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管理规范》实施方案
XXX小学
为认真贯彻省规范办学文件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特此拟定规范我校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
一、加强学校民主、科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1、坚持“制度第一,人文关怀”的现代管理思想,实现民主管理。
首先,学校每项规章制度的制定,都经“三会”通过。
具体做法:(1)学校支委会、行政办公会讨论酝酿,形成初步草案。
(2)召开包括教职工代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扩大会议,让他们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广泛收集意见,向学校反映。
进一步修改草案。
(3)召开教代会,对修改后的草案逐条讨论,完善,表决通过。
最后公布执行。
尊重广大教职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将学校的管理行为就内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管理出效益。
学校坚持在反复谈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教师评、聘办法,教师学期工作评价、教学质量奖励方案、月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
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
但在执行过程中人性化操作,体现“人文关怀”思想。
重视推行校务公开,完善公开工作机制,能公开的事务都要及时张榜公布,保证教师的知情权,方便大家的评议与监督。
推行民主评议,坚持开展评议学校党员,党员评议领导,家长学生评议教师等活动,实现评议的客观、公正,令教师的意见得以表达,领导也能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
2、坚持规范办学行为,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一是要保证本学区适龄儿童入学。
二是要规范收费行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一费制”要求。
设立了收费公示栏,每学期初将收费标准、监督电话在上面公开,将学校收费完全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
为了规范学校收费工作,我校制定了收费相关责任人员职责和收费工作操作程序,防止收费工作中个人的不规范行为,引起家长不满。
严禁班级、教师个人收费。
三是要开门办学,虚心接受社会意见。
聘请部分家长、社区干部等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学校向家长介绍教育教学情况,认真听取、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向家长印发了学校办学行为调查表、师德教风调查表,诚恳征求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随时欢迎他们对学校工作纳谏献言,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态度做好解释或改进工作。
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学校更快,更好发展。
四是要严格执行“十条禁令”约束教师不良行为,针对教师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教育。
对照实施办法,对违反“十条禁令”的教师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激励广大教师争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楷模。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严格按照部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严格执行学科课时标准,树立以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
确保学生在校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的活动时间。
3、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布置1小时的家庭作业。
4、坚持学生在校活动总量6小时。
三、坚持养成教育,德育工作新气象。
1、认真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
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能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
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
每月组织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在会上组织学习有关班级管理的相关知识,相互介绍好的方法经验,同时积极组织班主任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工作及外出学习。
为年轻的教师提供实践的舞台。
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发挥青年老师的精力优势,坚持“取长补短,相互搭配”,积极开展班级管理、学习班级管理的工作方法和处理班级事务的艺术活动;班主任每学期撰写一篇工作心得体会。
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班主任责任意识。
一是要每月从班主任工作手册记载、班会、黑板报、参与学校活动等内容进行考核评定等级后发放班主任津贴,学期末进行综合评定计发班津贴。
二是要在学期考核中实行末位淘汰制,总分最后一名的第二年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
2、开展丰富的道德体验活动。
学校利用妇女节、植树节、环境保护日、儿童节等有利契机,开展行队活动、出版宣传栏,坚持每周国旗下的讲话制度。
认真组织制作、心愿卡、护绿卡、新队员入队仪式等形式生动的活动,在队员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3、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做好学生社会公德的教育。
假期要求学生自觉参与社区活动,并由家长或社区对学生表现写出评语。
4、从细微处入手抓学生养成教育。
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坚持“小处入手,细处着眼,强化训练,促进养成”的行为规范教育的方法。
从主动问好,右行礼让,课间纪律入手,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从整理书包、摆放课本入手,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着衣入手,
抓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从打扫教室和清洁区入手,抓劳动习惯的养成。
从每天体育锻炼入手,做好两操,抓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通过规范来约束,一方面大队部要组织学生干部分不同的监督检查小组对“卫生、两操、礼仪行为”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情况,充分发挥“文明监督哨”的作用,让行为不规范的学生都能自觉改正错误。
另一方面,认真做好“行为规范我能行”的评比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开展,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评选出班级行为规范文明少年。
期末,由学校少先队通过初评、事迹展示、演讲等手段评比出校行为规范文明少年,予以奖励。
4、办好家长学校,发挥教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
提高家长素质,优化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积极构建“家长学校”的新模式,健全家长学校的网络建设,提高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