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_正态分布、常用统计分布和

第五章_正态分布、常用统计分布和


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对总体X进行n次重复的独立 观测,那么可以认为所获得的样本x1、x2…xn 是独立的,并且服从相同分布的随机变量。
如:当我们把一个长度为μ的物体测量了n次, 获得样本x1、x2…xn之后,要计算其算术平均 数作为μ的估计,其平均数就是对样本进行处 理后得到的一个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 是几个主要的统计量。
xn, 当它们的平均值
i 1
n
为一定的情况下 , 实际
只有n 1个xi可以自由取值 , 所以自由度为 n 1。
x2分布的特点
⑴随着自由度增加,图形渐趋对称;
⑵x2具有可加性。设ξ~x2(k1)、η~x2(k2),且ξ与
η相互独立,则ξ+η= x2(k1+k2),即
标准正态分布表是根据概率密度,用积分计算 Z取不同值时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
有的从Z=-∞开始,Z逐渐增加,表中所列是某 个Z分数以下的累积概率;
有的从Z=0开始,Z逐渐变化,计算从Z=0到某 一定值之间的概率,因为正态分布对称,且对 称轴为μ=0,所以当Z<0与Z>0时相应的Z分数 概率值相等。
任意两点[Z1,Z2]之间的面积就是(Z2 Z1)
P(x x x x )
(x) lim
2
2
x0
x
分布密度曲线的特征:
1.正态分布曲线是单峰,有一个最高点; 2.分布曲线有一个对称轴x=μ; 3.分布曲线以横轴为渐近线。 中位值、中值、均值三者重叠。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表达式为: (x)
1
e

(
xu)2 2 2
三大分布:x2分布、t分布和F分布
(一)x2分布
设随机变量 1、 2 n相互独立, 且都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
则它们的平方和 2
12
自由度为 k的 2
分布, 记作 2 (k)。
自由度即随机变量可以 自由取值的数目 , 如有n个数x1、
n
xi
x2
2
1.曲线在x=μ处达到最高值,并且以x=μ对称。
μ1
μ2
图5-2
2.在μ不变的情况下,ơ越小,
图形越尖锐,反之则低阔。
μ3
Ơ=0.5
Ơ=1 Ơ=2
图5-3
参数μ和ơ代表的意义

E( ) x(x)dx u,即E( ) u(数学期望)
D( ) (x u)2(x)dx 2 ,即D( ) 2 (方差)
1
e

(
xu)2
2 2
2
(x)
1
x2
e2
2
标准正态分布其实是一般正态分布的一个特 例,记作N(0,1),一般正态分布记作N(μ,σ2)。
一般正态分布之所以能变成唯一的标准正态 分布,就是把原来坐标中的零点沿着X轴迁到μ点, 并且以σ为单位记分。
σ=1
0
图5-5
(一)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特点对比
2.P(u 2 u 2 ) (x)dx 0.9545 u 2
u 3
3.P(u 3 u 3 ) (x)dx 0.9973 u 3

P( ) (x)dx 1
34.13% 34.13%
(Z1) 图5-7 Z1
(Z 2 ) 图5-8 Z 2
(Z2 Z1)
图5-9Z1 Z 2
例4:已知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N(0,1), 求P( 1.3) ?
解: 因为() 1,() P( 1.3) P( 1.3) 1 所以( 1.3) 1 P( 1.3) 1(1.3) 0.0968
T甲=0.25×10+50=52.5;T乙=0×10+50=50
标准分数的大小和正负可以反映某一个考生在全体 考分中所处的地位,如甲生英语分数为Z=-0.44之 上有67%的考生;乙生Z= 0.25之上有40.13%的考 生,通过每个考生在总体中的位置比较优劣,所以 称为相对分数。
三、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
例9:某次测验分数是正态分 布, 其平均分X 72, 标准分 X 6,问在平均数上下多少分 中间包括95%的学生?
解: 将0.95 2 0.475作为正态曲线下平均数 以上的面积, 查附表4, 找与(Z ) 0.5 0.475 0.975所对应的Z 1.96, 根据Z X X 移项得, 平均数以上的分数是
例8:已知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 求满足P( ) 0.05 中的值。
解:P ( ) P( ) P( ) 2P( )
2[1()] 0.05
1() 0.05 ;() 1 0.05 0.975
2
2
1.96
0.5 0.34134 0.15866
那么Z 1以下的概率呢?
(Z) 0.5 0.34134 0.15866
(2)两个Z分数之间的概率
P(1 2) (2) (1) 0.47725 0.34134 0.13595 那么Z 1之间的概率呢?
P(1 1) (1) (1) 0.34134 0.34134 0.68268
当x u 时,Z x u u u 1,


当x u 时,Z x u u u 1


则有
u
P(u u ) (x)dx 0.6827 u 1
P(1 1) (Z )dZ 0.6827 1
P(3 3) (Z )dZ 0.9973 3
34.13%
34.13%
13.6%
13.6%
2.16% 0.11%
3 2 1 图05-6 1
2.16% 0.11%
23
(三)标准分的实际意义
例1:甲、乙、丙3个同学《社会统计学》分数都 是80分,甲同学所在班平均成绩μ甲=80分, μ乙 =75分, μ丙=70分,标准差都是10,比较甲、乙、 丙3个同学在班上的成绩。
首先将录取率 200/1600 0.125作为正态分布上端
的面积, 然后根据1 0.125 0.875查附表4, 对应
Z 1.15, 那么录取分数线
x X Z X 74 1.1511 86.65(分)
表5-2
0Z 图5-11
(1)求Z分数以上的概率是多少 ?
解:Z 1时, (Z) 0.34134, Z以上的概率为
正态曲线下每一小块面积就是随机变量 在该小
块取值xi 所出现的概率,曲线下的整个面积由无
数个小直方形拼成。
每小块面积
长 宽 (xi )xi

P( xi
xi 2


xi

xi ) 2
曲线下任意两点x1 x2的概率,就是对从 x1到 x2 的
所有小块面积进行累加,即
x2
成绩相等,但政治的平均分是70分,δ=20,而物理
的平均分是50分,δ=40。
总成绩甲
Zi
xi ui 70 70 60 50 0.25
i
20
40
总成绩乙
Zi
xi ui 60 70 70 50 0
i
20
40
为了使标准分Z值变成形式上的原始分数,一般将Z 值乘以10,加上50,就变成了T分数:T=10Z+50
1.标准正态曲线在Z=0处达到最高点; 2.标准正态曲线以Z=0为中心,双侧对称; 3.标准正态曲线从最高点向左右缓慢下降,并无
限延伸,但永不与基线相交; 4.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 5.标准正态曲线从最高点向左右延伸时,正负1
个标准差内向下向内弯,从正负1个标准差开 始,向下向外弯。
(二)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面积 之间的对应关系
解:Z


80 80 10

0;Z乙

80 75 10
0.5;Z丙

80 70 10
1
Z丙 Z乙 Z甲
例2:设甲、乙、丙三个学生所在班级的平均成
绩都为75分,σ甲=10分, σ乙=15分, σ丙=20分, 比较甲、乙、丙三个学生在班上的成绩。
解:Z


80 75 10
0.5;Z乙
x u 2时,Z 2,x u 2时,Z 2
u 2
P(u 2 u 2 ) (x)dx 0.9545 u 2 2
P(2 2) (Z )dZ 0.9545 2
同理:
u 3
P(u 3 u 3 ) (x)dx 0.9973 u 3 3
13.6%
13.6%
2.16% 0.11%
u 3 u 2 u
2.16% 0.11%
图5-4 u u 2 u 3
二、标准正态分布
变量值标准化 Z x u

根据Z值所得到的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为
(Z)
1
z2
e2
2
如果把u 0, 1代入(x)
例5:已知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N(0,1), 求P( 1.3) ?
解: 附表4中没有给出Z 0时的(Z )值, 但根据标准 正态图形以Z 0对称的原理, 我们知道 P( 1.3) P( 1.3) 1(1.3) 0.0968
例6:已知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N(0,1), 求P(1.3 2.3) ?
P(x1 x2 ) (xi )xi i x1
当xi 0时,
P(x1 x2 ) x2 (x)dx x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