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江苏卷作文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
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车如流水情如月
(标题采用比喻修辞,形象鲜明,既交代所论话题是“车与情”,又形象点出了“人情不会随车之消失而变的”论点)
我们都希望“车如流水马如龙”,却不愿“门前冷落鞍马稀”。
从何时起,车变成了权贵奢侈的象征,我们又何时能回到信陵公子驱车进陋巷,流露真情的时代呢?
(以俗语和《琵琶行》中诗句开头,简洁形象地揭示了车与人情的冷暖关系。
化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信陵君驱车自迎谋士侯嬴的故事,礼贤下士的故事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厚度。
同时,以“车变成了权贵奢侈的象征”一句暗点出车与人们虚荣心的关系,为下文展开对比论证做铺垫。
)
车是我们的代步工具,但渐渐的,车便成的我们攀比的工具,我们流连于它琳琅满目的品牌,却渐渐淡忘了真情的传递。
我们享受那份
因为车而带来的虚荣,却将宝贵的真情渐渐掩埋。
社会上富二代攀比豪车,六旬老人刮坏奔驰车街边痛哭的新闻屡见不鲜。
为什么我们会把那份虚无的荣耀看得如此重要,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真情呢?
(列举现实生活中追求品牌、攀比豪车的虚荣现象,揭示了真情被攀比豪车所掩盖的事实,以疑问句表达自己对种现象的愤激之情,引人深思。
)
当冉阿让把珂赛特从破旧的小旅馆中救出,把她抱上那辆颠簸的马车上时,小珂赛特决定无保留地信任这位素未谋面的绅士并与他共度一生。
而冉阿让也在车里决定永远收养这个孤儿,履行自己对她母亲的承诺。
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这辆车里流露的真情像是永不熄灭的烛火,一直闪烁到了今天。
(紧扣车与真情,概括叙述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中男主角冉阿让用马车救珂赛特的故事情节。
从世界文学名著中撷取感人的故事为论据,以形象的故事说理,增加了文章的耐读性、感染力;也从侧面彰显示出作者和文章的深厚文化底蕴。
)
而现在这烛火却被炫耀和攀比蒙蔽了,我们只看见了有价的虚荣,比车之风刮不停,马达震天响,标志多闪亮,不是鱼叉就是小马,胜利女神更轩昂,你说你开日本车?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物质大发展,社会大进步,人人都飙车,我们真的幸福吗?君不见,高速路上,多少轻狂少年成冤魂;十字街口,多少老者变骗子。
车本为人服务,现有万千车奴伺候车子,这是异化,还是荒诞?我们见证了时光的流逝,却忘记了不变的真情。
而真情才是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