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科危急值制度、项目及报告流程培训记录及讲稿

影像科危急值制度、项目及报告流程培训记录及讲稿

影像科会议或学习记录
危急值制度、项目及报告流程主题
陆应有记录人史如旭主持人
影像科办公室地点间时
00 :3日下午29月3年2015
全科人员参加人员
史如旭院长主持此次培训,指出:影像科作为医院重要医1.
、透视及各系统造影、摄影)DR技科室之一,承担差普通平片(
在发现危急病情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操作及诊断工作,CT
年版)实施细则》相关要2012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制定了影像科“危急值”报我科根据医院及科室实际情况,求,
此次组织大家集体学习相关具体流程及相关具体项目,告制度、内
内容,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理解。

容史如旭院长带领大家详细地学习了《危急值制度、项目及2.
报告流程》。

史如旭院长总结发言,希望大家会后认真对比,望全科人3.
强化医疗风险意领会,员尤其是参加中夜班值班人员认真学习、
规范填写相并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识和服务于临床的工作意识,
加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影像科得到了良好的贯彻与执行,关记录。

让影像检查技术更大程度造福于强了与临床医生的联系与沟通,
(讲稿附后)患者。

危急值制度、项目及报告流程
院长主讲人:史如旭
“危急值”的定义一、
)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ValuesCritical (“危急值”
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
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
抢救机会。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二、
“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一)
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二)
促进临床、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
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三、
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中枢神经系统:1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外血肿急性期;/②硬膜下
、急性重度脑积水;1cm③脑疝、中线结构移位超过④颅脑;(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CT
%以上。

15,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CT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
⑥耳源性脑脓肿
线检查诊断为脊柱外伤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X、脊柱、脊髓疾病:2
囊、脊髓重度损伤。

、呼吸系统:3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以上的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90%②肺压缩
③肺栓塞、肺梗死。

、循环系统:4
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消化系统:5
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②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颌面五官急症:6
①颅底骨折。

“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四、
(一)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1
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
详细、规范登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
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

立即电话通知,记后
、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2立即派人取回报告,,详细、规范登记
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迅速应负责或值班医生接报告后,。

并及时将报告交负责或值班医生
,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

事后及时记采取相应措施
录处置细节。

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6、管床医生需3
五、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

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各临床
“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
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六、质控与考核
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
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
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文件下发之日起,
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
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
“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