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合同管理的风险控制
摘要:企业要想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充分熟悉施工合同风险,准确判断风险,进而争取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合同管理、风险防范、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 tu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企业工程承包的目的是通过向业主交付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建
筑产品来获得工程利润,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随着建筑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企业将面临着工程任务紧张的问题也逐渐严重,然而,业主利用其有利的买主地位,使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条款常会十分苛刻,而多数施工企业尚无相关的合同风险意识。因此,加强合同风险管控工作变得十分重要,施工企业应事先有效地做出规避风险策略也变得十分重要。
二、施工合同风险种类
1.合同条款不完整,合同双方的责权利关系未全面表达清楚,未预测到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导致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出现争执,最后造成承包企业的经济损失。
2.合同条款不细致、不严密,使承包方不能清楚的理解合同内容,造成损失。
3.因业主履约能力差,而无力支付工程款或恶意拖欠工程款;分包商违约,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工;因发包人监理工程师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或者发出错误指令等。
4.违反法律法规签订合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有的承包方为了生存不得不与业主签订“黑白合同”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实质上这种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无效合同,在产生了合同纠纷后,造成的损失无法得到弥补。
三、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的防范
(一)施工合同风险的防范手段
施工合同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1.建立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是企业对即将面临的各种风险加以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小组,将项目的风险管理落实到相应管理部门或项目管理班子。
2.在合同正式签订前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要点是:施工合同是否合法,业主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合同是否需要公证和批准;合同是否完整无误,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备和合同条款的完备;合同是否采取了示范文本,与其对照有无差异;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失衡;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如何补救;双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发现歧义及时沟通。
3.转移风险和开展索赔。工程索赔制度正是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还要注意向第三方转移风险。主要通过履约保证、工程保险和工程分包等方式来实现风险转移。
4.防止借资、垫资承接工程。
(1)采取一些报价策略。如将工程中一些风险大、花钱多的分项工程或工作抛开,仅在报价单中注明,由双方再度商讨决定。
(2)在报价单中,建议将一些花费大、风险大的分项工程按成本加酬金的方式结算。(3)在法律和招标文件允许的条件下,在投标书中使用保留条件、附加或补充说明,这样可以给合同谈判和索赔留下伏笔。
(4)重视合同谈判,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重视合同谈判,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权利关系的平衡和公平合理,使业主方和承包方双方合理分担风险。这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对策,充分考虑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在合同中予以详细地具体的规定,防止意外风险。通过合同谈判争取在合同条款中增加对承包人权益的保护性条款。使风险型条款合理化,力争对责权利不平衡条款、单方面约束条款做修改或限定,防止独立承担风险。
(二)、重视风险转移1.是向业主索赔,这是施工单位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风险转移的方法。通过索赔可以提高合同价格,增加工程收益,补偿由风险造成的损失。
2.是向第三方转移风险,包括进行保险和担保。
3.是将分大的分项工程分包出去,向分包商转移风险。
4.是与其他承包商组建联营体,共同承担风险。
(1)组织得力的投标班子,进行详细的招标文件分析,作详细的环境调查,通过周密的计划和组织,作精细的报价以降低投标风险。(2)对风险大的工程派遣最得力的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合同管理人员等。组成精干的项目管理小组,在技术力量、机械设备、
材料供应、资金供应、劳务安排等方面予以特殊对待,全力保证该合同实施,并将该风险大的工程作为施工企业的各职能部门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各个方面予以保证。同时作更周密的计划,采取有效的检查、监督和控制手段。
四、结束语
合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和合同及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所以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合同中的种种陷阱。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企业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量降低合同的风险,并完善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对合同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承包企业,要想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了解施工合同风险的性质,准确判断并有效防范风险,以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加强合同风险控制对施工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化坤,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年6月
[2] 莱斯诺夫、刘训练、李丽红,社会契约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