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3)”——河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洛阳师范学院小学数学培训项目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子项目——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为了解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和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了解骨干教师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感受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构建较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培训方案,切实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完成“国培计划”的任务,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对洛阳市新安县、伊川县、济源市等5个项目县的120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分教师、培训者和管理者三类不同调研对象(教师指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者指教研员,管理者指小学校长、教育局分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进行了2013年度“国培计划”培训需求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6份,回收率达96.7%。
一、基本情况问卷对2013年度?国培计划?的培训意愿、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包括培训课程的开设、培训专家的确定、授课类型的选择、成绩考核、专业成长等)以及对?国培计划?实施的建议和期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调查地区的培训需求及相关问题,从而对我院2013年?国培计划?项目的整体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二、主要发现通过本次需求调查,综合问卷分析及意见反馈的结果,我们对被调查地区骨干教师的培训意愿、培训目的、培训形式及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等有了较为全面深入了解,对2013年度“国陪计划”培训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培训意愿强烈骨干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当今“终身学习”理念已被社会所广泛认可的情况下,参与培训无疑是专业教师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所有参与调查的老师都有参与培训的需求,其中培训意愿非常强烈或强烈的占到82.9%。
在关于?参加‘国培计划’你最想听的内容是什么?的调查中,有48.7%的老师选择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以下是学科专业新知识(40.2%),教师专业成长(22.2%),学科教育新理论(21.4%),教学评价(19.7%),课程标准再解读(18.8%),基于教学问题的教育研究(14.5%),各地小升初命题动向及规律分析(13.7%)。
这一结果表明,教学设计与实施仍是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最需要的知识,而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新理论、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农村教师最渴望得到提高的知识能力。
而13.7%的老师选择小升初命题动向及规律分析这一内容表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农村小学教学中依然很强。
(二)培训形式多样培训形式是培训项目实施的平台和基础,好的培训形式不但能调动培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极大激发培训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创新型学习、参与式学习热情高涨。
课例观摩、案例教学和参与式培训,是农村教师最喜欢的培训形式,有46.2%的老师认为跟班观摩有效课堂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此外教学案例分析(38.5%),同行经验分享交流、同课异构展示(26.5%),专家讲座、报告(21.4%),在专家的指导下自学-反思(21.4%),基于教学问题的研讨互动、交流对话(17.9%)等也是大家期待的培训方式。
培训专家在培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调查结果看有85.5%的培训学员希望一线教师型的培训专家参与培训,其次是有经验的教研员(41.9%),课改专家(40.2%),教育科研专家(27.4%),高校教师型的培训专家(22.2%)。
培训过程中,一些培训专家忽视学员的感受搞单向灌输或纯理论说教,会极大影响培训效果,这也是高校教师型培训专家不太受农村一线教师欢迎的主要原因。
在对?国培计划?的建议和期望中,基层培训人员也多次提出,?培训内容再贴近农村实际一些,理论知识再少一些,来自一线的骨干教师再多一些?。
(三)专业化成长要求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
教师专业化成长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只有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才能成就教师职业的理想境界。
在对?作为骨干教师,要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您认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的调查结果中,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交流;用于加快专业知识成长的时间不够,没空学习教学理论;教材跨度大、教材变化快;教学观念难以转变;阅读视野狭窄、语言匮乏、继续学习机会少等都是被调查教师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
因此,如何在培训项目的实施中满足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不断需求是培训方案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三、思考与建议决定培训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课程、师资、模式。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就要在课程、师资、模式上下工夫:培训课程安排应以问题为中心,进一步贴近农村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理论知识不要过多、过深,把课程重点放在技能提升、实践指导上来,以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培训模式设置应尽量多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观摩、互动参与式、教学汇报课、专家现场点评、经验分享、分组交流等农村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尽可能安排一线优秀教师对我们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方面培训,另外让同行多进行交流分享;培训师资的选聘,国家有硬性要求,?省域外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一、一线优秀教师不少于40%?,根据调查结果,今后培训中还可进一步增加师资团队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的比例,给农村教师创造更多向教学专家、名师学习的机会。
篇二:“国培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国培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国培计划”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而启动的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深入了解“国培计划”的实施状况,总结“国培计划”的成就和经验,发现培训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国培计划”的对策建议,我校按《户县教育局关于对2014年我县“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进行调研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要求,对我校“国培计划”活动进行了调研。
主要采取了调查问卷,访谈、座谈的形式。
从“国培计划”启动以来,我校在实施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改革创新,狠抓质量,圆满完成了“国培计划”培训任务。
调研中发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力度不够,造成部分教师对“国培”缺乏了解。
二是需求调研不足,导致学习内容不能有效适应教师需求。
三是部分培训机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知识性、讲授式课程较多,一线优秀教师课例及点评等实践性课程较少。
四是有些培训机构远程培训资源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影响学员学习效果。
五是部分教师对国培缺乏正确理解,培训只是为了积累继教学分,学习力度不够,培训成为形式。
六是置换脱产研修未考虑到学校实际,我校师资本就紧张,顶岗教师难以正常到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善政策,进一步推动“国培计划”实施,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国培计划”宣传工作,使广大教师乃至公众了解、支持并推动“国培计划”。
二是着力加强培训的前期需求调研,使培训内容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三是加强对各学校有需求学科的调研,切实保证有需求教师参训。
四是进一步丰富和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实效性。
五是大力加强远程培训资源建设与管理,提高培训效益。
六是加强对置换脱产研修的科学管理与调研,切实保证各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户县渭兴初级中学2014.3.31 “国培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户县渭兴初级中学2014.3.31篇三:2011国培跟岗研修调研报告关于贵阳市乌当区乌当实验小学高段习作教学的调研报告——兴仁县大山小学周玉龙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情感表达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差,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心中永远的痛。
要怎样才能把握好作文教学?就像王宗海先生说的“这样的问题我们不知问了多少回,但是越问越是追寻,越问越迷惑。
当我们的连连摇头代替了一个个疑问时,我们是否就会抛下一句话:‘作文,唉,那得靠天分啊!’。
这就是逃避思考的无奈了!”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普遍的现象。
为了了解比较城乡之间学生写作能力的差距,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进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我山区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借此国培机会,我对贵阳市乌当区乌当实验小学全校五年级学生作文能力及老师作文教学进行了调研抽测。
小学生作文老师在教什么?学生在写什么?他们在怕什么?走近小学生的作文课堂,我们才会发现得更多!一、教师的1、小学生作文水平差距很大调研表明,作文水平的差距很大。
这种差距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
成绩好的学生有95分以上,可以写七八百字,而且选材新颖,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成绩差的只有二三十分,不到一百个字,错别字、语病很多。
好的班级与差的班级,好的学校与差的学校也很不平衡。
以往的作文批改采用的是凭印象打分的方法,作文分数的差距不是很大,不能很好地区分作文的优劣。
本次批改采用了分项记分的方法,避免了教师的主观性、随意性,使作文的成绩更加客观、合理,也使班级与班级,学校与学校的差距显现出来。
本次调研中,平均分最高的学校是92.9,最低的只有63.5,相差整整29.4分!合格率最高的是100%,最低的只有60.5%。
差距就更明显了。
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农村镇小与农村完小也很不平衡。
就是同一类型的学校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说明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的作文水平都存在明显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比语文知识的差距根据明显。
这是本次调研的第一结论。
2、小学生作文内容十分贫乏本次调研的作文题目是给同辈写一封信,谈谈一次兴趣活动的事。
按理说这个内容是很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应该有内容好写。
可是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最大的问题还是许多学生没内容好写。
原因很简单,说明我们许多学校的兴趣活动很不正常,学生的活动很少,学生的课余生活枯燥乏味。
有个班级51名学生,有34名是写老鹰捉小鸡的!他们没其他内容好写。
有的学校可能连这种最简单的游戏活动有没有开展,学生没东西好写,离题的作文很多。
这是本次调研最出乎我们意料的结论。
3、小学生作文技能普遍较差一般认为小学生的作文主要是内容的问题,小学里写作技能的要求很低,应该不存在明显的问题。
可是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小学生的写作技能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
本次调研分习作内容、习作技能、书信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和整体评价五个项目批改和记分。
从各项的得分率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失分最多的是习作技能这项。
该项的平均得分率只有61%,最低的学校只有33%!学生对小学阶段写作的基本要求:叙事清楚,语句通顺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