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10以内的相邻数教案

大班10以内的相邻数教案

大班10以内的相邻数教案1、初步理解10以内相邻数的意义,让小朋友会找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10以内相邻数的意义,让小朋友会找相邻数。

教学难点:能够表达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1——10的糖果数字卡若干、棒棒糖、相邻数”字卡,邻居”字卡2、房子图10幅、魔术盒1—9的圆形数字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理解“相邻”的意思。

1通过变魔术的方式引出主题今天我们来玩变魔术的游戏,先出示一个盒子,告诉小朋友这时魔术盒,里面什么都没有,先变出棒棒糖,看谁坐得好等下就请他吃哦。

再变出邻居两个字,师:“小朋友,你有没有到过你邻居家玩?你家住几楼?你邻居家又住几楼呢?” 现在请你们看一看周围,你旁边坐的小朋友是谁,叫什么名字?刚才我们已经知道自己的旁边坐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了?对吗?那老师问问你们知道什么叫做邻居吗?教师总结,你旁边的两个小朋友就可以说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自己说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复习数序12345,认识相邻数。

今天,我们除了客人老师外,还有一些小客人也来了,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是谁?。

师:“小朋友都有邻居,那你们知不知道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 ,数字宝宝说大家都有邻居,可它们不会找自己的邻居,因为呀,数学书里面不叫邻居,叫相邻数,像123这样就像邻居一样是挨在一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相邻数”。

那我们小朋友知道什么叫“相邻数”了吗?小朋友帮它们找找吧!”②出示1-3的数字卡片,请幼儿按数序排好。

“小朋友发现数字?1?的相邻数了吗?它的相邻数有几个?数字?2? 的相邻数呢?” 以此类推,逐步出示到数字“10”。

好大家看数字10有几个相邻数呀?4‘3’2‘1只有一个相邻数引导幼儿发现除“1”外每个数字前后的两位数就是它的相邻数。

现在我们小朋友现仔细观察2的相邻数有谁呀1和3有什么不同,先看看2的相邻数1,1和2哪个多哪个少呀!1少。

少多少?少1,再看看2的另一个相邻数3,3和2比,哪个多呀?3多多少?多1,所以2的相邻数一个就是比2少1的数学1。

和比2多1的数字3。

玩摸彩票的游戏让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

1为数字宝宝盖房子。

师:“我们给数字宝宝找到了相邻数,可它们没有自己的房子,一起来为它们盖房子吧。

请小朋友先给数字宝宝排好队,数字宝宝?1?的房子是一层,数字宝宝?2?的房子是两层,那数字宝宝?3?的房子是几层呢?请小朋友依次在数字宝宝的上方放上相应的方块表示楼房。

”2再次找到各数的相邻数。

师:“数字宝宝的楼房建好了,它们可高兴了!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前面的相邻数是谁呢?住在它后面的相邻数又是谁呢?以此类推,找到3、4、5这几个数的相邻数。

3通过对比发现相邻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师:“聪明的数字宝宝发现小朋友为它们建的楼房和它们的邻居有些不一样,小朋友发现了没有?”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宝宝的楼房比它前面相邻数的楼房要多一层,比它后面邻居的楼房要少一层。

对比发现相邻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现在数字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邻居,也找到自己的房子了,现在它们想出来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呢。

请10个小朋友出来一人拿一个字卡排好队。

再随便请4号小朋友站出一步来,请台下的小朋友说说4的相邻数是谁。

老师说数字宝宝小朋友说数字宝宝的邻居4、让小朋友上台做练习,小结:数字宝宝的两个邻居中,前面的邻居比它少1,后面的邻居比它多1。

活动延伸数学书上的练习题,练习册第21页。

作业做一做练习册第21页。

数字宝宝找朋友--中班数学活动设计授课教师:毛新燕授课时间:2013.4.10 授课班级:中三班活动目标1.理解相邻数的含义,学习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知道相邻的两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课件、数字图片、蘑菇房子、积分卡、水果头饰活动过程一、导语:小朋友,我们今天来轻松学数学,我们的口号是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请小朋友们说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小动物搬家1.森林里盖了许多漂亮的蘑菇房子,我们来看一看共有几座蘑菇房子?幼儿点数1——10。

2.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都住几号房子?依次出示小动物,一边出示一边说。

3.今天,小动物特别高兴,它们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还有了邻居。

他们的邻居都是谁呀?4.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问你,小狗的邻居是谁?请个别幼儿来帮小动物找邻居,从而巩固加深对邻居的理解。

5.今天小动物们玩的可高兴了,天黑了,小动物们吃完饭都出去散步了!数字宝宝找邻居。

6.小结:相邻数的意义。

三、游戏:快乐闯关第一关:给蘑菇房子贴门牌号第二关:猜猜我的邻居它是谁第三关:快来填一填第四关:我当小老师第五关:少了几个苹果四、拓展延伸游戏:找朋友游戏:石头剪刀布游戏:抢椅子大班数学《10以内的相邻数》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一定要简炼、到位。

否则孩子们会对教师过多的语言产生反感,越听越糊涂。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渗透孩子们语言方面的内容----把话说完整,让孩子们对“X的邻居是X和X0”说完整,其实这些话成人说起来也有点绕,教学结束后我才感触到,总的来说还是对教材对孩子了解的不够!在这个地方只要引导出孩子说出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便可以了,这样孩子还会更感兴趣!2、各个环节要清晰,环环相扣,符合数学教学逻辑。

本数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认识10以内数的相邻数,重点应在由小动物之间的邻居关系过渡到数的相邻数这一环节,请清相邻数的概念。

刚开始我总认为孩子们只要明白邻居的意思就可以了,没必要把相邻数的概念给孩子,万一他们理解不了怎么办!但在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之后,感觉豁然开朗,孩子就应把正确的概念给他们。

于是我又重新调整了思路,用打比方的方法把相邻数的概念给了孩子们,并且在游戏部分孩子们都能说出10以内数的相邻数,运用地非常自如!3、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在活动的前一部分是对邻居的提问,但当时有一小部分幼儿回答不上来,原因是对邻居一词不理解,若提前进行这方面内容的丰富便不会有这一现象出现。

4、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活动最后一环节中是让孩子们找到扑克牌里各数的相邻数,当时孩子们的表现是边看黑板边从扑克牌中找出答案。

看到这一现象我马上将黑板拿走,拿走之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表现是:大多数孩子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找出答案;小部分孩子会从1开始数一直数到他要找的那个数然后再来找它的相邻数;还有一小部分孩子找到之后前后顺序会放错。

经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对数序的认识还很不够,虽然能很流利地唱数下来,但提出个别数让他们往下数还不是很流利。

为此,在以后的自由活动时间或饭前饭后应多提供给孩子一些数数字接龙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数序。

5、做好活动的延伸者。

自从进行了数学启蒙活动以来,我感觉进行的每一个活动都需要延伸,数学里的奥秘是无穷的。

比如这一活动结束后我还要和孩子们一起来认识11以内、12以内的相邻数?? 11月初,我有幸参加了下关区学科教学带头人的评比活动,我准备的教学活动是散文诗《落叶》。

活动目标是1、通过理解散文诗《落叶》,感受秋天的落叶给小动物带来的快乐。

2、能较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理解并掌握词汇:“飘落”。

3、按照散文诗结构,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力,大胆仿编散文诗。

从诗歌的内容看,非常简单,于是我把重点放在了仿编诗歌上。

我采用了一些电教手段辅助教学:配乐朗诵、多媒体影像、录音,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中,我自始至终引导孩子发现散文诗的“树叶落在哪里?谁看见了?他是怎么做的?重点强调这一点,因此孩子在创编时自然而然地应用了这个结构。

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说了许多,如:树叶落在草地上,小鹿把它捡起来,别在头上,把它当作发夹。

我把孩子们创编的内容录进录音机,再放出来,孩子们听到自己的声音,别提有多高兴了!活动背景:在渗透式领域课程“秋天”的话题活动开展的同时,我们带领幼儿去幼儿园旁边的农村秋游。

一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幼儿干脆把树叶丢进河里,兴奋地说:“你们看,树叶小船。

”??原来,树叶会给幼儿带来如此丰富的想象,而散文诗“落叶”文虽短小,却充满趣味,又不乏优美的意境,动态感很强。

幼儿散文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一种文学形式。

一篇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一节优秀的散文欣赏活动对幼儿来说无疑是一次完美的艺术享受,它能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

散文欣赏能给大班幼儿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激发大班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通过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奥妙。

诗中语句简短而有重复,也是仿编的好教材,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重难点:学习朗诵散文诗,并按散文诗的形式进行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这个活动的目标是: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根据散文诗的结构,学习仿编诗歌。

3、大胆讲述,提高幼儿的语言创编能力。

我把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导入,让幼儿感受秋天树叶飘落了下来,会落在什么地方?第二个环节:出示四幅图,让幼儿知道树叶到底落在了哪里?会被谁看到,又把落叶当成什么?第三个环节:学习散文诗,创编动作,学习几个动词的汉子和动作。

第四个环节:仿编散文诗,延伸部分,让幼儿把想要仿编的诗句内容画在纸上。

本次活动中的闪光点是:问题的设计循序渐进的。

活动一开始,让幼儿猜测树叶会飘落到哪里?接着出示四幅背景图,再猜测会被谁看见?在此基础上,引出散文诗后提问,被谁看见了?它们把树叶当成了什么?在一个个的问题中,幼儿很好地理解了散文诗,为接下来的仿编奠定了好的基础。

整个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勇于说的环境。

幼儿进行仿编前,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使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是:仿编散文诗时,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对大自然的观察不够仔细,因此对秋天季节变化仍有很多细节没有发现,平时接触落叶的机会也比较少的,所以小朋友们的创编能力比较有限,对这方面知识的认识还是不够,仿编的不是很好。

所以,应该给幼儿进行课前准备,多了解一下秋天的特征变化,为本次活动进行铺垫。

活动反思:《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