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入园幼儿爱哭闹现象浅析

新入园幼儿爱哭闹现象浅析

新入园幼儿爱哭闹现象浅析
一、幼儿爱哭闹原因的深析
根据调查显示,许多幼儿在新入园时,出现许多不稳定情绪,其中哭闹现象尤为明显。

浅析其原因,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
(一)幼儿的身心欠佳
一些幼儿生活作息安排不科学,形成睡懒觉等不良生活习惯,以至不习惯早起、按时到幼儿园。

于是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家长要上班,幼儿要睡觉,最后早餐也吃不好,幼儿就在家长的架持下来到幼儿园。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还能拥有良好的情绪吗?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第一,幼儿的睡眠不足。

生理学研究说明,睡眠有两种功能,一是休息功能,使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进入保护性抑制,得到休息恢复疲劳;二是处理已有信息的功能。

可见,幼儿的睡眠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在睡眠时,神经系统迅速生长,和它相伴随的脑血液流动的增加,对中枢神经组织的正常发育是很重要的。

第二,中国人一向提倡“早餐吃的好,午餐吃的饱,晚餐吃的少”,而此例子却因时间不济,连早餐也不能好好吃,怎么能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呢?第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若有良好的情绪,那么这一天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愉快的情绪下度过。

同时,有些生理发育现象带来的痛苦(如:长牙),还会使幼儿哭闹不止。

(二)幼儿胆怯怕生
众所周知,幼儿出生以后,首先与幼儿交往的是他的父母亲,然后扩大到亲友、邻居和小伙伴。

幼儿在这些活动中逐渐产生出和别人交往的欲望,因此,组织合理的社会生活非常重要。

如果这种社会性发展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幼儿心理正常发展。

可以说,幼儿胆怯、怕生,做什么事都不能独立完成,正是缺乏社
会交往能力的表现。

幼儿自主性没有得到发展,是造成胆怯、怕生的另一原因。

幼儿胆怯也可能是由于家长或教师的一些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造成的。

比如,幼儿主动擦桌子,由于人矮力小,可能檫不干净。

如果家长或教师任意指责,不首先肯定幼儿积极性的一面,也会造成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变的胆怯。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幼儿一些生理上的毛病或不良行为习惯,家长或教师不从爱护的角度去关心和帮助幼儿,而采取责备和取笑的方法,也会挫伤其自尊心,使他们形成胆怯、怕生的心理。

由于幼儿的胆怯和怕生,在幼儿园中,幼儿就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

(三)幼儿的任性心理
一般说来,幼儿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多少有点任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

环境是导致幼儿产生任性心理的主要原因。

幼儿任性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成人不加约束,放纵教育的结果。

但是,幼儿的任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从心理上加以纠正。

有位家长说:“我们孩子闹起脾气来,任何人都吃不消,他吃饭从不按时三餐,想吃时就吃,而我们吃饭时,他准是在一旁玩个不停,且最好由人陪在他身边,如果硬劝阻他,他会哭闹不止。

”像这样的幼儿就可以被认为有任性心理症结。

幼儿任性心理得不到纠正的话,会妨碍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的正常发展。

因为任性会导致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个性固执不明事理,妨碍生活能力的发展,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不被别人接受而陷入孤独,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以哭闹等形式来发泄,对幼儿健康成长不利。

严重的还会由于易冲动而犯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