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0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0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理解诗意,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的环节:
1.通过以优美的语言启发想象、多种朗读、演演评评等手段,让学生在听、读、说、演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紧扣古诗特点,把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落到实处。

从抓字词的翻译,抓词序的排列,抓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来提高学生组词造词、遣词造句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除了让学生背诵古诗以增加文化的积累外,更需要向学生讲明其精要所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尤为重要。

方法指导
主旨句
主旨句是文章中心所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来概括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要结合全篇内容并联系作者思想来理解主旨句。

素材积累
游侠曹操
少年曹操,有着通常少年都有的游侠梦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说“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曹操所扮演的游侠与我们理解的游侠应该不一样。

这里举三个曹操所谓“游侠”的例子:例一:逞强好胜,率性而为。

少年曹操曾在大宦官张让的庭院中,当着张让的面,舞了一通手戟,尽兴之后便翻墙而出,全然忘记了自己在擅闯私宅。

例二:劫持新娘,胆大包天。

看着别人家正在举行盛大婚礼,曹操竟心生“歹意”,等到夜幕降临,大喊一声“有贼”,来了一个声东击西,在大家寻贼之际,曹操抽刀在手,劫了新娘就走。

例三:游手好闲,耍小聪明。

曹操的叔父对曹操游手好闲、惹是生非,大为不满,经常向曹嵩告状,让他管束好自己的儿子。

一次,曹操碰到叔父,假作中风。

叔父赶忙去告知曹嵩。

父亲匆忙赶来时,曹操已恢复了常态,控诉叔父的造谣中伤,父亲对叔父失去了信任,曹操便得到了他想得到的自由。

三个例子反映出曹操的游侠特征是:诡诈,顽劣,嬉闹成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