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区位因素(公开课课件)

工业区位因素(公开课课件)


右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 答1~3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 最不可能是 (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
市场导向型
动力导向型 原料导向型
E.炼铝厂
案例:我国浙江温州制鞋业相当发达,大 大小小的鞋厂近万家。企业为了了解世界鞋业 新潮流,过去或者派人去香港、意大利,或者 订阅国外杂志、购买外国正宗皮鞋作为参考资 料。购买一双正宗皮鞋需要上千元人民币,出 国一趟更要耗资几万元,而且匆忙挑选往往不 尽如人意。一家制鞋集团便想到利用国际互联 网。他们通过网站提供的服务,很快得到许多 新款鞋样的彩色照片,为设计新款式鞋子提供 有价值的资料,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他们 还发现,国际互联网上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成 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助推器。
2.五种导向型工业
工业导 向类型 原料导向型 工业 市场导向型 工业 主导 因素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原料 成本较高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产品成 本较高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原料产地
市 场
制糖厂、鱼产品加 工厂、水果罐头厂
啤酒厂、家具厂、印 刷厂、石化企业等
动力导向型 工业
C
D
D
问题探究:工业与农业有什么不同?
一、工业生产活动
1、概念:在工厂里,劳动力利用动力和机 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的过程
2、工业生产的特点: (1)在地域上的灵活性;(农业具有地域性)
(2)季节上的连续生产性;(农业具有季节性)
(3)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
(4)科学技术投入加大(农业相对较少)
工业的分类:
科学技术的进步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 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 素质要求提高
小结: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原料地、动力、劳动力数量 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减弱 社会生产力发展 科技水平提高 市场需求变化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成为工 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市场、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选点 ① ② ③ ④
工资 6.00 6.00 4.00 4.50
燃料运输费 原料运输费 产品运输费 + 3.00 + 9.00 + 10.00 28 3.50 7.00 8.00 24.50 4.50 6.00 8.00 22.50 3.00 5.00 7.00 19.50
产品运输费 。 ②该企业的布局选择应首要考虑接近 市场 布局。
4、王老板酷爱高尔夫球,他原本打算到老家投资建厂, 后来由于听说那儿没有高尔夫球场而最终放弃了这个打 算。 (个人喜好) (投资者的乡土情感) 5、广大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回国、回乡投资建厂。
工业区位选择应实现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当堂训练
1.下表为某企业区位成本分析比较表,阅读表格分析以下问题。
动力 (能源)
炼铝厂、有色 金属冶炼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制伞、制鞋 集成电路(电子制造) 卫星、飞机、精密仪 表、生物工程
劳动力导向 廉价劳动力 型工业 技术导向型 工业 技 术
需要投入大量廉 价劳动力
技术要求高
请根据课堂活动材料完成连线题。
A.制糖厂
技术导向型 劳动力导向型
B.饮料厂
C.手机装配厂 D.软件开发公司
珠江三角洲: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厚政策,大量电子电器加工 组装企业发展起来,由于交通上的便利,特别是距港澳台及东南亚较 近,多侨乡,加工企业发展特别迅速,但是该地区的工业综合实力不 是很强。 沪宁杭即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历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产生 活高度发展的地区,苏南与浙北依托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首都,有 着广阔的市场与经济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 区,市场潜力很大。由于综合实力较强,该地区的发展将是四地区中 最快的。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京津唐工业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的是北京的众多高校,这是 在技术上的独特优势,而且矿产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环境问 题,特别是沙尘暴和缺水问题一直制约着发展。而人民收入普遍较低, 则更是大的阻碍。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产品结构单一, 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 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该地区有稠密的 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网
思考: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大的轻工 业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具体有哪些??? 区位优势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临近港澳台,引进资金、 技术方便,并且便于接收港澳台淘汰的企业; 广东省为著名的侨乡,大量海外华侨回乡 投资建厂,资金充足; 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土地价格较便宜;
四大工业区的发展优势与劣势:
思考:据考察发现,企业布局非常有特点,有些企 业布局在原料地、有些企业布局在市场需求地、有些企 业布局在能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又有些企业布局在廉价 劳动力比较丰富的地方、还有些企业布局在技术力量比 较雄厚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附近?这是为什么呢?企 业如此布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熟读课本58-61页“影响 工业的区位因素”,相信其中会有答案。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鱼产品加工业布 局在原料产地? 2、为什么啤酒等饮料产品、家具制造业布局在市场需求 地? 3、为什么冶炼工业(炼铝、炼铜工业)布局在能源比较 丰富的地方? 4、为什么珠三角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5、为什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布局首先考虑北京的中关村?
①该企业成本占比重最大的一项是 ③该企业从成本角度考虑最佳选择在
④ 地。
2、读水果罐头厂、服装加工厂、玻璃制造厂、炼铝厂四种工 业区位模式图,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
A.①炼铝厂 B.①玻璃制造厂 C.①水果罐头厂 D.①服装加工厂
②水果罐头厂 ②炼铝厂 ②服装加工厂 ②玻璃制造厂
③服装加工厂 ③水果罐头厂 ③炼铝厂 ③炼铝厂
D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宝钢的区位
鞍钢的区位
鞍钢
创建时间 职工人数 50年代 50万人
宝钢
80年代 3万人 上海郊区 面临东海
地理位置
辽东半岛
煤 铁
山西、黑龙江等 安徽、淮南、山西 地(用铁路运输) 等地(用铁路、运 河运输) 本溪、抚顺 澳大利亚、印度、 当地 巴西(海运)
思考:这两个时期影响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因 素有何变化?
信息通达程度
工业区位的选择要注意工业的污染类型
其他因素: 政策、国防需要、个人喜好、 工业惯性等
1、60年代,我们把沿海一些工厂迁到四川、贵州等地, (国防需要) 大批工厂进山进洞 ; 2、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在西部实施十大工 程; (国家政策: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3、五十年代,我国在并不生产棉花的鞍山、包头布置纺 织工业; (解决家属就业和当地男女比例问题)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鞍钢--原料导向型
宝钢----市场导向型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靠近 靠近 靠近
煤炭 资源
耗煤多
铁矿 资源
冶炼技术 改进,耗 煤量下降
消费 市场
科学技术飞速 发展,巨型运 输船只出现, 海运成本降低
科学技术进步是决定因素
我国20世纪50年代扩建的鞍钢,拥有职工50万 人,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兴建的宝山钢 铁企业,规模与鞍钢差不多,起初有职工3万人,现 在职工不足2万人。目前世界上已出现了无人化工厂, 工厂机器的控制、操作和管理需求技术水平更高的人 员。这一变化说明什么?
方建厂,你要考虑哪些因素?你的目的是什么?
不同的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要素不同,生 产成本的构成也不一样,造成工业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 导因素各不相同。
二、中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
珠江三角洲 工业基地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中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熟读课本58-60页“影响工业的区位 因素”,探讨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各 自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知识回顾: 1、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影响农业的因素越来越多,请是利用土地的自 然生产力,栽培植物 或饲养动物,以获得 所需要的产品物质生 产部门。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 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 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的物质生产部门。
性 质
轻工业: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日常的生活资料) 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 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机械类) 采掘工业:指开采金属和非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工业部 门。
加工工业:是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的工业。
部 门
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要选一个地 想想:
B
④玻璃制造厂 ④服装加工厂 ④玻璃制造厂 ④水果罐头厂
下图为工业部门的投入因素所占比重图,读图完成3、4题。
3、③类工业最可能是( ) A.汽车工业 B.炼铝工业 C.微电子工业 4、下列最有可能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B
D
D.食品工业 ) D.④
5.右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 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 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 是( )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炼铝、制糖、啤酒生产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奶制品、制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