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气安全工作要求与措施
电气工作应具备完整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体系,没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就难以保证;没有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也只是空洞条文。
基本要求
一、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定义: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从人们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分类: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装规程、运行管理和维护检修制度。
二、管理机构及人员
依据电气设备构成和状态、专业人员的素质技能、设备运行方式,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确定管理人员和管理方式。
三、安全检查
电气检查包括一是时间周期性、二是检查项目内容两方面。
定期检查和季节性、特殊性检查相结合
检查项目包括电气设备的绝缘、裸露导体的防护;保护接零或接地可靠性;应急电源、照明设备;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专用电气元器件的完好性等内容。
四、安全教育
目的:为了使工作人员懂得电的基本知识,认识安全用电的
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
三级安全教育:新入厂员工接受厂、车间、班组。
达到的能力要求:
一般职工懂得电和安全用电的一般知识;
使用电气设备的一般生产工人还应懂得安全规程;
独立工作的电工更应懂得电气装置的安装、使用、维护、检修过程的安全要求,熟知安全操作规程,会扑救电气火灾,掌握触电急救的技能等。
五、事故分析
目的:通过事故分析,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六、建立档案
意义:安全技术资料是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据。
包括:图纸、说明书、试验记录、检查检修记录、事故调查报告等。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在电气设备上的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
1、现场勘察制度;
2、工作票制度;
3、工作许可制度;
4、工作监护制度;
5、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一、现场勘察制度
变电检修(施工)作业,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现场勘察的,检修(施工)单位应根据工作认为组织现场勘
察,并填写现场勘察记录。
现场勘察由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组织。
二、工作票制度
在电气设备上的工作,应填用工作票或事故紧急抢修单,其方式有6种。
A、填用变电站(发电厂)第一种工作票;
B、填用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
C、填用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
D、填用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
E、填用变电站(发电厂)带电作业工作票;
F、填用变电站(发电厂)事故紧急抢修单。
三、工作许可制度
1.工作许可人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
2.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安措,指明隔离措施,证明待检设备无电;
3.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
4.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确认、签名;
5.其他要求:运维人员不得变更检修设备运行接线方式;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如需变更,应双方同意并及时恢复,变更应记录在值班日志内;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可电话许可,但应录音并各自记录。
四、工作监护制度
1.工作许可手续完成后,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人召开开工会,告知工作内容、危险点、安全措施,签字确认;
2.所有工作人员(工作负责人)不许单独进入、滞留在高压室、阀厅内和室外高压设备区内;
3.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成员安全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4.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临时离开,应通知被监护人停止工作或离开工作现场,待专责监护人回来方可恢复工作;长时间离开,由工作负责人变更专责监护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被监护人;
5.工作负责人临时离开,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代替,并做好交接告知工作班成员,返回后同样履行交接手续;长时间离开,应由原工作票签发人变更工作负责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作业人员及工作许可人。
五、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1.工作间断
A.工作班成员应从工作现场撤出;
B.每日收工,清扫工作地点,开发封闭通道,并告知工作许可人;
C.期间安全措施和接线方式不变,工作票由工作负责人执存,复工时,工作负责人应告知工作许可人,并重新检查安全措施符合工作票要求;
D.间断后继续工作,无工作负责人或专责监护人带领,作业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地点;
E.在未办理终结前,不准将停电设备合闸送电;(特殊情况)
2.工作转移
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用同一工作票依次在几个工作地点转移工作时,全部安措由运维人员在开工前一次做完,不需再办理转移手续;但在转移工作地点时,工作负责人应召开开工会(向作业人员交待带电范围、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3.工作终结
A.工作完毕,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
B.工作负责人先检查现场检修情况、待全体人员撤离;
C.工作负责人向运维人员(用户)汇报。
(检修项目、发现的问题、试验结果、存在的问题、处理措施或建议等);
D.工作负责人与运维人员共同检查现场。
(设备状况、状态、有无遗留物、是否清洁等);
E.工作负责人与运维人员在工作票上填写工作结束时间并签名,表示工作终结。
F.拆除布置遮拦、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拦,汇报调控人员,工作票方告终结。
G.工作票终结,且调控人员或运维负责人许可后,方可合闸送电;
H.终结的工作票、事故紧急抢修单应保存1年。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在电气设备上的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
1.停电;2、验电;3、接地;4、悬挂标识牌和装设遮拦(围栏);
上述措施由运维人员或有权执行操作的人员执行。
一、停电
1.工作地点,应停电的设备:
A.检修的设备;
B.与作业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设备带电部分
的安全距离小于表3规定的;
C.在35kV及以下的设备处工作,安全距离虽大于表3规定,但小于表1规定,同时又无绝缘隔板、安全遮拦措施的设备;
D.带电部分在作业人员后面、两侧、上下,且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
E.其他需要停电的设备。
2.停电要求:
A.各方面的电源完全断开(任何运行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应视为带电设备);
B.禁止在只经断路器断开电源或换流器闭锁隔离电源的设
备上工作;
C.应拉开隔离开关,手车开关拉至试验或检修位置,各方有
明显断开点,若无法观察断开点,应有反映设备状态的电气或机械指示;
D.与停电设备相连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应将设备各侧断开,防止反送电;
E.断开与一次设备有关的控制电源,隔离开关操作把手应锁住;
F.对难以做到与电源完全断开的检修设备,可以拆除设备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连接。
二、验电
1.使用相应电压等级且合格的接触式验电器,在装设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处对各相分别验电;
2.高压验电应戴绝缘手套,雨雪天气不得进行室外直接验电;
3.间接验电,通过设备的机械、电气指示等两个以上信号的一致变化来判断设备有无电压;
4.表示设备断开允许进入间隔的信号、经常接入的电压表等,如何指示有电,在排除异常情况前,禁止在设备上工作。
三、接地
1.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
2.设备验电无电压后,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
3.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方面都应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
4.装设的接地线与带电部分符合安全距离;
5.对于因平行或邻近带电设备导致检修设备可能产生感应电时,应加装工作接地线或使用个人保安线;
6.检修部分若分为几个在电气上不相连接的部分,则各段应分别验电接地短路;
7.接地线、接地刀闸与检修设备之间不得连有断路器或熔断器;
8.装设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接地线时顺序相反;
9.装拆接地线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手套,不得碰触接地线;
10.禁止作业人员擅自移动或拆除接地线;
11.每组接地线及其存放位置均应编号,一一对应;
12.装、拆接地线,应做好记录,交接班时交待清楚。
四、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围栏)
1.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相应禁止类标示牌
2.部分停电设备,应对带电设备装设临时遮拦,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
3.室外小部分设备停电的工作,在工作地点四周装设围栏,其出入口围至邻近道路,并设“从此进出!”;工作地点四周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
4.工作地点设置“在此工作!”;
5.禁止越过围栏;
6.禁止作业人员擅自移动或拆除围栏、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