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勘察流程

地质勘察流程

岩土工程勘察流程(输电工程)
一、可研阶段
备注:①工程概况:拟建工程所在地地理位置,工程规模,路径图】②现场踏勘、调查【了解沿线岩性,调查平地段的地下水埋深】③当地政府部门收资【国土局(矿产股调查线路影响范围内是否有矿产分布;地灾股调查线路影响范围内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公安局:调查线路影响范围内是否有炸药库分布;文物局:调查沿线是否有文物点分布;地震局:调查线路影响范围内是否有地震台】
在可研阶段一般情况下会有两个方案进行比选,在编制报告中需要从岩土工程专业的角度对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岩土工程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稳定性和适宜性等多方面进行比较,选出推荐方案提交给设计。

对于一些跨越塔位须加深勘察深度,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钻探手段。

反馈给设计
三级校审
二、初步设计阶段
备注:①工程概况:拟建工程所在地地理位置,工程规模,路径图】②现场踏勘、调查【了解沿线岩性,调查平地段的地下水埋深】③当地政府部门收资【国土局(矿产股调查线路影响范围内是否有矿产分布;地灾股调查线路影响范围内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公安局:调查线路影响范围内是否有炸药库分布;文物局:调查沿线是否有文物点分布;地震局:调查线路影响范围内是否有地震台】
在初步设计阶段,一般情况下方案已定。

这个阶段的勘察要做得更细致一些,工程地质分区要更加细分,按照技经标准所提的地形地质比例要更加准确。

反馈给设计
三级校审
三、施工图阶段
逐基定位——
我们根据几个常见的地貌单元来了解一下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的勘察手段以及调查方法。

常见的地貌单元:1、平原 2、丘陵 3、山地 【此山地涵盖了按照技经标准划分的“山地、高山、峻岭”】
1、平原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
勘察工具:麻花钻,勘察要求:逐基钻探。

过往经验:鉴于整个输电行业勘察的特点,勘察工具在多数地区主要是麻花钻,而麻花钻的局限性很大,钻探遇硬塑的粉质粘土、中密的砂土以及稍密的卵石时无法继续进行。

在这个时候,更多的是靠调查以及经验。

平原地区,实际上对设计、造价影响最大的就是地下水的埋藏深度。

地下水如果埋三级
校审
深浅,再加上基础埋深范围内有岩性较差的土层(软~可塑的粉质粘土,松散~稍密的粉土以及粉、细砂),极易在基坑开挖时形成泥水坑或流砂坑,对整个基础的施工造成影响。

所以,塔基附近地下水如果在勘探过程中未发现的话,一定要再调查,询问塔基附近的居民家里或附近是否有打水井,打了多深,打井过程中有没有见石头【因为对老百姓来讲,他们是分不清卵石、砾石的】砂子多不多?因为砂卵石层才是含水层,粘土层是隔水层。

【关于地下水的类型,对我们工程有影响的主要就是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综上所述,就是在我们通过麻花钻这一勘察工具无法查清地层岩性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通过邻近工程的搜资、多方的调查、问询来提出较为准确的杆塔地质一览表。

2、丘陵地区
丘陵地区的勘察,更多的是凭借经验,把覆盖层的厚度估计得相对准确;其次在丘陵地区,尤其要注意丘谷地段,因为丘谷地段,很有可能有软土以及地下水,丘谷地区的勘察手段以及方法同平原地区的勘察一样。

在这里还要提到高原丘陵地区,比如阿坝州红原地区以及甘孜州色达地区的平缓地段,一定要注意:这些地区在夏季,很可能会有沼泽地段【勘察时所在季节对勘察结果影响很大,冬季勘察现有勘察手段基本上无法查明该地区的地层情况,因为这些地区季节性冻土广泛存在,勘察难度极大】3、山地、高山、峻岭地区
上述三个地区,我们统称为“山地”地区。

山地地区的勘察,基本
上完全依靠经验。

作为勘察专业首要的是要在勘察各个阶段协助电气、结构专业尽量避开沿线的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地段,如果确实避不开的话,要从专业角度对不良地质作用分析,是否会对塔基进行颠覆性的影响;如果从专业角度认为不能立塔,一定要坚持原则,行使自己的“一票否决权”。

如果从专业角度分析,该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对塔基没有颠覆性的影响,并且同结构专业沟通,结构专业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消除该不良地质作用的影响,则可以立塔。

其次,就是对山区地区塔基处覆盖层的估计,要尽量保守一些,除非自己看到塔位处刚好有断面自己可以察明,否则,覆盖层厚度不宜估计过大,易引起施工阶段出现“工代”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