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规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的有效作用【摘要】一个有序的班级必须具备严格的制度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则会导致班风散漫、班纪松弛、班级管理失控,不能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
因此,在一个新的班级建立之初,第一必须要务就是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将班级的日常学习生活秩序纳入规范化管理,“严”字当头,创造一个有序空间。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学生
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新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笔者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共同制定了一套班规。
班规包括两大块,奖励和处罚并重,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思想、学习、卫生、生活纪律、班级团结等方面。
在班规执行之前,笔者首先和学生们一起商讨,参考其他专业的班规制度,结合艺术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征求学生意见,让他们共同参与对班级管理的制定之中,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经过和同学们进行三次协商讨论,最后一套完整的班规得以确定。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班主任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会使班级制度管理有着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班级制度定出来后,为了让学生认真执行,我自己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严格监督学生的执行力度。
其次,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也不能忽视,班干部必须要做严守班规班纪的模范。
所以,一个班级的班风如何,班委的一言一行存在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班主任不仅要选好班干部、用好班干部,还要引导好班干部。
因此首先在班规中,我也体现了对班干部工作的鼓励,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厉的要求,如果班干违纪将会受到更严格的处罚。
我还定时召开班委会,了解班级执行班规的情况,引导他们如何在资金的岗位上更好更科学大胆地去管理班级。
2.在班级管理中班规的重要作用
2.1制定班规的重要性
班规可以说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的基本依据。
每一位班主任,往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奖惩条例,来束缚和规范学生的行动,倡导良好的习惯和操行,达到激励和鞭策学生的目的,以此形成健康良好的班风学风。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依旧采用简单的惩罚办法,尽管可能一时也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往往会使师生关系变得空前紧张,不利于班级氛围。
另外,高职高专背景下的教育把学生放到了教育教学的最高地位,呼唤教育工作者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尊敬!在此背景下,制定一种合理科学又富有时代色彩的班规尤为重要。
2.2班规的制定
相较于学校或教师制定班规,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更符合班级实情,也更易于学生接受和遵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
约束性。
班主任在引导学生自定班规时,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而不是教师自己的主观臆断。
班规的制定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班规制定要“顺”。
所谓“顺”即要“顺应民意”,顺应学生的需求。
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能体现出主人翁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例如,本学期我们班的班规就是由班长牵头,班委讨论,学生投票通过的。
每一项奖惩措施的衡量标准都是由学生自主讨论决定的,这种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是学生的共同认可,更易于学生的自觉遵守。
第二,班规制定要“细”。
制定班规时要仔细、缜密,要让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有章可循,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比如有些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又不勇于承认错误而是谎称忘在了宿舍里。
所以在我们的班规中对这种现象给予了明确的界定“不交作业和忘记带作业都是违规,依照班规规定都要减扣宿舍分数。
忘记带作业的要责成其第二天带来,否则依照班规应当按欺骗行为论处。
”这样一方面要求学生顾虑到宿舍大局下次一定会及时完成作业,同宿舍室友也会提醒,有利于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另外,也教给学生诚信,最后即使是学生真的忘带了作业,也给他起到提醒作用,以后就不会再忘记了。
第三,班规制定要“人性化”。
班规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往往是一
些冷冰冰的条条框框,我们提倡制定的班规应该充满人性化,让犯了错的学生既能改正错误又不产生抵触情绪。
比如可以让犯错的学生去公共场所如办公室、系部图书馆义务劳动,而不是简单的罚站或跑步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错误和改正缺点。
另外,班规不是“刑法”,不是只针对犯了错的人。
也就是说班规里应当是赏罚分明的,不仅有对犯错的同学的约束还有对良好行为的提倡和鼓励,比如班规中对取得“文明宿舍”的集体给予适当的奖励。
总之,一个班规可以使班级的正常地运行,可以使班主任的各项工作能得以顺利的展开,同样也能使班主任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能达到预计的教学目的。
2.3班规的执行
班规的执行应该遵循有令则行,违令则究。
一个班规既已制定,就要遵循。
在班规的执行方面,依然要以学生干部为主,班主任为辅。
这样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又可以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
第一,要通过民主的方式选出学生们自己心目中的班干部。
每个学期初,班主任应当通过经验和观察,委任部分同学组成临时班委。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再由学生投票民主选举出班委。
班干部是学生自己选出的,原则上学生会更易于接受,也更便于班干部的管理。
第二,树立班干部的权威。
班委组成后,班主任应该放心大胆地让班干部管理班级,而不应该什么事情都插手。
恰恰相反,有些
事情可以先装作看不到,看看负责此事的班干部如何处理,事后再给予班干部一定的引导和经验总结。
与此同时,班主任一定要做好班干部的坚实后盾,在班上帮助树立班干部的权威。
第三,由他律到自律。
班主任的监督,班干部的管理,班规的约束都是让他人和条令来约束学生,也就是“他律”。
管理的最高目标应当是实现自我约束,即学生本人自己约束自己。
当然这种境界是很难达到,但是在部分方面也并非全无可能。
比如,艺术专业的学生确实比较散漫,由于是过程化授课,上课期间学生随随便便进出是常有的事,但是在教师授课期间偶有学生不顾课堂纪律,随便从教师面前经过,影响教师授课。
这类现象在班规中也有明确规定,教师授课期间不能随意进出教室。
有些学生可能感到这种管理很低级,这也算是自律?我认为这正是教育的根本,应该让学生对教师保持应有的尊重,乃至走入社会后这也是为人处事的最低要求,确实需要教师在做人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体现在细节的班规制定之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氛围的熏陶,尤其是学生自身的领悟,这种自我管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规的制定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与探讨。
因此,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根据班级的各方面的变化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班规制度,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成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那么就
会营造出一个具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