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羽之死性格分析 ppt课件

项羽之死性格分析 ppt课件


课堂写作训练(时间:10分钟) 要求: 1.100字左右;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 细节为事例; 4.点评事例; 5.联系现实。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 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 (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 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 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 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 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 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 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杜牧认为: 男儿应当能屈能伸,
包羞忍耻是男儿。 卷土重来。从“包羞
江东子弟多才俊, 忍耻”“卷土重来”
卷土重来未可知。 分析入手。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认为:
军民离心,败势难 回。根据“壮士 衰”“势难 回”“肯与君王卷 土来”等可分析出 作者的意图。
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目的是向部 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 之罪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项羽的悲剧警醒我们:
1.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失人心者不能得天下 2.要善纳良言,遇事要斩钉截铁,当断则断。 3.要深思熟虑,不可只凭匹夫之勇, 4.要善于任用人才,不可过分自负 5.生命珍贵,不可轻易放弃奋斗。
比较:“巨鹿之战”一节,项羽大破秦军,召 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莫敢”与“莫能”
2020/4/19
分析归纳:
1.第二段写什么? 垓下突围
2.突围结果怎样? 被困东城 决意快战
3.从第2段中可见项羽怎样的性格?
自负 勇武
4.哪写到他的自负了?
如此惨败,不是己错。 天要亡我,事实可佐。 战无不胜,那就是我。
分析归纳: 1.第三段写什么?
东城快战
2020/4/19
2.写了几次行动?怎样写的,欲表现什么?
第一次: 项羽 —— 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 —— 皆披靡
①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 特的别表意作用?
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 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 项 羽 —— 嗔目叱之 赤泉侯 ——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认为: 项羽气势豪壮,令人 敬仰。是真正的爷们! 即使失败了,面对不 可逆转的厄运,项羽 仍然是是“硬汉子”, 是失败的英雄。她始 终洋溢着对英雄的赞 美和敬仰。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5.哪写到他的勇武了? 身陷东城重围中,到处尽是汉家兵。 二十八骑毫不惧,三胜劲敌多轻松! 此人路?
A.田父是刘邦的人 B.田父被吓蒙了,说错方位 C.项羽不被人民拥戴 D.纯属偶然,并无深意 E.天欲亡项,非人力可为
C,本文虽表现了作者对项羽的敬意, 但作者也委婉地表示了项羽失败的 根本原因——失去了民心。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 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 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 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 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 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 (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 当以百姓为重。
②作者是怎样写人的?表现了项羽的什么? 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
项羽—— 弛, 斩汉一都尉, 杀数十百人; 亡两骑
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 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 如生。非常精彩!
③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 话:“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有什么作用吗?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司马迁及《史记》。 2.分析故事情节,掌握纪传体文学
的写作手法。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分析归纳: 1.第一段写什么? 垓下被围 2.主要情节是什么? 四面楚歌
慷慨悲歌
垓 下
2020/4/19
安徽省灵壁县
3.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 的五个动词是?
惊——起——饮——歌——泣
4.从中可见项羽怎样的性格?
多愁善感,儿女情长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末到伤心处! 一代英豪,西楚霸王,此刻豪啕大哭,泪 人一般,除了表明他大丈夫亦情绵绵外, 也说明他们到了人生最低谷时,陷入了绝 境!
5.“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对项羽形象的描写有何 作用?
这样写为了表现和衬托: 英雄末路的悲哀,柔情与无奈交加的悲惨
到最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 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郎中吕胜、杨武各自争得一肢体。
写作 ·特色
本文写人有哪些特色?
1.描写人物细腻传神 2.通过对比和衬托描写人物 3.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人物 4.融个人爱憎寓含蓄叙事之中
——春秋笔法
项羽之死?
名家看乌江自刎
2020/4/19
1.名人大家们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呢?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宁死不辱,知耻重 义,视死如归令人敬仰,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敬 仰。不以成败论英雄。
2020/4/19
乌江 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 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 耻向东吴再起兵。
胡曾认为:
项羽面对一败涂地 的局势,还是有机 会东山再起的,只 是羞耻之心让他死 了重起兵之念。
2020/4/19
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乌江自刎
• 拒渡 知耻重义
重情重义
• 赠马 心地仁善 宁死不辱
• 赐头 视死如归
2020/4/19
[补充] 王 翳 取 其 头 , 王翳取下项羽的头颅,
余骑相蹂践争项王,
其余的骑兵相互踩踏争抢项羽的尸体, 相杀者数十人。 相互拼死的有好几十人。 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 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 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 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 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 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相关主题