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调通风及消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

空调通风及消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

空调通风及消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1、系统概况1.2 塔楼空调风系统及空调方式A, 酒店客房为适应全年性空调需要,夏季供冷、冬季供热泪盈眶。

冷源由NO2 制冷机房500RT*2 台,单独供给;热源由锅炉房供应低温热水。

B, 公寓夏季供冷,冬季不供热,冷源由NO1制冷机房500RT*2 台单独供给。

C, 酒店和公寓空调采用暗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D 一区至三区空调采用卡式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E,为便于物业管理,对写字楼考虑分层计量;公寓按单元计量;酒店总计量。

F,消防控制中心,电话机房设VRV 系统。

G,一层大门分别设冷风幕机组。

1.3 空调新风系统:每区每层设新风系统,新风从室外引进,设手动调节阀。

1.4 排烟系统1.4.1,楼梯间和前室的正压送风系统:A,裙房、公寓、酒店正压送风,楼梯间和前室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风机设置于设备层和顶层。

B,超高层33-40 层,楼梯间和前室设正压送风系统。

C,楼梯间每隔二层设一个自垂百叶风口,发生火灾时帝风口全部开启。

D,前室每层设一个常闭型可自动开启的多叶送风口,发生火灾时,只开启着火层和上下邻近层的风口,由消防控制中心发出讯号或就地开启前室加压送风口,接通加压送风机,风口与风机联锁,当烟气温度升至280 度时,多叶送风口重新关闭,风机停止运转,输出关闭讯号。

1.4.2裙房、九区顶部证卷交易大厅排烟系统A,证券交易大厅设四个竖向排烟系统,按中厅体积4 次/h 计算。

B,采光天窗顶部设四个排烟系统。

1.4.3 内走道排烟系统;A,公寓和酒店内走道超过20 米,设机械排烟系统。

B,公寓排风系统:C,酒店排风系统:D,三十八层内走道排烟系统:共享大厅因南北贯通,与室外相联,不设排烟系统。

二个避难层由外窗通风,不设正压送风系统。

外侧墙上有窗者,全部为自然通风。

1.5地下室车库通风、排烟设计:1.5.1 地下室车库按防火分区设机械排烟系统,各排烟系统与排风系统合用,机械排风、进风为机械与自然进风相结合。

1.5.2 地下二层和三层汽车库层高3.5米较低,不设低部送风口,在风道侧壁设百页风口。

1.5.3 地下一层平时排风由上下风口同时进行,发生为灾时,下部排风立管上的防火阀70 度熔断(平进常开),由消防控制中心显示和控制。

同时,上部排烟防火阀自动开启进行排烟(平时常闭)。

当烟气温度达到280 度时,送风口重新关闭,风机停止运转,输入关闭讯号。

1.5.4地下一层设有双风机的排烟系统,平时通风只开一台,必要时开二台,1.6通风系统:1.6.1公用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卫生间设排气扇,集中后由排风机排至室外。

1.6.2 四、五层餐厅,厨房通风分别设通风系统,加设油烟排气罩.1.6.3制冷机房,水泵房仓库等按4至6次/小时设计.1.6.4 证券交易大厅屋顶设四个排风系统,咖啡厅设排风系统.2、镀锌钢板风管施工方法镀锌钢板风管用于暗装空调送、回风系统及排风系统。

风管以现场加工制作为主。

2.1 镀锌风管施工流程(见下页)2.2 工艺措施矩形风管钢板厚度及法兰选用表机制板材下料2.2.1风管制作在展开下料过程中,应对矩形板料严格角方,对每片板料的长度、宽度及对角线进行检验,使其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下料后的板料,应将风管相对面的两片板料重合起来后,检验尺寸的严格性。

矩形风管的咬口形式,除板材拼接采用单咬口外,其它各板边咬口应根据所使用的不同系统风管采用按扣式咬口、联合角咬口及转角咬口,使用咬口缝设在四角部位,以增加风管的刚度。

手工咬口合缝时,两板折边相互钩挂(或插入)后,用木槌先将咬口两端和中心部位打紧,再沿全长均匀地打实、打平。

空调送、回风管尽量采用90 度消声弯头。

当风管断面长边尺寸>500mm时,风管弯头应设导流叶片。

风管内的导流叶片的尺寸及弧度应准确,不得扭斜,铆接叶片应牢固,迎风面不得有锐边。

风管加固:矩形风管边长≥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800mm、管段长度在1.2m 以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本工程采用措施为:≤800mm用楞筋加固;>800mm用角钢加固。

2.2.2风管与法兰的连接矩形风管与法兰连接前,应检查风管的外边长和法兰内边长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风管外边长尺寸的允许偏差:L ≤300mm为-1 ~0mm,L>300mm为-2 ~0mm;其法兰内边长尺寸的允许偏差为2mm,两对角线的差不大于3mm。

矩形风管与法兰连接时,采用翻边铆接,用角尺靠在风管的纵向折角边上,使风管中心线与法兰平面保持垂直。

用翻边量对法兰与风管找正时,翻边的尺寸应为6~9mm,法兰用料规格较小的可取上限值,规格较大的取下限值,防止翻边遮住螺孔,影响组装。

风管翻边四角开裂处应用涂以密封胶。

咬口重叠处,翻边后应将突出部分铲平,四角不应出现豁口,以免漏风风管法兰紧固螺栓的间距不大于150mm。

2.2.3风管连接风管的连接长度,可根据风管的重量、法兰与风管的连接方法、安装的结构部位和吊装方法等因素决定。

为了安装方便,尽量在地面上进行连接,(直线段)一般可接至8~10m长左右。

在风管连接时,不允许将可拆卸的接口装设在墙内。

法兰垫料不能凸入风管内,否则会增大流动阻力,减少风管的有效面积,并形成涡流,增加风管内积尘。

因此,在连接风管时前,垫片必须在法兰上的孔洞位置冲眼;在安装过程中将垫片眼对准法兰孔并穿上螺栓,防止垫片凸入风管或错位;安装过程中不得将风管强拉硬撑,保证垫料不产生移位而准确放在法兰中间位置。

紧固法兰连接螺母时,为保证连接后的严密性,螺母必须对称紧固、均匀受力,不能成排的或沿周围一个挨一个地紧固,而且螺母应在法兰的同一侧,使外观整齐美观。

2.2.4风管支、吊架安装根据规范的要求,对不同规格的风管采用不同大小的支吊架。

吊杆的长度要根据风管的尺寸和安装高度,以及楼层梁的高度来下料加工。

风管与部件的支、吊架位置应正确、牢固可靠。

风管的支吊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梁或柱子上,膨胀螺栓规格为M12。

对于相同管径的吊架应等距离排列,但不能将吊架设置在风口、风阀、检视门、测定孔及自控机构处,吊杆不宜直接固定在法兰上。

保温风管的支吊架应设置在保温风管的外边,不得损坏保温层。

水平风管长边尺寸小于400mm 时,支吊架间距不大于4m;边长大于400mm 时,间距不得超过3m。

支、吊架上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不得用气割开孔。

吊杆应平直,螺纹应完整、光洁。

靠墙安装的垂直风管应用斜撑支架,不靠墙、柱穿楼板安装的垂直风管采用抱箍支架。

支架间距不大于4m,且每根立管固定件不少于二2.2.5风管安装风管安装前,应对安装好的支、吊架进一步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

直线段风管采取地面组装,保持其表面清洁,严防尘土杂物入内;再用胡芦整体吊装,先干管后支管。

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设防火调节阀(动作温度70℃或280℃)。

蝶阀、防火阀等部件可随风管同时安装,但要有独立的吊架。

每根立管不得少于两个固定支架。

风管穿墙、转弯等部位虽已起到系统的固定作用,但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有可能发生摆动的地方,适当设置固定点,以防止安装后的风管摆动。

风管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其平整,并防止在交叉施工中受到破坏。

水平风管安装后的不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每米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垂直风管安装后不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每米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风管沿墙敷设时,管壁到墙面至少保留150mm 的距离,以便连接及保温。

风管与风柜、风机进出口采用帆布软接连接,长度200~300mm。

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处的风管两侧,应设置200~300mm长的软接,在软接处禁止变径。

为防止风管和吊架安装方式不当而出现“冷桥”,造成冷量损失,矩形风管的吊架应设在保温层的外部,不能损坏保温层,接触部分应垫上坚固的隔垫材料,其厚度与保温层相同。

暗装风管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

送风支管与总管相接处,应装设风量调节阀或调节板。

2.2.6风管部件的安装风口安装a 风口的安装必须配合装修,无天花的按系统的需要进行。

b 各类风口安装应注意美观、牢固、位置正确、转动灵活,在同一房间安装成排同类型风口,必须拉线找直找平。

送风口必须标高一致,横平竖直,与装饰面紧贴,表面无凹凸和翘角。

间距相等或均匀。

注意风口外型的完整性,不得碰撞损坏。

c 风口必须固定,连接严密牢固可靠。

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外表面应平整不变形,调节应灵活。

d 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偏差不应大于3/1000;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

e 在风管上开风口时,一定要用,风口作样板,在风管上划线,再用切割机开孔,不能用气割开孔。

防火阀(排烟阀)安装防火阀(排烟阀)安装前应先对其外观质量和动作的灵活性与可靠性进行检验,确保合格后再安装;安装时,方向位置应正确,易熔件应迎气流方向;安装后应做动作试验,其阀板的启闭应灵活,动作应可靠。

2.2.7风管的漏风量测试风管的严密程序是反映安装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测试合格的风管系统,可防止冷量的流失,节省能源。

风管漏风量测试采用漏光法,它是运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性,对系统风管严密性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检测应在晚上进行,保证四周环境较暗,将100W 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沿检测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风部位,并作好记录。

低压系统(工作压力≤500Pa为低压系统)抽查5%,每10 米接缝漏光点不应多于2 处,且100 米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

空调通风系统都属于低压系统。

中压系统(工作压力≤1000Pa为中压系统)抽查20%,每10 米接缝漏光点不应多于1 处,且100米接缝平均不大于8 处。

2.2.8风管保温风管保温所选用材料及厚度按照设计要求。

风管保温前必须将风管表面的油污、灰尘、抹干净,并用胶水作粘接试验,检查粘性是否合乎要求。

保温板材的纵、横向的接缝要错开,拼接缝应采用粘胶带封严。

板格纵向接缝不宜设在风管底面。

各种接缝要控制在最小限度,不得使用过小的零碎板料拼接而增加缝隙。

法兰处应再贴一层隔热层,调节阀手柄位置要留出空间以便转动灵活。

第二节空调水系统1、系统概况本建筑设置舒适性空调系统。

空调水系统包括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及冷凝水系统。

1.1 冷冻水系统本空调系统分为三个冻冻机房,其中一、二、三号冷冻机房又各分设二个独立的冷冻系统,即六个冷冻系统,分区供冷。

裙房的一至九区(除公寓及酒店所在的六区,七区)共九层,由一、二号机房的二组1100RT*4 台冷水机组系统供冷;公寓及酒店一至24 层(含设备层)分别由一、二机房的500RT*2 二组冷冻系统供冷;3 号机房主机为800RT 五台,其中下区10至31层由三台800RT 主机冷冻系统供冷,上区32至41层由二台800RT 主机冷冻系统供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