尽与两司马同。

......上至小天堂,凡一概同打江山功勋等臣,大则封丞相、检点、指挥、侍卫,至小亦军帅职,累代世龙袍角带在天朝。

”③就这样,原来相对平等的制度在永安以后逐渐被破坏。

特别是在洪秀全定都天京以后,经受不住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的诱惑,开始进行效仿历代帝王权贵,过上了奢侈享乐的生活,各级官员上行下效,而平均平等的简朴生活却仅限于普通的士兵和平民。

圣库制度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它却使那些出身于贫困之家的各级官员凭借特权大肆攫取公有财产,使之变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这在后期更为严重,太平军外出作战期间“所得谷米牛羊猪鸡等,则馆中公用,银钱衣服,则各种收藏。

”④财产归公虽然仍在进行,但是平均分配已经大为变形,太平天国出现严重的物质待遇不平均以及社会、政治的为的不平等现象,洪秀全的平均平等思想也逐渐淡化,圣库制度已名存实亡。

四、平等思想——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冬天,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并实行了其中的一些精神。

它是金田起义以来,三年革命战争的产物,是洪秀全精心设计的一个绝对平均主义方案,这一方案是洪秀全平等思想的最高峰。

《天朝田亩制度》是洪秀全在建立政权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这一纲领性文件主要解决的是太平天国的土地问题。

以洪秀全为主的领导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案,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