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疗效评价及ECOG评分

肿瘤疗效评价及ECOG评分

肿瘤治疗疗效评价采用什么标准
答:
目前采用RI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NCI,2000)标准:
患者必须具有可测量病灶作为判定客观疗效的起始依据,准确测量至少有一个最长径以常用方法≥20mm,或螺旋CT测量≥10mm,以上测量数据距开始治疗时间不应超过4周,判效时必须以同样测量方法评估,如治疗前用CT测量病灶大小,治疗完成后仍用CT测量。

在具体测量病灶时取最长径(longest diameter, LD),如果有多个病灶应测每个病灶LD,相加为所有病灶的总合,以此为治疗前的数据,与治疗完成后测的LD之和相比,得出缩小百分率。

所有病灶完全消失。

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
可测病灶(LD的总和)缩小程度为30%以上。

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
未达到PR(缩小30%)又未增大到PD(>20%)的标准。

疾病进展(progressⅣe disease, PD):
病灶LD总和至少增大20%以上,或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新发病灶。

CR,PR,SD均不得出现新发病灶。

对于评定为PR或CR者,不少于4周后进行病灶测量变化的确认,方法与判效时相同,未确认者不能作为有效病例,应予删除。

ECOG评分标准
体力状况ECOG评分标准Zubrod-ECOG-WHO (ZPS,5分法)
级别体力状态
0活动能力完全正常,与起病前活动能力无任何差异。

1能自由走动及从事轻体力活动,包括一般家务或办公室工作,但不能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

2能自由走动及生活自理,但已丧失工作能力,日间不少于一半时间可以起床活动。

3生活仅能部分自理,日间一半以上时间卧床或坐轮椅。

4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5死亡
治疗前应该对患者一般健康状态作出评价,一般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评价其活动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

活动状态是从患者的体力来了解其一般健康状况和对治疗耐受能力的指标。

国际常用的有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表。

如果Kamofsky氏活动状态评分若在40%以下,治疗反应常不佳,且往往难以耐受化疗反应。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则制定了一个较简化的活动状态评分表(表
1.3)。

将患者的活动状态分为0~5共6级。

一般认为活动状况
3、4级的病人不适宜进行化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